“好,这个好,钢铁要多炼。”
“是啊,钢铁不怕多,就怕不够用。”
“……”
大伙都是从国内移民过来的,看着密支那城这一片巨大的铁矿石开采矿区和炼钢厂,恨不得这炼钢厂再扩大十倍。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没有钢铁,就无法成为“工业国”,永远都是“农业国”。
在铁矿石采矿区,朱建国也见到了英军的威廉少将和亚历山大少将,此时的他们是铁矿石开采矿区的负责人,他们指挥着数以万计的缅甸原居民在大肆开采铁矿石。
难得见面,为了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在这里工作,朱建国当然要吓唬吓唬他们了。
“威廉少将,亚历山大少将,很遗憾的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前不久,贵军在印度境内又打了一个败仗,你们的司令韦维尔上将现在快要被25万日军赶下大海了,他给我发来紧急电文,让我赶紧把你们送上战场,从印度东侧对日军发起进攻,减轻他们西线战场的压力。”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韦维尔上将的请求都被我找各种理由给推掉了。”
威廉少将和亚历山大少将在听到前半段的时候,差点吓出心脏病来,毕竟印度境内的英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韦维尔上将居然要威廉少将他们带领数千名英军残兵从东线战场对日军发起进攻,这不是要威廉少将和亚历山大少将他们送死吗?
大英陆军宣誓,愿为大英帝国献出心脏什么的屁话,嘴里说一说,耳朵听一听就行,要他们为大英帝国送死,他们才不会。
听闻后面朱建国给推掉后,他们瞬间就松了一口气。
毕竟在他们看来,印度境内的己方部队,绝对不是日军的对手,毕竟在原缅甸的时候,他们就对战过那群不要命的小矮子,知道日军士兵的凶狠。
而且进攻印度的日军可是有着25万,在威廉少将和亚历山大少将的认知里,那可是25万名不要命的狠角色,印度绝对守不住。
“朱总统,请你放心,这座矿场交给我们管理,绝对不会让他出问题的。”亚历山大少将站出来说道。
在他看来,他们对大明共和国还有点用,要是没有用处,朱建国会毫不犹豫的按照军令,让他们手持步枪向那群不要命的日军冲锋。
在这里虽然空气环境差了点,但至少不用风吹日晒,只需要管理着数万名缅甸原居民采矿,这日子虽然没有以前舒服,但是至少不用上战场送死,这已经很好了。
当然了,朱建国还是派遣了一个副矿长进驻,毕竟关键时刻,自己人也能管理这么大的一座铁矿石开采矿区。
这座后世二十一世纪才被发现的大铁矿山,现在就被朱建国派人过来开采了。
参观视察的一众高层看着劳累且容易丢命的开矿工作,全都是缅甸原住民,他们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大明共和国要发展,就得快速开矿,这个工作始终要有人来做,那总不能让咱们华夏人来呀,是吧?
能当高层的,没有人是傻子,更不可能有后世的“圣斗士”。
“昂山,我觉得这座矿山还可以再扩大一点规模,你觉得呢?”朱建国招招手,后方的苗昂山立马屁颠屁颠的小跑过来。
毕竟在一众高层的队伍里,他可没资格站在这里,原本出身小地主家庭的苗昂山,也是熟知这一套“规则”。
“嗯嗯,请总统放心,我马上再组织5万名中年男性参与开矿,保证让矿场的产量翻一番。”苗昂山也不傻,开矿意味着要死人,但死的又不是他,管他呢。
“嗯,这也不是让他们白干活的,他们最近不是很闲嘛?家庭没有收入,又没有土地,来开矿,不但有饭吃,有薪水拿,家人也不至于饿死,这也是帮助他们解决了生存问题嘛。”
在朱建国看来,缅甸原住民现在估计也有点仇恨移民过来的华夏民众,虽然那些土地是地主的,但是他们一点都分不到,心中肯定有怒气,虽然各个城市有着部队驻守,让他们没有胆子反抗,但是出路还是要为他们准备的,不能绝了他们的唯一生路。
所以,像开矿等危险工作,就很适合他们了,有饭吃,有低薪拿,等他们死掉了,家人也可以改嫁给移民过来的华夏男人,一举多得,多好呀,矛盾啥的,也解决了。
前面缅统军征兵死掉的还是太少了,苗昂山现在统帅的缅统军部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万了,也算了一个很好镇压他们自己人的作用,也算是给了缅甸原住民的另一个发泄口。
毕竟“二鬼子”,属于自己人,让人更为可恨,把大明共和国移民过来的矛盾也减轻了。
“是,他们都该感谢总统,给他们留了一条生路。”
“总统心善呀,见不得他们挨饿!”
苗昂山连忙拍起了马屁。
……
看完一系列工业基地后,朱建国等人去看了一下移民过来的华夏民众,自从美利坚国运送过来的大米和面粉之类的,大明共和国就再也没有为粮食发愁了。
而且现在大明共和国正在制定大明共和国身份证明,有了大明共和国身份证明的人,现在可以凭借身份证明,每个月免费领取一定数额的粮食,当然了,不会很多,能确保饿不死,可以领取1个月,等美利坚国运送过来的粮食物资抵达,再取消。
这也是因为华夏民众移民过来之初,很多都是逃难的灾民,他们只听到大明共和国分田地,便徒步数省,跨越千里路程,逃到大明共和国,大明共和国就不能负了他们。
当初朱建国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把一众高层吓了一跳,要知道大明共和国每天移民过来的华夏民众都是数十万计的,当然了,现在移民过来的民众早就已经突破千万了,这粮食每天的消耗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朱建国再有钱,这个补贴进来的花销,可不小。
当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把缅甸的一众地主豪绅都抄了一遍家,仓储的粮食、耕牛和农具啥的,全都抄上来了。
再凭借军队里的口粮,支撑到了美利坚国的粮食物资运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