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帐
令姝帮着周翎宁解了身上的软甲,说:“殿下,热水已经备好了。”
周翎宁点了点头:“好。”
“今日伍统领来了消息,说晋国公世孙秦好告诉她,秦好想私下里拜见您。”令姝低声说。
周翎宁泡在浴桶里,眼睛没睁开,任由令姝给她按摩肩膀。
“秦好?”周翎宁挑挑眉:“她去找伍妤,真是心胸宽广啊!”
令姝微笑着扶周翎宁从浴桶里起来:“秦世孙与伍夫郎的婚约本来就是口头婚约,苏大人逝世后,秦世孙的父亲就不愿意伍夫郎了。伍大人与其夫郎也是天作良缘,有缘分。”
“是有缘分。”周翎宁肯定了一句。
苏绿绒的母亲曾与秦好的母亲是好友,俩人都是少年英才,女男生下后,俩人口头许下儿男亲家。
后来两人相继逝世,苏绿绒的父亲自请休夫,离开了苏家。秦好的父亲则在国公府仰仗着晋国公属意立秦好为世孙,嫌弃苏绿绒无依无靠,不想承认这门婚事。
但晋国公是个重诺的人,女儿为孙女订下的婚事,她不想毁约,所以苏绿绒长大后,她时不时让夫郎接苏绿绒去国公府玩。
苏家没有了前途无量的女儿,所以想要攀上国公府这门亲戚,为此并不在意在中间左右为难且失去双亲庇护的苏绿绒。
秦好的父亲并不欢喜苏绿绒,所以苏绿绒在国公府的身份尴尬,又因为家里祖母祖父的要求,不得不去。
秦好与苏绿绒也只是认识,并不相熟。苏绿绒与秦家的郎珺们住在一起,秦好没有去过。
秦好在自己院里收了一个又一个的通房。苏绿绒在后宅秦家郎珺们的无声打量下逐渐抬不起头……
三年前秦好在宴会上公然冒犯周翎宁。后来晋国公只罚她跪了三天祠堂,晋国公夫郎和秦好的父亲就哭天抢地的把她抬回了屋里。
秦好的跪伤养了五天,她的好友邀请她去参加聚会。
在聚会上,苏绿绒被众人戏弄嘲笑时,秦好“突然”落水,被“恰好”路过的伍妤救出,但秦好还是惊吓过度,在家里养了一两个月。
周翎宁很“关心”这个事,晋国公笑着来藩王府感谢伍妤,伍妤收下了谢礼,隔两三日就去国公府探望秦好一番。
每次探望过后,秦好的状况就“好”一些。
周翎宁并不清楚苏绿绒与伍妤之间的事,她只听伍妤刚开始提过一次。
说是苏绿绒忍受不了苏家人的逼迫和国公府人的嘲笑,某日黄昏,背着行囊爬墙,准备出逃。
恰好遇上了刚探望过秦好的伍妤。
这是真的恰好。
两人四目相对,苏绿绒认出了伍妤,伍妤并不认识苏绿绒。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一见钟情!
听伍妤说,那日的晚霞极其美丽,红色的光芒映在苏绿绒的脸上,衬得他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不幸的是,蝴蝶身上带着伤,从墙上跌落下来。
幸运的是,他落到了伍妤的怀里。
……
后来,因为苏绿绒身上有伤,并不能走多远。
伍妤又恪守礼仪,即使苏绿绒多次要求伍妤带他离开,哪怕以后为侍,他都不想回去,伍妤仍然把他送了回去。
苏绿绒听后,眼泪大滴大滴的往下落,伍妤承诺他:“我抱了你,会对你负责的,待我禀明殿下,就来国公府接你。”
如此,苏绿绒才心甘情愿被虞仆带回去。
周翎宁没有阻拦伍妤,不管身份如何,与喜欢的人度过一生,总比与不喜欢的人相敬如宾过的有意思。
晋国公不是不知道苏绿绒在秦家的处境,但她已经放话会遵守女儿的遗愿,怎可因为一后宅郎珺,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晋国公夫郎,秦好的父亲都不愿意这门婚事,秦好的态度无所谓。所以,晋国公听闻周翎宁的亲卫指挥使要求娶苏绿绒时,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下来,并且公开认苏绿绒为自己的义孙男。
给苏绿绒的身份加持,也是给伍妤面子,所以苏绿绒是在国公府出嫁的。
出嫁后,苏绿绒不仅没回过国公府,连苏家都没去过,整日在周翎宁赐的府里深居简出,最多和梁凡舒有些来往。
.
令姝给周翎宁披上薄衣。
周翎宁踏出浴桶,说:“既然她要见我,那就见一面吧。”
她也好奇这位看似聪明,行为又不聪明的晋国公世孙找她有什么事。
她在苍梧郡三年,秦好都没找过她,今年就要回京了,反而来找她了?
“是。”令姝应下。
.
周翎宁自从来了苍梧郡就常待在军营,每旬中能有七八日在这边。
各级将领都不敢怠待她,她要去看的地方都会带她去,问什么也都如实回答。
周翎宁对这边的边防也从来不指手画脚,她往日里学的东西多为书本上的东西,能现场观摩参观也是难得的机会。她心知将领对她的尊重大多来自皇帝,她的命令不一定会听,毕竟驻军大事,不可能听一个暂时没有实权的年轻皇女的。
等六月里过了生辰,她就十八岁了。如果在京城,这是可以参政与出宫建府的年纪了。
父后上次来信说,母皇几月前就开始令内务府给她修缮宫外的皇女府邸。
大周的皇女及冠后都会封王,所以皇女府只是以前内城闲置的王府改建的,封一些院子,规格降为皇女府。等到皇女们封王之后,院子解禁,就是王府。
比之前朝每次重新建造王府,大周对皇女们可谓是非常节俭。
军营中男子不能进,所以周翎宁每次来只带女官和侍卫。其他虞仆都留在了藩王府内,由映景负责管理。等到回京后,皇女府也很需要人。
三年前,周翎宁来的时候,带着严盼。严盼作为严家下任族长,不可能只帮着周翎宁经商,她来了苍梧郡之后,刚开始在周翎宁身边当差,现在已经去其他军营任职了。
严家的女君中,以后能担梁子还是如今在国子监进学的两人,分别是严寒冰次女的长女严洵和严寒冷长女的女儿严澈。等周翎宁回京,需要人的话,严家定会让两人去拜见她的。
周翎宁离开南洲郡时,带走了大部分的护卫和虞仆,只留了五位明姓管事和严淼严嘉与其她严家人,及一些保护她们的侍卫。
南洲郡和苍梧郡离得太远,映景不方便往返管理产业,只与南洲郡及周围郡县保持着书信往来。
除了明姓管事和严淼严嘉等严家人,映景三年前还在各地经商处扶持了一些本地人,让她们形成三方制衡,每月她们都需要分别写汇报信寄到苍梧郡给映景,都是提前用火漆封好的。然后映景给她们回信。
这三年周翎宁在苍梧郡的事并不是秘密,各方势力虽然不在藩王府附近盯着了,但在苍梧郡也有据点,时刻观察着异常。所以周翎宁很谨慎,没有再让映景置办商业,免得在朝堂上被参个“六殿下在苍梧郡结党营私,与民争利”。
作为目前唯一不在京城内的皇女,一年前就有朝臣以周翎宁年纪小为由,劝皇帝将她召回。若皇帝想让皇女巡视边疆,可选择其她已经成年皇女,如周翎雪,周翎珍和周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