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许珏羽和柳家屯村民们关系好,跟着他来的那些管事,发现村民们都挺配合他们的。
不管是给他们讲解土豆种植的注意事项,还是堆肥的方法,基本上是事无巨细,有些细节还专门操作了一遍。
村长还专门把提前准备好的发芽土豆展示了一遍,告诉这些官老爷,发芽的土豆有毒,绝对是不能吃的。
到了吃饭的时间,各家各户的妇人们,争着抢着把家里最好的饭菜送到田里边,惹得蔡县令都有点嫉妒。
他来柳家屯这么长时间了,可是却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不少村民因为害怕,压根就不敢往他身边凑。
不过村民们要是知道县令大人心中所想的话,估计会不在意的撇撇嘴,父母官哪里能和许公子比。
不说许公子现在的身份,就看在之前逃荒路上的几次帮忙,村民们都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再说落户的时候,要是没有许公子牵线,他们村可能也被分散了。
村民们都很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真心实意回报对方。
老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
为了体现土豆的适种性,杨荷花也按照柳青青的指导,这几天变着花样的给府城来的老爷们做饭吃。
蒸土豆,烤土豆,炸土豆,炒土豆,炖土豆,甚至还有西北地区人民最喜欢的洋芋擦擦。
“哎呦,好吃,太好吃了!
这土豆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做法,就一种东西,不同的做法味道还不一样。”
“老夫也是这么看的,老夫现在牙口不如从前了,吃着这蒸土豆和炖土豆相当舒适。”
天公作美,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都很不错,足足花了五天的时间,他们才把剩下的土豆都挖了出来。
府城那边也传来了信息,柳家屯今年种下的土豆,除了留点来年的种子外,其余的都被官府征用了。
当然都是有偿征用的,考虑到柳家屯刚落户,有些人家房子还在建设,许珏羽提出了每斤15文的收购价格。
虽说他们的地都是开荒得来的,不用交赋税,加上村长愿意向官府卖个好,价格自然没有太高。
最终,柳家屯的多斤的土豆,被官府以每斤11文的价格敲定了。
只不过还没等许珏羽他们离开,蔡县令终于把红薯的事情捅了出来。
得知红薯的产量不比土豆低,甚至还不挑田地时候,不止许珏羽,就连管理农桑的申司农和王管事都被惊到了。
“你等会儿,蔡县令,您是说除了土豆之外,柳家屯这边还有另一种高产作物?”
“此话当真吗?”
“千真万确!”
几人听到蔡县令的回答后,转身朝许珏羽鞠了一躬,起身之后纷纷开口道。
“许大人,您要是忙的话,就先回去跟国公爷复命,我们几个不走了。”
“对,我们不走了,那红薯我们还没见到呢!”
“就是,就是,那土豆种植的注意事项都记载成册了,您有什么不懂的话,翻翻册子就行了。”
许珏羽无语的看着这些头发花白的司农们,前几天是谁催着他赶紧回去的,一听有新粮种,这就不想离开了。
“诸位大人,你们先别着急,红薯这东西,昨天你们就吃到了。”
几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看你,昨天就吃到了,他们怎么不知道?
“难道,难道是昨天晚上米粥里边的软糯之物?”
“哦,王兄,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昨天晚上的米粥格外香甜,我还以为柳大嫂在里边放糖了呢!”
王管事一说,其余几位大人也都认真的回想起来,昨天晚上的米粥确实甜甜的,他们吃到那软糯甜口的竟是红薯?
众人心中纷纷懊恼了起来,他们昨天晚上喝粥的时候,都察觉到了不同,可惜都没有询问。
要不是今天蔡县令说的话,他们很可能就错过新粮种了。
“既然这样,蔡大人,您也别卖关子了,赶紧带我们去看田里看红薯去吧!”
“就是,就是,申司农说的对,时间还早,咱们赶紧去田里看看。”
说完之后,几位老大人根本不给蔡熙说话的机会,架起他的胳膊,簇拥着他就朝着田里走去。
昨天晚上,蔡县令本来是要把红薯的事情说出来的,可几位大人只顾着说回去后的打算,并没有发觉粥里边的异常。
蔡熙顿时玩心一起,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语咽了下去,专门卖了个关子。
谁知道,自己准备的这个玩笑,竟成了一个回旋镖,专门扎在了自己身上。
一行人赶到田里的时候,村长已经带着不少村民们卖力的刨着红薯,看着田里一堆堆的红皮红薯,几位大人立马丢下蔡县令,一路小跑的奔了过去。
“哈哈哈,真是天佑幽州啊,这红薯真是好啊!”
跟着几位大人的小管事们,见几位大人激动的样子,连忙带着麻袋和称熟练的忙碌了起来。
得知红薯亩产也在3000斤以上,且田间地头,沙地荒地都能种植时,申司农喜极而泣,跪在地上感谢起了上苍。
柳青青看着他的身影,脑海里是上一世忙碌在稻田里的熟悉身影,黝黑的脸庞与厚茧的双手,他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他是稻田里的追梦者,\"禾下乘凉梦\"的践行者与守望人。
他老人家离开后,无数的人民失声痛哭,巨星陨落,地动山摇。
他老人家肉体虽已消亡,但精神与灵魂永存。
无数的后辈们,因为他老人家留下的精神财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成为了接班人。
成为了年轻一代中的新农人!
柳青青也在反思自己,她这个后世之魂,是不是应该为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做些什么。
“慢慢来吧!以后有机会了,再把其他作物展现出来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柳青青没有大志向,如今红薯的曝光,她也应该注意一些。
她注意到了,这几天的时间里,许秋总是借着聊天,和不同的村民打听着发现红薯和土豆的细节,她实在不敢冒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