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呵,小白又逮到兔子回来了啊!”
“青青丫头,小白可真有能耐,没事就往家带肉吃。”
柳青青一下山,就和山脚下挖野菜的几个村民遇上了,看小白又叼着肉回来,免不了一阵夸奖。
“春花婶,俺在山上采了不少马吱菜(马齿苋),给您分点回去填个菜。”
“不用不用,俺们几个也挖了不少野菜,你拿家吃吧!”
因为春花婶平时对牛牛他们几个孩子好不错,柳青青乐的和她打招呼,只是一把野菜,自己还是给的起的。
柳青青不喜欢撕吧,抓了几把马吱菜,给几个相熟的婶子一人一把,转身叫上小白就走了。
“小姑姑,您回来了,那个县城的余师傅带着人来了,阿爷叫您赶紧回去。”
“好,我知道了,你跟着一块回去,还是再玩会回去。”
“回去,俺和姑姑一起回去。”
牛牛看了看叼着兔子的小白,开心今天又有肉吃了,拉着柳青青的手,就朝家里走去。
等柳青青回到他们的临时小木屋的时候,柳大壮已经带着人去王家宅基地那边了。
她把背篓放下,简单的交代后,喝了两口水就朝着宅基地那边走去。
这会儿,柳家屯的人基本上都在忙着清理宅基地,村头的好几家已经把地基都挖好了。
柳青青赶到的时候,余师傅正带着自己的徒弟,在老王家的宅基地上用石灰粉画着标记。
“余师傅,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东家来了,俺们先按照图纸,把布局画出来,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待会儿再说。”
“行,盖房子您是专业的,您先忙着。”
余师傅笑了笑,接着就投入到了忙碌中,这样的东家他喜欢,不指手画脚的干预自己干活。
看着被画出的石灰印,柳青青就在周边转悠了起来,说实话,这印子一画,还真的有些不一样了。
就像2d过渡到3d画面一样,这一片以后就是她家了,感觉还真的有些不真实。
“东家,已经按照图纸画好了,不过这样的话,院子就有些小了。
其实前院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要不要前院缩短一些,这样可以把后院盖的宽一些,种点菜也方便些。”
余师傅说着,柳青青认真的看着,前院地方大些,主要是为了以后好晒粮食。
不过既然余师傅这么说了,她也认真的想了想,想到之前家里的老院子,对建后院也没啥意见。
“行,您是行家,您的建议我看可以,就按您说的办。
对了,今天没见您带多少人来,咱啥时候可以动工啊?”
现在天气热,家里人为了来里凉快一些,一半人住木屋子里,另外一半还住在帐篷里。
她心里迫切希望房子赶紧盖好,这样家里人就不用再住的那么憋屈了。
“东家,今天我带这两个徒弟来,一是为了看看地基咋样,二也是看看这边山上有没有能用的石料。
您这图纸也要该一下,砖瓦我已经定好了,现在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柳大壮和柳青青在一边听着余师傅的话,听到要看看山上有没有能用的石料时,决定待会儿就去隔壁村问问。
“时间也不早了,余师傅您先跟俺们回家吃个便饭,晚点了俺陪着你们一起去。”
余师傅推辞了一番,奈何柳大壮和柳青青比较热情,他只好带着两个徒弟跟着去了。
“来来来,都是粗茶淡饭,余老弟你们凑合着吃,千万别客气,吃饱了不想家啊!”
一路上柳大壮和余大梁聊的很热闹,到家的时候,已经称兄道弟了。
余大梁和他的两个徒弟,看着几大盆喷香的炖菜,端着一大碗二米饭,吃的十分香甜。
土豆烧兔肉,小鸡炖蘑菇,香煎杂鱼,凉拌马蹄菜,加上紫菜蛋花汤。
这样油水多的饭菜,一般情况下,很多东家不会这样招待余大梁他们的。
“大壮哥,你们这也太客气了,为了招待我们,又是鸡又是兔子的。”
见余大梁有些不好意思,柳大壮指了指不远处的小白。
“余兄弟,你看那边,俺们家小白可厉害了,没事就上山打猎去,俺家不缺这些肉。
来来来,都多吃点,吃的饱饱的,以后才好给俺家盖房子。”
柳大壮拿起放在一旁的木勺,热情的给余大梁他们几个添菜,生怕他们太客气了不好意思夹菜。
吃过午饭后,柳天明也带着隔壁屯的李村长过来了。
在李村长家里,柳天明就说了上门的原因,得知他们盖房子需要石头后,热情的跟着过来了。
“哎呦,李村长咋能劳您大驾呢,家里孩子不懂事,您受累了。”
柳天明在自家老爹看不到的地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啥叫他不懂事。
他上门打探消息的时候,可是拎了一大块腊肉呢!
柳大壮的话落在李村长的耳朵里,就明白这是人家在跟自己客气,不过话说的好听,他心里也是舒服的。
他就说这柳家屯的人不简单,随便拉出一个人,说话就这么有艺术。
“柳兄弟,咱们都是邻里邻居的,你跟俺客气啥。
我大侄子说了,家里盖房子需要石头,我还真知道个好地方。
等会我就给你们带路,带你们过去看看。”
“哎呦,那可太好了,这位是俺们在县城请的余师傅,他也说要上山那边去看看呢!”
“余师傅,是县城的那个有名的余大梁师傅吗?”
“老哥知道我吗?”
“那咋能不知道哩,都说你余师傅盖的房子好,结实耐用还漂亮。
我们家以后要是也盖房子,肯定上门也请你余师傅去。”
李村长还真听说过余大梁的名号,这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只不过他家没那么多银子,不然肯定也把房子在翻盖一下。
余大梁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村子,还能遇到认可他手艺的人,心里也更是激动了。
聊了一会后,李村长带着柳大壮和余大梁他们走向了大莽山西边,还真找到了一个适合采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