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电视台台长约翰·威尔逊被加密专线的刺耳铃声从睡梦中惊醒。
他带着一丝恼火抓起电话,但当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汤姆·哈迪森带着哭腔、惊恐万状却又极度兴奋的声音时,他所有的睡意瞬间烟消云散。
“台长!是我,汤姆!
在雅迪!出大事了!天塌了!”
汤姆的声音因恐惧和激动而扭曲,
“大使馆!我们的大使馆被袭击了!
完了!全完了!人都死了!我躲在车底下才…”
“什么?!汤姆!慢点说!哪个大使馆?什么袭击?”威尔逊台长猛地坐起身,心脏狂跳。
“雅迪城!鹰酱驻大尼国大使馆!
好几小时前!一帮穿着像军服的暴徒,有火箭筒!有狙击手!
他们冲进去,见人就杀,抢东西,放火”汤姆语无伦次,但关键词像子弹一样射来。
“上帝啊!你确定?!多少人?是什么人?”威尔逊感到一阵寒意窜上脊背。
“很多!几十个!上百个?”
不知道!像帮派又像军队!”
“城里全乱了!他们有大家伙!”
“录像!台长!”
我拍下来了!整个过程!我的摄像机…”
“录像?!”威尔逊台长的声音瞬间拔高,充满了职业的敏锐和巨大的震惊,
“你确定拍到了?清晰吗?!”
“清晰!非常清晰!”
“他们的脸!他们的武器!”
“杀人的过程,我都拍到了!”汤姆几乎是尖叫着确认。
“立刻!马上把视频传回来!用最高优先级加密卫星通道!
“立刻!汤姆,找个安全的地方!
“保护好你自己和那盘带子!
“你拿到了能改变历史的东西!”威尔逊台长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绝对可以赚大钱。”
他几乎能预见到这条新闻将带来的全球海啸。
一小时后,NNN电视台最顶尖的新闻制作团队被紧急召集。
在极度保密和高效的状态下,他们对汤姆传回的视频进行了紧急处理(主要是对最血腥的画面进行必要的模糊处理以符合播出规范,但保留了足够的震撼力),并配以耸动但准确的标题和字幕。
第二天早上午九点整(鹰酱东海岸黄金时间,和大尼国有时差),NNN电视台突然中断了所有常规节目,屏幕变暗,然后响起了沉重而急促的新闻预告片头。
当家主播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对着镜头沉痛开口:“NNN独家紧急新闻!我们中断所有节目,带您直击一场发生在我们时代的巨大悲剧和暴行”
随后,汤姆·哈迪森用生命换来的录像开始向全鹰酱、乃至全球同步播出!
画面摇晃但清晰,枪声、爆炸声、叫骂声、惨叫声通过卫星信号,瞬间闯入千万家庭的客厅。
副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布伦南正在享用早餐,随意地用平板电脑浏览着oo上的新闻推送。
关于大尼国骚乱的消息有一些,多是语焉不详的短讯和模糊图片。
他皱皱眉,嘟囔了一句:“又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破事,估计夸大其词了。”
他划了过去,并没太当回事。
然而,几分钟后,他的私人手机和公寓保密电话几乎同时炸响。
他刚接起,电话那头就传来白宫幕僚长急促到变形的声音:
“迈克!打开电视!NNN!
现在!上帝啊!”
布伦南心里一沉,立刻抓起遥控器打开了客厅的电视。
NNN直播的画面瞬间冲击了他的视觉神经——燃烧的大使馆、穿着军服的身影疯狂扫射、地上熟悉的使馆地毯浸满鲜血,他的早餐咖啡杯从手中滑落。
摔在地上粉碎,褐色的液体溅了一地。
“这不可能…”他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难以置信地盯着屏幕,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般僵在原地。
oo上的零星碎片和电视上高清的、残酷的实况影像带来的冲击力是天壤之别!
这不是骚乱,这是一场战争行为!是针对鹰酱主权的直接攻击!
NNN的独家报道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在播出后的短短一小时内:
新闻播出瞬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核弹。公众层面,看到NNN的观众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愤怒,社交媒体开始沸腾。
然而,在权力核心层面,反应却截然不同。
副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布伦南确实在公寓里看到了新闻,也确实惊得摔碎了咖啡杯。
但他接下来的动作不是冲向反恐中心,而是立刻抓起红色保密电话,直接联系白宫幕僚长和总统办公室。
“立刻给NNN的威尔逊打电话!
“不,直接让Fcc(联邦通信委员会)给他们最高级别的‘建议’!”
总统的声音通过电话传来,充满了震惊,但更多的是暴怒和一种急于掌控局面的焦躁,
“这不是播新闻!这是在给恐慌火上浇油!
在我们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谁干的、该如何反应之前,不能让这些画面毫无节制地刺激民众!”
几乎在NNN播出的同时,来自最高层的、极其严厉且不容置疑的“建议”通过特殊渠道抵达了各大主流媒体巨头的办公室。
于是,出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现象:
NNN 播出了,但后续的深度分析和滚动播出被大幅限制。
cbc、Abc、Fbc 等电视网在短暂转播了NNN的新闻快讯后。
突然集体转向,开始播放“专家”分析,话题迅速被引导向“事件真相尚在调查”。
“需谨慎对待单一信源”、“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紧张”等方向,冲淡了初始的震撼。
黄金时段的详细报道被取消。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的在线头条虽然挂了快讯,但点进去后的详细报道措辞极其谨慎。
大量使用“据称”、“可能”、“尚待证实”等词汇,并将“大尼国政府否认”等内容放在了显眼位置。
cNN、mSNbc 的滚动播出虽然还在继续,但焦点微妙地开始偏移,更多讨论“外交解决方案”和“历史背景”,而非持续聚焦于屠杀画面本身。
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正在试图给这场舆论海啸降温、刹车。
这不是简单的新闻管制,而是一种精妙的“信息管理”,旨在为政府的后续行动争取时间和空间,避免被公众情绪绑架而被迫做出过激反应。
各大银行被抢也没有任何报道。
(之前某国被某以国屠杀时,鹰酱曾发生过极其严重的游行,但被资本扼杀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引起了少数敏锐观察家的注意:
肖爱国麾下庞大的全球媒体网络,对此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沉默。
他的新闻集团旗下的电视台、报纸、网站,要么只字不提。
要么只是在国际新闻版块的一个小角落,刊登一则来自通讯社的、极其简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措辞干巴巴如同天气预报,毫无冲击力可言。
陈妤对此提出疑问:“爱国,我们为什么不跟进?”
“这是打击大尼国政府信誉的绝佳机会。”
肖爱国看着屏幕上被其他媒体“管理”过的新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跟进?为什么跟进?”
“我们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打击他们。”
他缓缓解释道:
“第一, ‘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全世界都在吵吵嚷嚷时,我们的沉默反而会显得格外突出,会让有心人猜测我们的立场和知道些什么内幕。
这种不确定性,有时比大声嚷嚷更有力量。”
“第二, 保护信息源。
现在跳出来大肆报道,等于告诉所有人我们早就知道些什么,或者与消息源(汤姆)有联系,这会引来不必要的深入调查。
我们要让NNN和汤姆去吸引所有的火力。”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是‘秩序’和‘稳定’的象征(指着避难所的监控画面)。
过度渲染外界的混乱和血腥,与我们努力营造的‘安全绿洲’形象不符。我们要让同胞和外界觉得,我们这里是与世无争的避风港,不参与外界的信息战。
我们的‘秩序’,与外界的‘混乱’,必须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点,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视频,更多的照片,更多的案例。
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跟风报道。
“让鹰酱的媒体去和他们的政府博弈吧。我们,只需要安静地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