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作为整个交道口街道办的主任,肯定不能这么一刀切。
但是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让住户多采购冬储菜。
所以王主任之前就交代了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除了按照规定购买冬储菜以外,剩下的部分,让他们见机行事。
说到底,国内还是人情社会,谁还能没有点关系。
对于王主任来说,易中海三个人当不当管事大爷,根本就无所谓,如果他们能够管住95号院的住户不出幺蛾子,那么王主任也乐得看这一幕。
话分两头,易中海带着刘海中跟闫埠贵,来到交道口街道办。
易中海找到街道办的一个干事。
这个干事姓陈,可是有求于他,在易中海想来,陈干事应该会给他一点面子。
这也是为什么易中海有这个自信可以多买到冬储菜的原因。
陈干事刚结婚,有个小舅子是轧钢厂的学徒工,想找个师傅学习钳工。
轧钢厂手艺好的高级钳工都有不少的徒弟,没功夫教一个啥也不懂的学徒工。
只有易中海就贾东旭一个徒弟,而且易中海还住在交道口街道,陈干事也能说的上话。
于是陈干事的小舅子就找他陈干事,让陈干事帮忙问问,易中海愿不愿意教他。
虽然易中海因为上次傻柱相亲的事,被轧钢厂惩罚,降为三级钳工,而且两年都不能参加考核。
但是易中海手上的功夫却是实打实的七级钳工,教他一个学徒工还不是绰绰有余。
前两天陈干事特意去找了易中海一趟,说了这个情况,易中海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明确的拒绝,只是说完考虑考虑。
现在易中海有求于陈干事了,那么这不就是谈判的筹码吗。
对于易中海来说,教一个学徒工,那不是手拿把攥的。
就是贾东旭这么废材,都能转正,而且这还是易中海教贾东旭有所保留的情况下。
易中海把刘海中还有闫埠贵留在陈干事的办公室门口,自己走了进去。
刘海中还有闫埠贵不知道易中海在里面建的什么,但是易中海出来的时候,笑容满面,老样子收获不错。
“老易,怎么样,街道办的领导怎么说。”
闫埠贵着急的问道。
他跟刘海中一门心思当官,不管家里的生活不同。
这可是切身关系到自己家的利益,能够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冬储菜,怎么都合适。
因此闫埠贵才会这么着急。
易中海得意的回道:“跟街道办的领导商量好了,陈干事特意给咱们95号院批了条子,每家都可以多买五十斤的白菜。
无论家里是几口人,户口在哪里。”
易中海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整个95号院一共有二十多户,这样算下来,合计可以多买一千来斤的冬储菜。
如果放在别的年景,一千多斤冬储菜无所谓,但是在今年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为了这一千斤的冬储菜,易中海不仅答应了教陈干事小舅子钳工,还保证了一定会让他小舅子顺利转正。
至于陈干事提出来让他小舅子拜易中河为师,则被易中海给拒绝了。
在易中海心里,他徒弟只能说贾东旭这个养老人,其他人谁都不可以。
刘海中听到易中海的话以后,脸上的喜色怎么都藏不住。
对于刘海中来说,多五十斤冬储菜,少五十斤冬储菜都无所谓,他在意的是,这次来街道办有效果。
虽然都是易中海的功劳,但是既然他刘海中也跟着过来了,那么就有他的功劳,反正院里的住户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就是闫埠贵还有些不满意,一向精打细算的他,怎么能不知道五十斤冬储菜能有多少。
“老易,只是每家五十斤,不是每人五十斤。”
“老闫,你想啥呢,还每人五十斤,都给你算了。
咱们院里多少人,一百多口子,每人五十斤,就得五千多斤。
别说这找关系买的冬储菜了,就是咱们明天按照正常流程买的冬储菜也没有这么多。”
易中海不满的对闫埠贵说道,他费劲跟街道办商量的事,好像在闫埠贵眼里一毛不值,易中海能高兴才怪呢。
刘海中也跟着附和,“老闫,你是咋想的,今年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你还以为跟往年一样吗。
是不是你家六口人,就看不上这五十斤冬储菜了。
要不然,你发扬发扬风格,把这五十斤的冬储菜捐给院里有需要的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