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巅的云雾尚未散尽,哪吒的身影已踏着风火轮掠过云端。
那日借净世仙莲重塑金身时的暖意犹在经脉中流转——莲瓣绽放的清辉洗去了他周身的魔障,莲心凝聚的天地灵气修补了他因屡次闯祸而受损的根基,连那枚自幼便与他共生、散发着毁灭气息的魔丸,也在莲台的净化下收敛了几分暴戾。
师尊林琛站在云端,白衣猎猎,眼神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哪吒,此番重塑金身,是给你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回陈塘关去吧,用行动弥补过错,方能真正掌控魔丸之力,而非被它反噬。”
哪吒垂首应诺,紧握的双拳中藏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忐忑。
他自出生起便因魔丸转世而被陈塘关百姓视为灾星,如今虽得仙莲重塑,可那颗被偏见包裹的少年心,早已布满了尖刺。
返回陈塘关的那日,天刚蒙蒙亮。
城门处的守军见他踏风火轮而来,吓得当即抽刀相向,声音都在发颤:“魔……魔童来了!快关城门!”
哪吒心头一涩,默默收敛了周身神光,化作一个身着红绫、眉眼桀骜却带着几分落寞的少年模样,从侧门走进了城。
此后的日子里,他谨遵师尊教诲,每日清晨便在自家院中盘膝而坐,诵读清心咒。
咒文如清泉般流淌过心间,压制着魔丸蠢蠢欲动的戾气,可每当他闭上眼睛,耳边总会响起百姓的唾骂声、孩童的哭喊声,那些声音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脑海,让他忍不住想抓起火尖枪冲出去发泄。
但他总会想起师尊的话,想起仙莲重塑金身时的温暖,硬生生将那股冲动压了下去。
待日头升高,他便扛着工具走出家门,去修补那些因他往日冲动而损毁的城墙。
砖石沉重,他却不愿动用仙力,只凭少年人的蛮力一块块垒砌。
城墙上的守军起初对他严加戒备,见他只是默默干活,汗水浸湿了红衣也不停歇,眼神渐渐从恐惧变成了复杂。
有时遇到百姓挑着担子经过,见了他便慌忙躲避,甚至将担子扔在地上狼狈逃窜,哪吒便会停下手中的活,默默帮他们把散落的货物捡起来,摆回担中,然后继续垒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除了修补城墙,他还时常驾着风火轮前往东海之滨。
那里常有海中妖兽上岸侵扰渔民,这些妖兽或长着锋利的獠牙,或披着坚硬的鳞甲,寻常渔民根本无法抵挡。
哪吒便手持火尖枪,将那些妖兽一一斩杀,有时甚至会追入海中,将盘踞在渔场附近的妖物巢穴彻底捣毁。
渔民们躲在远处看到他的身影,既感激又害怕,从不敢上前道谢,只在他离开后,才敢偷偷出来收拾妖兽的尸体,对着他远去的方向深深鞠躬。
哪吒知道他们的心思,却从不计较。
他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是世人眼中那个只会闯祸的魔丸,他也能保护别人,也能做个好人。
可偏见这东西,一旦在人心底扎了根,便如蔓草般疯长,难以拔除。
这日午后,陈塘关的街头格外热闹。
几个半大的孩童聚在街角,围着一个绣着花鸟的毽子踢得不亦乐乎。
清脆的笑声像银铃一样传开,飘进了恰好经过的哪吒耳中。
他脚步一顿,远远地站在巷口,目光紧紧盯着那个在空中翻飞的毽子,眼中满是渴望。
他也想玩毽子。
小时候,母亲曾亲手给他缝过一个鸡毛毽子,可还没等他玩上几次,就因为他不小心用仙力将毽子踢飞,砸坏了邻居家的屋顶,被父亲关了禁闭。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陪他玩,他的毽子也早已不知丢在了哪里。
此刻看着那些孩童嬉笑打闹的模样,哪吒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挠着,痒得难受。
他犹豫了许久,手指反复绞着衣角,终于鼓起勇气,一步步朝他们走去。
他努力放缓脚步,脸上挤出一个自认为最和善的笑容,声音也放得极轻:“我……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可他的话音刚落,原本热闹的街角瞬间安静下来。
几个孩童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转头看到他时,眼睛瞪得溜圆,紧接着,哭声便爆发出来。
“是魔童!魔童来了!”一个穿蓝布褂子的小男孩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他们的父母听到哭声,立刻从附近的店铺和家中冲了出来。
一个妇人一把将自己的孩子搂进怀里,对着哪吒怒目而视,声音因恐惧而尖利:“你这个怪物!离我的孩子远点!”
另一个汉子则抄起墙角的扁担,指着哪吒吼道:“快滚!再敢靠近,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哪吒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没有恶意,可看着众人眼中那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厌恶,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默默地退后一步,看着那些父母抱着孩子连滚带爬地跑回屋里,“砰”地一声关上了门,连街边的店铺也纷纷放下了门板,原本热闹的街头瞬间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他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迷了他的眼。
他抬手揉了揉,却感觉有什么温热的东西从眼角滑落。
他猛地抹了一把脸,咬着牙转身就走,脚步越来越快,直到回到自家空荡荡的院子里,才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上,将脸埋进膝盖里。
魔丸的戾气因情绪的激荡而再次翻涌,周身的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可他却死死咬着唇,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忍不住毁掉眼前的一切。
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东海深处,一座宏伟的水晶宫静静矗立在碧波之下。
宫内珠光宝气,珊瑚玉树随处可见,可却透着一股冰冷的寂静。
龙王三太子敖丙正跪坐在大殿中央的蒲团上,面前站着的正是东海龙王敖广。
敖广身着紫金龙袍,龙须垂落,眼神威严,此刻正盯着敖丙,语气沉重:“丙儿,你可知今日为何要召你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