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绍英站在养心殿之内,左右环顾瞧着这样荒唐的局面,不禁感到一丝凄凉。
孤儿寡母的哭泣声,那样的无助。左右朝臣表现的这般凉薄,到了这样的地步还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
众位宗亲王爷瞧着是一点也指望不上有任何的助力。反倒是乐意看见皇上与皇太后面临这样手足无措的局面。
想来这些宗室王爷着实恨透了皇太后,埋怨皇太后在退位诏书上加盖印玺,同意皇上退位断送了大清江山。
可皇太后不如此处理,那又当如何?
生死存亡之际也不见这些宗室王爷群策群力,反倒是依旧花天酒地,享乐无穷搜刮钱财,贪得无厌。
当南方的起义军打来,京城中的暗杀此起彼伏,这些王爷们,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徒留皇太后独作决断。
如今大清王朝亡了,反倒是埋怨起皇太后为罪魁祸首。如今这份不满在宗室遗老中广泛流传。
马佳绍英斜眼瞟了一眼前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心里也是五味杂陈。面对自己这位前上司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对大清自是忠心耿耿,全力谋划。
这样的局面何必再庇护内务府下属官僚?马佳绍英自上任内务府大臣一职以来,这内务府往来的账目自己也是翻过数遍。自己这位前上司可没少收受孝敬。
凭自己这些年来对这位上司同僚的了解,为了皇帝,皇太后会退让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保全皇室。
如若皇上皇太后全力惩戒内务府,怕是会让自己这位前上司大出血。到时候世续还能支持皇上与太后吗?
马佳绍英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悄悄抬手,用袖口抹了把额角的冷汗,指尖触到的皮肤冰凉得可怕。
如果当真有此提议,要严厉惩戒内务府诸多官员,怕只有如今还在教授皇上的诸位老师会大力赞成。
但这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几个酸腐文人罢了!
可若是不惩戒内务府的官员,拿几个人出来作为代表杀一杀这股贪污之风?如果不能堵住悠悠众口,只怕到时候民国政府以此借口介入内务府的运行管理,逼迫内务府进行改革,只怕这些同僚们不会成为民国政府的牺牲品。
自从前段时间收到民国总统府秘书处发来的公函,信上说得客气,却字字带刀——要介入内务府管理,要财政审核,还暗示若不从,岁款便要打折。
马佳绍英想起袁世凯秘书长那笑眯眯的脸:\"总管大人,咱们都是为皇室效力嘛……\"。真是骗鬼的话张口就来!
这令马佳绍英夜不能寐,为了皇上太后与内务府,马佳绍英这段时日不停拜访民国政府的各个部门长官,希望能够协商妥善解决此事。看这些部门长官对此不是闭门谢客就是打着马虎眼。全然得不到半分有用信息。对此不能为皇上太后解决后顾之忧而苦恼。
前日去总统府拜访,秘书处大门紧闭,连看门的下人都拿鼻孔看自己。昨儿个又托关系见财政总长,那人倒好,端茶送客时故意把茶碗磕出声响,活像在打他的脸。
马佳绍英不由怀疑袁世凯的动机,秘书处前脚发来公函后脚便是满城风雨,大肆传播皇室的丑闻。各大报刊大肆刊印着内务府贪污的详细证据。
更可恨的是那些报馆!无论真真假假,只管捕风捉影。
马佳绍英在府邸也看过管家买来的《顺天时报》。报纸上黑纸白字列着内务府贪污的\"铁证\",连月几日什么人从御药房拿走多少人参的事都给抖了出来。
马佳绍英气得摔了茶杯,可转头想想——这些料,除了内务府自己人,谁能抖得这么清楚?
一群吸血的蛀虫!
大殿内,善耆溥伟等人还在装模作样地表示会协助皇太后处理好此事。
马佳绍英看着他们袍袖下的翡翠扳指、挂带的珍珠宝石朝珠,哪一样不是价值连城?
当初国库空虚,军费难以维持,各顶个的吝啬一毛不拔。如今倒是冠冕堂皇的说些话语敷衍皇太后。
可现在……面对世续大人的奏对,了解了民国政府各部官员的动机。
现在连个屁都不敢放!
而这些文臣官僚,也只能在这大殿之内无能狂吠。
陈宝琛\"竖子安敢!袁世凯竟如此忘恩负义,任由民国官员此番谋夺?怕是他也是其中主谋吧!\"
陈宝琛脖颈青筋暴起,胡须因剧烈喘息而簌簌抖动,\"签署的优待条款墨迹未干,今番竟要剜皇室心头肉?这与明火执仗的盗跖何异!\"
\"豺狼之性!\"翰林侍读学士朱益藩突然踉跄上前,对着宝座上的皇上,皇太后说道,\"民国诸公口口声声共和,却行市井无赖之事!先帝陵寝尚在荒野,竟打起孤儿寡母的主意,天理何在?\"他枯瘦的手指指向殿外,浑浊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面颊滚落。
满座文臣群情激愤,编修袁励准也是开口说道:\"想我等食君之禄,必当护君之产!纵使粉身碎骨,也要让那帮新贵知道,祖宗基业岂容染指!\"话音未落,御史台王廷燮已率先表示:\"先帝驾崩未远,民国便要掘皇根基,吾辈唯有以死明志!\"
自丑闻流传以来,马佳绍英私下接触了众位王爷与内务府的诸多官员,明面上都表现出对此事的愤怒。
一旦谈到相关利益,个个都是支支吾吾拿不出对策。如今看着这些王公贵胄与内务府官员的种种表现,真是对此大失所望。
想到这里,马佳绍英想起不少内务府官员纷纷找自己求情的场景,都指望自己能够庇护他们,可自己又能指望谁?
自己还期望在这次朝会上与各位王公官员能商议出对待民国政府的计策。尽量保全内务府的官员以及挽回皇室的颜面。
确保内务府的权力不被民国政府所染指。从而体现大清在这紫禁城内依旧是独立自主。
看来真是自己异想天开?内务府官员是什么货色自己难道不知道吗?想来从前自己大概是做错了,不该一味包庇内务府的官员。
之前自己只是支持皇太后对内务府进行一番训斥,希望内务府官员能有所收敛。
可现在应该支持皇太后对内务府进行改革,将这群酒囊饭袋罢黜官职换上一批忠于皇室的官员。
既然自己已经接受郑孝胥这个汉人进入内务府担任官职,那干脆抛弃固有的制度与观念。将内务府引入汉人臣子担任官员,这也不失为一条好的计策。
面对民国政府的施压与介入,正该合众人之力以对抗。思考到这里马佳绍英便毅然出列。
马佳绍英扭着身子转了一圈,看了一眼大殿上的诸位同僚王爷们,后对着宝座上的皇上与皇太后躬身行了一礼,毅然提高声量说道,诸位同僚,请静一静。
劳烦皇上与皇太后收敛心神,平复心情。
一时大殿之内声音缓缓降低,纷纷看向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
片刻之后,马佳绍英见诸位同僚,皇上与太后都已平复心情,才开口说道,诸位只是尚且听了世续大人的一番陈奏,便如此作态又不能为君分忧,还是我等共同根据此事好好商议一番才是。
况且世续大人所陈奏之事,其中有些详情诸位同僚还不知晓。
皇太后还望奴才详禀,对着宝座沉肯说道。
隆裕皇太后泛着微微的哭泣声,缓缓说道,既然如此,今日朝会绍英便说一说吧,其中还有什么事?了解清楚其中缘由才好做出决断。
“禀明皇上、太后,早在六七日之前北京城流言泛起之时,奴才在内务府当值时,便接收到了民国总统府秘书处发来的公函。要求介入内务府的管理,掌控财政审核之权”。
说完马佳绍英便低下了头颅,殿内顿时一片死寂。
肃亲王善耆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众多内务府官员脸色煞白,袖子里的手紧紧的握成拳头。
马佳绍英低着头,却感觉一道道灼热的目光刺在背上——是皇太后亦是皇上及诸位王爷同僚。
他不敢抬头,却听见自己声音发颤地接着道:\"此事关乎皇室以及内务府的存亡,更关乎我大清体面……奴才恳请皇上太后明示,臣等当如何应对?\"
话音落下,养心殿外落下哗哗啦啦的雨声,像是要把这座摇摇欲坠的紫禁城,浇个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