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没半盏茶的功夫,李暄就又把几个狱卒恶毒的诅咒抛诸脑后。
进行饭后锻炼,很认真的打了一套五禽戏。
回到现代之后,就能绑定神豪系统,玩遍大明星,批判血淋淋的资本世界,走上人生巅峰了。
所以保重身体是第一位的。
身体才是享受的本钱!
“足利义满肯定会杀我,不然这个幕府大将军他就当不下去了。”
“嘿嘿!”
边练,李暄边想,笑的很得意。
但这一幕落在几个狱卒的眼里,就是非常的难以直视了。
几个狱卒甚至怀疑,李暄是不是精神方面有些问题。
明明一心想着求死。
但为什么。
又那么惜命,饭后还得打一套拳法,锻炼锻炼呢?
高人的行为,很矛盾,很让人费解啊!
...
两天后,驿馆这边。
这两天朱棣他们没有干等着,而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救李暄。
驿馆正厅里,只有蓝玉、姚广孝、朱棣三个人。
黄子澄齐泰没来,俩人已经在收拾行李了。
一道雷还护不住李暄!
足利义满现在摆明了是非动手不可。
李暄死了。
那还收什么东瀛!
不如把行李分了,各回各家。
接下来,你朱棣就等着允文殿下登基,被削爵幽禁好了!
还有蓝玉个莽夫!
只要殿下登基,立马就把你九族都给你诛了!
此刻,正厅这里。
“外面的兵又多了几倍,看来足利义满是打定主意,要杀了先生!”
蓝玉看看外面的倭兵,心里急的冒火。
不过眨眼的功夫,他又很奇怪:
“按理说,那么粗的一道雷,当众给刽子手劈了,足利义满应该害怕才对。”
“但他就那么有种,宁愿顶着天谴,也要杀先生?”
他说完。
姚广孝就把话接了过来,给蓝玉解释:
“足利义满这个倭人,把权力看的比命都还重要,从李先生做的这几次事就能看出来。”
姚广孝不太好意思直说李暄做了啥事。
只能用模糊的几次来代替。
毕竟。
调戏皇后。
找上门要人家儿媳妇侍寝。
还要人家献出来夫人。
这话不光不好说,它还不好听!
有损李暄的君子形象。
不过这不妨碍蓝玉、朱棣他们能听懂姚广孝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足利义满是个极度自私,迷恋权力的人。
这样的人,眼里看不见除权力之外的任何东西。
别说是一道雷了,就是真天神显灵,估计他都得说是假的。
“所以,要想救李先生,还是要从足利义满本人下手。”
姚广孝合掌:
“解铃还须系铃人。”
蓝玉和朱棣深以为然的点头同意。
这时,三个人一直在等的亲信,终于带消息回来了。
他们立刻离开椅子围过去,样子看的出很急。
外面把守的倭兵扭头过来看。
当场被蓝玉呵斥:
“看什么看!滚!”
训完倭兵,蓝玉盯着亲信:
“怎么样?”
亲信警惕的左右看看,小声汇报:
“殿下,公爷,成了!联系上他们皇宫那边的人了!”
“好!”
听见成了,蓝玉一下就激动了。
这办法还是姚广孝想出来的,也就是刚刚他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想杀李暄的是足利义满。
那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就只能让足利义满消失。
而有这个能力,并且还合乎法理性的,就只有东瀛的天皇了。
“大师!如果能救出来先生,你当是头功!”
整个大明。
能改变朱元璋想法的,也就是李暄这一根独苗了。
所以这会儿,朱棣也很激动,看着姚广孝赞许。
姚广孝合掌摇摇头否认朱棣的话:
“其实真要说是头功,那还是李先生。”
“嗯?”朱棣蓝玉不明白。
李暄被关着,什么事都没干,这头功也能让?
姚广孝笑着解释:
“初登东瀛的时候,贫僧承蒙李先生指教,了解了一下东瀛的风土人情。”
“先生当时说,东瀛的君臣关系看似亲密,实际上,却是非常恶劣,尤其喜欢下克上。”
“贫僧也是受这句话启发,才想到利用东瀛的新任天皇,除掉足利义满。”
朱棣蓝玉听完,对视一眼:
“不愧是先生!总能以一句话,一个动作,给人以启发!”
“佩服!佩服!”
聊完原由,朱棣让亲信赶紧说皇宫的情况。
亲信说道:
“东瀛的新任天皇其实非常痛恨足利义满。”
“因为足利义满不仅长期大权独揽,而且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
“早在小松还在位的时期,就经常以太上皇自居,还曾有过夜宿后宫的举动。”
“这么大胆!?”蓝玉听到这,他都佩服了!
在心里假设了一下,要是自己去朱元璋的后宫里夜宿,得是什么下场!
“接着说。”
“是。”
亲信继续说道:
“后来这位新任天皇登基,登基当夜,宴请足利义满。”
“席间新任天皇向足利义满敬酒,但足利义满当时大概是喝多了,一挥手不接。”
“新任天皇不高兴,就委屈的说了他几句。”
“结果!”
“足利义满听完大怒,高声呵斥,朕朕朕,狗脚朕,说完让随从上去,打了新任天皇几拳,然后扬长而去。”
“...”蓝玉听完,羡慕的要死。
这幕府大将军当的,真过瘾啊!
朱棣和姚广孝则是对视一眼,稳了!
足利义满这次必死!
“殿下,他们天皇答应,说只要能除掉足利义满,那么不仅愿意释放李先生,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还愿意把幕府大将军的位置,交给李先生来坐!”
话音落下。
朱棣和蓝玉,还有姚广孝都傻眼了。
这么豁得出去!
本来只是想救李先生,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看来这位新任的天皇,是恨不得食肉寝皮,恨死足利义满了。”
蓝玉分析。
朱棣点头赞同,而且还有不同的想法,说道:
“这样一来,也算是一箭双雕,如果李先生当上幕府大将军,那这东瀛就是我大明的囊中之物了!”
姚广孝这时插话提醒:
“不过看这新任天皇的魄力,也能看得出,他是个狼子野心之人,野心很大。”
“完全可以说,就是下一个足利义满。”
“所以,他现在答应的是轻松,但怕到时候也很难兑现。”
“不管他!”
朱棣没有这些顾虑,决心和天皇合作。
不管怎么样,先把李暄救出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