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家外,月明星稀,因为宵禁的缘故,路上只有他们三个,鞋子和地面摩擦的咯吱动静显的很孤单。
王五周六小交换了一个眼色,多年的默契让两人只是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这个时候了,李先生还出来干什么?是生怕...蒋瓛抓不到你吗?”
二人跟在李暄背后,心里萦绕紧张,连大气都不敢喘,两个眼睛一起放哨,时刻注意着左右前后。
如果真的有危险,他们会奋不顾身,一把推开李暄。
即便以命相护也在所不惜。
“我现在一想起来李先生举着擀面杖,给指挥使大人打了,我都心惊肉跳!”周六小看了一眼王五。
王五回他一个装着满满后怕的眼神:“我也害怕!打指挥使大人,还用那么粗的擀面杖,除陛下以外,也就是李先生了!”
用眼神交流一番,二人又齐齐看向前方慢步走着的李暄。
对方慢步行走在夜路上,脊背笔直,步伐沉稳,毫无担忧之态。
王五周六小看的头颅频点,心中佩服,在这种紧张时刻都还表现的如此淡定,甚至...有点那么如沐春风,怡然自得的意思。
好像白天殴打的,不是什么锦衣卫都指挥使,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苍蝇。
“这么淡定,难道...”王五心里一下有了个猜测,默默望向周六小:“难道说...这一切其实都在李先生算计之中?你说是不是这样?”
“打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是算计?”周六小也在用眼神,无声的表达内心的震惊:“这怎么可能!没见过谁算计着...殴打锦衣卫都指挥使的!”
“这样的侮辱,指挥使大人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交流到这,周六小心里的紧张担忧情绪又深了不少,望着前面淡定慢步行走的李暄,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上去劝一劝。
毕竟锦衣卫抓人,可从来不需要走程序,在陛下耳边告一状,泼一盆脏水。
可能当夜就会来几个校尉力士动手。
这想法才刚从心头升起,周六小耳朵一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微鞋面摩擦石子的声音。
虽然只是很轻微的“咯吱”一下,但仍然被他灵敏的听觉给捕捉到。
紧张一下跃然脸上,他给了王五一个眼色。
王五也是如此紧张神态,明显也是听见后方有人跟踪的动静了。
周六小不动声色的暗中提起戒备。
王五上前到李暄身侧,小声提醒:“李先生,有人跟踪。”
“跟踪?”
李暄倒是没听见动静,他在想东瀛的事,此时稍显意外,不过不到一息,就反应过来后面跟踪的人一定是白天挨打的蒋瓛。
心里跟着升起自责。
白天撵蒋瓛的举动,有些糊涂。
当时光想着去得罪他,省得他粘着自己。
但却忽略了很不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他如果在朱元璋那,搅和东瀛的事。
那很有可能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自己出海的计划!
“怎么甩掉他?”
李暄眼中带着思考,逼着朱元璋杀自己这条路,难度现在已经变的非常高,再想走这条路,有些走不通。
那接下来唯一的路,其实就只是剩下偷偷跑路去东瀛。
所以这计划,绝对不能被蒋瓛给搅和。
正在李暄沉思之际,却没想到跟踪他的人主动选择在此时现身。
脚步踩到地上的石子摩擦,发出“咯吱”的动静,逐渐靠近。
李暄脸色变换,是蒋瓛亲自来的,还是谁?
王五周六小则是笃定,必定是蒋瓛安排的暗哨,就是来报白天被殴打的仇来了!
那现在怎么办?二人对视一眼,保护李先生,和蒋瓛彻底撕破脸?
这样一来的话,如何把李先生安稳送出城,就成了头等要事。
自己只有两个人,就是不知道蒋瓛这次派来了多少暗哨。
思绪快速翻涌之间,后面的“咯吱”动静已经由远至近,几乎快要到身边了。
周六小心一横,望向王五沉声托付:“李先生交给你了!走!”
“好!”王五不敢耽搁,作势就准备带上李暄跑。
然而就在这时,后面来人的说话声,却生生止住他们的动作:“李御史慢行!本王应约而来!”
“本王!?”
“本王!”
王五周六小眼睛惊得瞪成牛眼。
李暄更是心里咯噔一下:“等会儿!什么叫本王?什么叫...应约而来!”
回过头去,正看见带着和善笑意,颔首点头的朱棣立在那。
“怎么是你!?你怎么在这啊!?”李暄的声音充斥着几分意外,还有极致的不耐烦。
嫌弃的话说出了口,又望望朱棣身后漆黑一片的街道,心里想着,不是蒋瓛跟踪自己?
他现在彻底懵逼了,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线,望着朱棣,思绪快的好像要摩擦出火花,想着对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忽然灵光一闪。
坏了!
难道说...
想到一半,李暄头控制不住的往后微仰,眼睛圆睁,想到了一个恐怖的可能性。
难道说,是之前自己打朱棣的那三下,让他...
让他觉得身为亲王,却被臣子殴打,所以认为受到了侮辱!
此刻前来,是因为猜出自己偷跑出海的计划,想要阻止,以此报复?
恐怕就是这样!
对!
一定就是这样!
一想到这些,李暄紧张到额头都在冒汗,望着朱棣的眼神逐渐变的不善。
不然就趁着月黑风高...自己这边又是三个人...心一狠手一黑,把朱棣给绑了?
然而这个想法都没落地。
朱棣带着敬意的声音就钻进李暄耳朵。
“承蒙当日李先生指教,本王悟了!特意在三日后的今天,夜半三更前来拜见!”
因为蓝玉说的,打三下的意思,就是指三天后夜半三更来见面。
朱棣今天过来一看,李暄果然出来了!
蓝玉这小子,看着是莽夫,但没想到悟性真高啊!
在心里夸了蓝玉一句,朱棣很恭敬的向李暄见礼:“请李先生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