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走进教室,完全没有了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时候的紧张。
他自如的把手头的资料放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很多熟练的学生们微微点头,这帮包括周也之内的学生们眼神都亮晶晶的看着他,其中还有不少人坐的笔直,一个个妆容打扮跟艺考似的。
男生刘海不遮住眉毛,女孩子同样露出光溜溜的脑门,让他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咱老周又不是来选美的。
他无视了同样在最后排坐下的几个老师,把带着课件的U盘插入电脑之中,顺口说道:“先来几个人把这些资料给发下去,听说你们都都做了准备,我简单说两句后咱们就开始。”
话音落下,几个前排坐在过道之内的学生马上小跑上前开始帮他分发资料,这种时候可不是什么礼让的时候。
周游趁着他们在发资料的时候继续道:
“我虽然是个导演,但倒也略懂一些表演。”
话音落下,台下响起轻轻的笑声。
周游也跟着笑:“还真不是跟你们开玩笑,导演的三大基础能力:表演、剧作和视听语言,很多导演系的同学开始不也跟着表演系一起上大课?其实都是相通的,只不过现在许多导演的能力变了。”
“变成了:组局、宣传和搞钱。”
台下又是一阵大笑。
周游说的也是实话,网络资本进场之后给影视圈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繁荣肯定不假,但同样祸根深种。
最直观的就是许多导演不想着怎么拍好戏,而是怎么“节约成本”。
这还是大导演。
比如一部戏出品方给定的成本是一个亿,请周游过来拍,给的导演费和票房分成就不说了,周游的另一大收入就是“节约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人家给周游一个亿,如果周游拍完这部戏用了八千万,那剩下的两千万他自己就划拉划拉给分了。
出品方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也默认这部分收入。
我给你一个亿,你能保质保量的拍完还没把预算花完是你的本事,我也不过问。
他们有其他赚钱的地方。
一转头,这出品方会把这部戏卖给其他几个出品方,美其名曰“风险分摊”。
我这部戏是周游执导的,投资了一点五个亿,里面有哪些大牌哪些明星,你要不要?
人家其他的出品方毕竟也是专业干这个的,团队一琢磨就知道成本肯定到不了一点五个亿,但他们冲周游的名头和这戏里面的演员也会欣然答应。
到这个阶段,第一个组局找周游的出品方就已经赚钱了。
剩下的人呢,会把自己买到手的这一部分股权去找一些民营公司继续“风险共担”。
那些民营公司可没有那么专业的团队,他们琢磨不出这戏的成本到底有多少,有些甚至翻了番从这些人手中买了股权。
这也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为什么一部电影片头有那么多联合出品的原因。
这些人在片子还没上线的时候,就已经把钱挣了。
票房爆了当然好,可就算爆了,这些人还是赚钱。
而导演这头呢?
有了这部分收益之后,很大一部分是不是琢磨着如何把出品方给的预算全部用在作品上,而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省钱,毕竟省钱就是赚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听着那么大的投资,可拍出来的效果跟一坨差不多的原因。
至于说剧组查账...
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一个剧组里面的账要多乱有多乱,而且很多钱它根本就是不好上账的,并且人家真想糊弄你,有的是办法做假账。
比如一顶帽子好几万,一副盔甲大几十万...
问就是艺术的事,你不懂能不能别瞎掺和?
听着台下的笑声,周游也开始进入正题,他并没有急着开始让这群孩子开始表演,毕竟自己是来讲课的,既然说到表演了,那肯定也要讲讲自己理解的表演。
“在我看来,演员的天赋大概能分成三种。”
周游在台上开口,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开始简单写着,同时嘴里继续道:“第一种就是敏感。”
他在黑板上写下“敏感”二字,回头道:“其实就是敏锐和感性,以及一些感知能力,再说简单点,就是共情能力。”
“拥有这种天赋的人,能够用很简单的条件去体验人物的内心。”
“就比如亲人离世的悲痛,有的人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大概了解他们亲人离世时撕心裂肺的痛苦,可偏偏有的人,参加一遭葬礼,看着那些哭的泣不成声的孝子贤孙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并且带入其中。”
“这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演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派演员。”
“体验派演员又大概能分成两种,一种就是众所周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种是格罗托夫斯基。我媳妇就经常自称是斯坦利体系内的演员。”
说着周游又看到下面有同学在笑,可他这次没有附和着跟着笑,而是对着他道:“我记得有一次她参加个什么节目...应该是访谈,主持人问你最感谢的人是谁,刘老师回答说是斯坦尼,旁边不少人都笑了...就跟你现在一样。”
那几个学生瞬间不笑了。
“那么你们谁能告诉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教室内鸦雀无声。
周游耸耸肩,对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
或许学生们都听说过这两个大佬的名字,但几乎也就是停留在仅仅是“知道”。
并没有什么人会认真研究。
“所以你瞧,有时候说学表演,你们究竟学的是什么?动物训练你们都做过吧?连很多老师都觉得这是斯坦尼的训练方法,其实它恰恰是格罗托夫斯基的。”
“斯坦尼体系强调的是你们的表情控制,台词基础,真实感和信念感,而格罗托夫斯基则是注重身体性的看法,通过对肢体的控制来寻找那种瞬间‘释放’出来的精神体验。”
“你们感兴趣可以私底下自己去了解,我在这就不多讲了,下面我说第二种天赋。”
听到这里,许多人才猛然想起这位周游导演虽然年轻,但也是标标准准的学院派,只不过人家出名太早,太快,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他的天赋而忽略掉了这一点。
也有人暗暗记下格罗托夫斯基的名字,打算下去好好查查,看看这个司机到底为啥这么受周导推崇。
台上的周游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