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剧本再拿来几份。”
周游转头对不远处的剧务说道,话音落下圆圆就不知道从哪又摸出来了三份剧本,递给周游一份后把另外两份剧本给了郭奇林和刘皓存一个人一份,两人当即点头道谢。
但圆圆也没走远,而是先问了一下要进片场的小田,随后回来对两人道:“42页~”
“哗啦啦~”
两人赶紧翻开剧本开始对照。
周游则是把手里的剧本递给张一谋道:“拍的这场,和31页那场刚见面的戏是对照的,这个男的是...”
说着他开始跟老谋子讲解这场戏的来龙去脉。
戏不是顺着拍的,要看导演组的安排以及演员的状态和剧组的准备情况,这场戏说的是崔泽把崔希希带来赵家面试,把自己妹妹介绍给李慧敏之后自己上楼去继续给人家闺女补习。
而赵家小女儿赵欣欣则是有些吃醋,跟大多数情窦初开的女孩一样,认为跟崔泽一起来的崔希希两人之间或许有些暧昧的关系。
这场戏的妙处其实就是错位而已。
当赵欣欣开口询问崔希希的身份时,崔泽因为作为心虚开始以为对方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而赵欣欣则是单纯的有些吃醋罢了。
在剧本中的两个人知道的信息都没有观众多,所以会给观众看这场戏时一种类似全知的“掌控感”。
这段戏的作用也在于推进两个人的关系。
等片场里的蒋奇明和田曦薇准备的差不多时,外面的人也差不多了解了这段戏的前因后果,周游拿起对讲机示意一下,片场那边的工作人员马上开始往外退。
前后两分钟,就从前一刻的闹哄哄变成了安安静静整装待发的场景,饶是张一谋看的也有些赞叹。
这不仅说明剧组的工作人员水平高,从他们娴熟的配合以及平淡的表情不难看出平时人家就是这个工作状态,这也侧面反映了作为导演的周游对剧组的掌控力。
可别小看这两分钟,还就是这两分钟国内百分之八十的导演都达不到这种水平,大家或许都在影视剧中见过那种场景,一个现场导演拿个扩音喇叭站在片场脸红脖子粗的来回呼喊。
其实那就是很多剧组的真实写照,往往拍摄之前都是一团乱麻,一会不是这里没搭好就是那个演员的妆有点问题,再不然就是灯光的问题。
内行看门道。
别说是久经沙场拍了半辈子电影的张一谋了,就算是其他演员们在开始见到这种阵仗的时候也无不赞叹他们的专业。
“来,准备...3、2、1开始。”
周游的话音落下,蒋奇明从房门处没有进门弯着腰进来,看到坐在房间里假装在学习的赵欣欣微微仰头算是打过招呼。
这里也是蒋奇明的提议,原本剧本里面是要敲门才会进入赵欣欣房间的,但蒋奇明觉得这里在崔泽潜意识里面自己已经拿下了赵欣欣,两人之间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客套”。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放松行为,崔泽已经有些松懈了。
果然,赵欣欣对他没敲门就走进自己房间的行为也没有什么表示,认为很“正常”。
也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向观众们展示出两个人关系的进展。
而为了让这种“进展”显示的更加立体,周游还特意给田曦薇安排了一段“碎碎念。”
所谓碎碎念都是吐槽自己的弟弟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下意识的吐槽其实是一种颇为亲密的行为,同样也表现出了在这个家里赵家父母对于赵欣欣的漠视以及对弟弟的溺爱。
吐槽弟弟,并不是代表赵欣欣对弟弟抱有多大的恶意,而是在这个家里她除了崔泽并没有其他人可以倾诉,而这种倾诉欲被她下意识的转化成了一种攻击行为。
她因为被忽视,所以无法共情自己的弟弟。
那么再联系一下一切的起点。
师兄介绍崔泽来帮赵欣欣补习,并且师兄还告诉了崔泽自己打算等到毕业之后就向赵欣欣表白,诚然,这里面有拿赵欣欣当跳板实现阶级跃迁的想法在里头。
但回过头想想,假如赵欣欣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跟崔泽的师兄保持一种单纯的“家教与学生”的距离,那么崔泽的师兄还会有勇气对她表白吗?
是不是赵欣欣的一些动作或者下意识的行为让他产生了误解?
就像此时此刻。
而作为导演,周游马上就要打消观众心里的疑虑。
田曦薇的“碎碎念”还有另一层作用。
作为这个年纪的男孩女孩,总是喜欢把自己真正想要问对方的问题故作不经意的问出来,这样能让她们有安全感,不会进退失据,哪怕得到的答案不理想,也能用一句“开玩笑”搪塞过去。
最经典的,就是把真正想要问的问题藏在一堆问题之中。
在碎碎念过后,田曦薇忽然道:“那个...杰西卡(崔希希的英文名)老师真的是你学姐吗?”
崔希希过来伪装的身份是崔泽一个堂兄的同学,也就是他的学姐。
而刚才偷偷藏在楼下看两人一起过来,并且崔泽帮忙做了介绍,赵欣欣显然吃醋了。
田曦薇在镜头中说完了自己弟弟的“坏话”,眼神忽然瞟了一下坐在身边的崔泽,假装不经意的问道:
“老师....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一边不经意,一边又有些纠结,对于小女孩的神态田曦薇表现的恰到好处,这里面自然有周游“高压”的功劳,但更重要的是演员自己在下面下的功夫,不然任由周游怎么骂,该不行还是会不行。
有了这一套,最起码这姑娘以后演同类型的角色能手到擒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演员哪怕倒贴也想找名导合作的原因。
当然,那得是真正的名导。
“杰西卡老师...真的只是你的学姐吗?”
蒋奇明闻言神色一顿,下意识用手摸头掩盖自己的心虚,但还极力维持着自己的表情。
这种恰到好处的“控制”让监视器前几个人都很满意。
但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