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实力相当,这样打下去,很可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鳄怪尸灵可没有管他们,继续在军营中横冲直闯,所过处一片狼藉。
周昆看了眼,皱起眉头。
屠百里没有出手,他的目的就是阻止对方,其它不管。
此时联军营地乱成一团粥,其它高手也被人截住,另外一路的杨蝉也遇到了对手。
盛怀山和杨蝉交手了几个回合,同样一时间无法分出高下。
到了他们这个程度,击败对手容易,想要击杀对方就十分困难。
“大势已去,杨道友,还是跟我一起效力新君吧!”
盛怀山与屠百里一样,也起了替方昊招揽人才的心思。
他见杨蝉没有向之前那么直接拒绝,继续道:“新君不仅胸胸宽广,实力更是当世无匹,杨道友虽然实力不俗,来去自如,可是道友身后的宗门怎么办?莫非道友想让乾阳宗在自己手中断了传承。”
盛怀山晓以利害,软硬兼施。
如果对方心中还有宗门,那就不得不考虑继续和方昊作对会给乾阳宗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了。
杨蝉面上虽然没有表情,其实内心已经被说动了大半。
一是面子上过不去,二是还抱有一线希望。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女人声音传来。
“景阳王、益阳王已经授首,尔等还不放下兵器投降!”
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盛怀山目光一凝,喝道:“道友还在考虑什么!”
杨蝉最后的希望破灭,摇头叹息,对自己身后的弟子道:“大家放下兵器吧!”
盛怀山脸上露出笑容,“道友一定不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另一边的周昆听到了景阳王、益北王授首,面色变得极为难看,他左右看了下,见到不少士卒都放下了兵器。知道大势已去,正准备去寻杨蝉和门下弟子逃离,就见杨蝉和一名短须老者过来。
“师兄,景阳王和益北王已死,咱们尽力了,新君仁义,不计前嫌,愿意招纳咱们过去帮忙定鼎中原,这是咱们乾阳宗的机会。”
杨蝉飞身过去,劝说周昆归顺朝廷。
此时在联军营地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傅云昭得到了景阳王、益北王死亡的消息,看着远处火光冲天的营地,一时间有些黯然神伤。
在探子回来禀报后,他便借故联系东川王离开营地。
果然他离开没多久,营地就遇袭,他在这里从头看到尾,庆幸自己见机得快,否则下场说不定就和里面那些惨死在乱军和尸灵之下的联军士卒一样。
不过景阳王的身死,还是让他心里有了一丝愧疚。
“姐夫,你别怪我无情,谁叫你以前从来不听我的话,我说了你也不会信的。”
——————————————
楚都,卫苒在方昊离开后,大刀阔斧改革推行新政。
现在朝堂上下大半是他的人,不服不听从号令的解职的被解职,抓的抓,政令以雷霆万钧的方式落下。
而北营统领陆沉舟则是他手中的刀,京营上下都不敢动。
许多人动过找人刺杀他的念头,不过看到他身边站着的独孤苍又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随着时间推移,新政渐渐深入人心。
卫苒要推行的新政以人为本,目的是减轻普通百姓负担,让社会风气恢复正常。
这是一项涉及官绅利益的政策,如果是以往,绝对没有办法推行下去。
只有在如今天下动荡,民心思变,又有一位强力支持他的君主情况下,才能切实执行到位。
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方昊打破现有秩序的基础上。
方昊离开时说的话,便是让他不要有顾忌,要有摔碎了重新来过的觉悟。
一开始那些反对者还寄希望于六王叛军打过来。
可是五天后,南莽那边快马送来万山王的头颅。
万山王在秋水的三万大军被元蛊族、僵矛族、风翼族联手攻破,并斩杀了万山王。
卫苒按照方昊之前的交代,立即派人过去与三族沟通收拢南莽五州的事宜。
这个时候那些有异心的私下仍旧寄希望于其它五王打进楚都。
一天后,东川王授首,东川军在沧澜郡兵败投降的军报传到楚都朝堂。
卫苒等支持新政的官员举杯庆祝。
剩下有异心的大臣只能寄希望于另外四王。
安云王六王大军连战连捷,合兵杀到大楚粮仓黎州的消息传到楚都。
那些安静许久的大臣和豪绅高潮了。
打下黎州,不用多久就能来到楚都城下,这对于压抑多日的他们而言不亚于一记强心针,让他们瞬间又活过来。
可是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黎州那边再次传来军报。
安云王六万大军被方昊杀了近半,安云王授首,这一路叛军又被掐灭。
此时已经有三路叛军被灭,只剩下景阳王、益北王的十三万联军和中山王封锁通往楚都水道的五万兵马。
中山王就不说了,在八王中实力最差,号称五万兵马,实际能打的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他的手段很简单,就是用铁锁横江,不让大船从水道过去。自身没有攻城拔寨的能力。
现在楚都旧臣和豪绅只寄希望于景阳王和益北王的十三万联军。
“报!”
朝堂正在开早会,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了殿门口。
卫苒暂停议事,满朝官员全都紧张地看向驿兵手里的军报。
侍卫从驿兵手里取下军报,检查一番后呈给卫苒。
卫苒在众人瞩目下打开。
他只扫了一眼,脸上就露出笑容,对在场翘首以盼的官员大声道:“南云城大捷,景阳王、益北王授首!”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百官齐呼。
消息一经传出。
楚都旧臣和豪绅最后的希望破灭,不少人开始清点家私,打算逃到晋国或者魏国避难。
然而卫苒如何会将这些人放走,陆沉舟的手下已经将他们盯上,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楚都的百姓听到消息则完全不同,所有人都走出来庆贺,楚都当晚彩灯高挂,欢笑声一夜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