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怕雷洋懒散的样子,住在沈林风家里,会影响到长辈们的情绪。
实际上,雷洋更不想住这里。
他早就想过,不管是创业还是上班,一定要尽快搬出去。
因为搬出去住,他就自由了。
舅舅家虽然是豪宅,但没有自由啊。自己一个晚辈,做什么都要看大人脸色,没准还要被管得死死的,肯定不如自己一个人住的舒服。
于是,在老老实实上两天班后,雷洋就找到一个城中村房子,自己搬了出去。
沈林风心想也可以,让他自己去吃点苦。
那家伙住在家里,几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干,还摆出要死不活的懒惰模样,不管是谁看到都心烦。当然,沈林风也知道那不是雷洋一个人的问题,主要这一代的年轻人几乎都是这样,就像沈林风年轻的时候,跟长辈们也有代沟。
与其大家都不自在,不如放雷洋自由。
他嘴里说要严格要求雷洋,让孩子多吃点苦。可是看到雷洋在夏影投资公司老老实实上了一个月的班后,又于心不忍,跟江夏商量过后,又给雷洋买了一辆车。
车是沈林风默许,让雷洋自己去选的。年轻人眼高手低,根本不懂得体谅长辈的苦,张口就朝沈林风要一辆宝马x5。没办法,沈林风只好刷卡让他提走。
因为这事,沈林风还被大姐说了一顿。
真是落得里外不是人了。
好在雷洋开上新车以后,嘴巴变甜了许多,一口一个舅舅,把之前的消极情绪全部抛在脑后,上班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
沈林风心想,既然给雷洋买车了,肯定要一碗水端平。
于是打电话给欧阳于晨,让他自己去选一辆车。开始,欧阳于晨还表示不要舅舅的车,等自己以后赚钱了,用自己的工资买。
沈林风说:“你有这份心就好了。不过现在上班正好需要用车,就当舅舅先投资你,先买一辆车拿来代步,方便工作也方便生活。再说年轻人没有一辆车,可能找个女朋友都困难。你现在在学校上课,身边有那么多女老师,可不能白白错过才是。”
欧阳于晨用询问的语气说:“那,我就买一辆?”
沈林风笃定的说:“对,买一辆!你喜欢什么车,自己去选了就是。确定要什么车型就告诉我,我转账给你,一次性付清。”
结果,欧阳于晨选了一台普普通通的别克,落地价十几万块钱。
沈林风建议他买贵一点的,可于晨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开这么好的车都算超标了。要不是为了上下班方便,我还不想这么早就买车呢。”
这孩子真懂事!
跟雷洋比起来,欧阳于晨懂事得让人心疼。
沈林风忍住内心的感动,故意调侃道:“于晨,你开太普通的车,估计很难吸引女孩子的目光哦。雷洋开的是宝马,想追女孩子肯定更容易。”
欧阳于晨回答道:“舅舅,那些嫌弃我开普通车的女孩子,我还不要呢。要找,我就找那些踏实靠谱,愿意跟我平平淡淡过日子的女生。”
好嘛,这外甥长大了!
越是老实的孩子,沈林风越想给他更多。
于是他又让欧阳于晨在学校附近,去选一套商品房。
沈林风这么做,其实也说得通,大姐他们两口子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雷洋选择的宝马车,足够欧阳于晨买五六辆别克车了。同江幼儿专科学校周边的房子,撑死也不过四十来万。
即使如此,欧阳于晨还是坚决不要沈林风的房子。
小伙子用开玩笑的口吻对沈林风说:“舅舅,古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送我一辆车代步就可以,不要再送车了。你什么都送齐全了,我哪里还有奋斗的动力呢。我现在有车,从家里到学校也不远,每天开车上下班就可以。等以后有了稳定的工作,或者打算结婚,我再考虑买房的事情吧。”
沈林风说道:“好吧,尊重你的选择。”
挂掉电话,忍不住暗自感叹:“都是外甥,怎么就不一样呢。”
其实沈林风也不是嫌弃雷洋,他觉得雷洋也没什么错,不把舅舅当外人,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什么就问什么,一点也没有心理负担。
唯独让他感叹的,就是欧阳于晨竟然那么懂事,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比雷洋清楚。
面对物质的诱惑,于晨还能保持冷静,不贪不抢,低调内敛。这样的个性,别说还挺适合那种稳定的工作,比如教师、公务员等。
相对来说,雷洋就显得野心勃勃。
沈林风担心的是,雷洋的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所以在满足雷洋一些欲望的同时,沈林风总是要想办法压他一点,不让那小子飘起来。
如果不管着点,没准雷洋会越来越废。
沈林风交代投资公司负责人,一定要严格要求雷洋,千万不能给他特权,迟到就扣钱,早退就罚款,一切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
不仅如此,还要多给雷洋分派任务,不让他在公司闲着。
雷洋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沈林风倒是一点也不会心疼。通过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雷洋一点点成长。
从小伙子入职的前三个月来看,进步还是比较大的。
......
进入深秋之后,丁氏集团生物制药那边传来重磅消息——公司旗下有一款产品在市场上大卖,终于让生物制药开始产生收益。
保健产品的利润率很高,大家对未来一直看好。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可让沈林风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家看到公司的前景以后,各种小心思就开始发酵了。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股东联系沈林风,以联络感情的名义请他吃饭喝酒。但是接触过后,却委婉的表示愿意以两倍的价格,收购他手上持有的股份。
沈林风装着对价格不满意,周旋在几个人中间。
这也是他经过太多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渐渐蜕变成老奸巨猾的奸商一个,要是放在以前,沈林风大概率就会被套路,甚至怎么丢掉股份都不知道。
面对诱惑,沈林风做出互相都不得罪,以手中的股票作为筹码,待价而沽的样子。还不断释放出消息,表示自己并没有一想等待生物制药成功上市,走向辉煌。因为他有自己的事业。作为一个投资者,只要有人价格给到位,他随时可以出售。
几番试探,大家都觉得沈林风就是一个牟利小人,根本不足担心。
因此,想要他股份的人越来越多,给的价格也不断提升。
但不管多高,沈林风就没有明确答复要卖。
理由也很简单:现在生物制药已经开始赚钱,持有的股份很快就能分钱。既然股份未来的价值越来越值钱,你们不给我一个合适的价格,我肯定不会卖!
老子只追求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沈林风内心偷偷在笑,并记住一个个复杂的股东们。
生物制药的股东成分很杂,绝大部分都跟丁氏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是丁石凯本家的亲戚,也有人是丁晓霞舅家的亲戚,还有丁石凯生意场上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甚至连丁家内部,也有好几股不同的力量。
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让沈林风倍感惊奇,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精彩的商业暗战,他哪里愿意早早的放手?只要他们不把生物制药折腾到倒闭,沈林风都不想轻易放手。
重要的是,沈林风还记住丁石凯一份情。
不管怎么说,丁石凯是丁晓霞的父亲,他曾经打压过沈林风,但也做了弥补,带他一起投资现在的生物制药公司,沈林风当然不能忘恩负义。
即使要卖股份,他也会选择卖给丁石凯这一支。
而丁石凯这一支的股票持有人分两个,一个是丁晓霞,另一个则是丁石凯大儿子丁振山。丁振山比丁晓霞大八九岁,也是丁氏集团某分公司的总经理。
跟丁石凯和丁晓霞相处一段时间后,沈林风便逐步了解到,其实丁家也只是表面和谐,私下还是分成好几个派系的,比如丁石凯跟他哥哥丁石耀,妹妹丁慧娴之间的利益博弈;在丁石凯这个小家里,哥哥丁振山和丁晓霞之间,同样存在利益上的博弈斗争。
豪门无真情,怪不得丁石凯一直要把丁晓霞拉到公司,培养她参加各种各样的投资。或许,他已经在为子女布局,变相的做财产或者公司控制权的分配......
不过,沈林风倒也不担心股东们会一拍两散,把生物制药搞黄。毕竟都是商人,没有人会选择跟赚钱过不去,只要生物制药能赚钱,大家总体的目标就是一致的。
这种合作又斗争的方式,让沈林风觉得很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