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醒来,沈林风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
吃过早餐,在开车去夏影传媒的路上,他打电话给卢先明:“卢哥,醒了没?昨天没喝多吧?”
卢先明笑道:“还好,基本到位了。”
沈林风问:“你昨天说过要改行,能确定不?如果确定,我马上让人安排你上班。”
卢先明立即来了精神,“确定,肯定确定!”
“好,你等我电话。”沈林风也不废话,挂掉电话,马上跟刘飞翔联系:“刘哥,我有个好兄弟想找个班长,三十二岁,初中毕业,你帮忙安排个职务嘛。”
刘飞翔问道:“有工作经验吗?”
沈林风说:“在电子厂上过几年班,不过都是流水线。前几年跟我一起做装修,人还是挺精灵的,做事没问题,我觉得安排一个基础管理岗位,他应该能够胜任。”
刘飞小笑道:“什么岗位?”
沈林风说:“仓库管理,材料员之类的,应该更适合他。”
“好,让他来吧。”刘飞翔很干脆。
沈林风挂掉电话,又给卢先明打电话过去,把事情公司名称、地址和联系人电话告诉他,让卢先明自己去公司走过程应聘一下就行。
卢先明想不到沈林风的效率这么高,才说安排工作,回头就叫他去应聘上班。他心中感激,对沈林风说道:“谢谢了,沈老板。”
沈林风道:“看你说的!你想去忙,改天一起打球。”
听得出来,卢先明的这句沈老板,比昨天喝酒之前喊得更轻松。
那是兄弟之间,彼此称呼的口吻。
......
当天下午,卢先明给沈林风打电话,表示他已经入职翱翔无人机,暂时在仓库上班,实习工资六千,转正后加上补贴应该有差不多八千块钱左右。
沈林风让他好好干,争取将来做个主管之类的,那待遇就提上来了。
八千多的仓库管理员,算是翱翔无人机不错的岗位了。
假如卢先明在流水线工作,每个月算上加班工资,撑死也不会超过七千万。
关键是,仓库管理基本上都不需要加班的。
即使加班,他们也要算加班工资。
工厂上班有一个好处,住宿、生活的成本非常低,基本上就是象征性扣一点。卢先明带着老婆孩子在深圳混,大概率不会住在工厂里面。但每天两餐的生活,他还是能够享受的。
实际上,沈林风给卢先明安排的工作,待遇并不算高,真不如卢先明在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做装修赚得多。可现在装修行业不景气,卢先明干一天休三天,收入非常不稳定。综合算下来,还是进厂更加经济划算一些。
况且,等他在厂里稳定下来,安排老婆进去上个班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前提是要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找到合适的人带才行。
工作有了,接下来就是搬家。
这种事,卢先明自然能够搞定,不需要再麻烦沈林风。
不过是一趟货拉拉的事,实在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去麻烦兄弟和朋友们。只要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大部分都不想无故给朋友增加麻烦。
该说不说,有请大家搓一顿的费用,那都足够叫好几趟货拉拉了!
......
帮朋友办好一件小事,沈林风觉得很爽。
事情虽小,可对卢先明来说,却是新的机会啊。
卢先明并不是那种善于沟通的人,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他总是沉默寡言,显得非常拘谨。在兄弟们面前,表现得还算不错。
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导致在装修行业越来越难混。
否则,也不至于收入大大减少。
比如陈前军那种老油条,不管房地产行业有多萧条,装修有多难干,他照样混得风生水起。自己根本不缺活干,大不了就是带的人少一些,先满足他自己的活路再说。
其实卢先明跟陈前军关系也不错,他当初在深圳改行去做装修,还是沈林风交代陈前军,一手把他和江科,包括付江勇培养起来的。可卢先明的嘴巴不像江科和付江勇那么甜,加上在陈前军手下干活的人也多,人家也不可能一直主动去照顾你啊!
想一想,其他徒弟都善于哭穷,巴巴的凑到师父面前要活干。偏偏卢先明要面子,嘴巴笨,不知道主动开口。即使陈前军念旧情,照顾他一两次,也不可能长期给他提供方便嘛。
别的不说,首先就对殷勤孝敬烟酒的徒弟不公平。
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哪怕是亲人、师徒、同学或者同事,照样也分亲疏远近。那些善于经营关系,懂得维护感情,而且嘴巴甜会说话的,往往总是能够抢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用一句粗俗的话形容卢先明,那就是吃屎都抢不过狗!
或者,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从卢先明身上,沈林风也得到很多启示。
想一想这些年来,他曾经帮助卢先明从工厂转行到装修行业,现在又从装修行业转到工厂,兜兜转转都是为了让卢先明过得更好一些。
该说不说,他算是对得起卢先明的。
可卢先明属于被动型人格,不善于经营人脉,也不懂得算计。进入装修行业之后,依然抢不过很多同行,导致自己的资源和机会越来越少。
同样面对行业大萧条,人家该干嘛干嘛,而他只有做一天休三天,收入非常不稳定。其实背后折射出来的东西,正好说明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卢先明能力没什么问题,完全可以胜任按部就班,听话照做的工作。只要你安排到位,他绝对执行得漂漂亮亮的。
可是,他就是不擅长自我发挥。
凡事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自己不自发自动的寻找机会,在平台上想办法丰富自己,成就往往是有限的。
就拿江科和付江勇来对比,他们两人在做装饰的时候,人脉和资源都比卢先明更好,赚得自然也更多。江科有沈林风罩着,姑且不去跟卢先明比较。可是付江勇也是一穷二白,跟沈林风和江科的关系和卢先明一样,都是朋友,没有亲疏差别。
遇到挫折的时候,江科和付江勇能够积极主动想办法,及时调整,从装修行业跳到烧烤餐饮上面。在疫情期间,他们还主动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根据市场情况去调整经营思路。
到目前为止,江科和付江勇的烧烤店,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烧烤店,而是一家综合性质的大排档,餐饮、烧烤、海鲜、干锅什么都有。他们上的网络平台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美团、饿了么、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等,只要有利于宣传和营销的平台,两人都赶上了。
不仅如此,市场上流行的扫码点餐,两人早就安排上。
总之,怎么方便,江科和付江勇就怎么来。
难得的是,两人合作那么多年,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在合作伙伴里面,也是非常少见的。
想到这些,沈林风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在新平台上,主动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守着陈旧的平台和思想,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接下来几天,他重点窝在丁石凯的生物制药公司,主动频繁的跟股东们接触和交流感情。同时,也是在交换意见,了解其他股东的有些想法。
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往来,他也能获得更多股东的支持和友谊。
沈林风深知,丁石凯的圈子不一般,既然人家把自己带到这个圈子,那么他就应该把握好机会,不能在等丁石凯来督促,像一只青蛙似的夺一下动一下。
进入一个新圈层不容易,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沈林风拥有生物制药股东的名头,加上丁石凯的背书,想走进这个新圈子还是挺容易的。经过几次拜访和联络,他便获得好几个大佬的认可。
认可的标志,就是人家组局的时候,把他加进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沈林风分外珍惜每一次机会,他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每次聚会都有所表现。当然,所谓的表现,并不一定要惊才绝艳,震撼在场的大佬们。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世家公子,实话讲很难打动那些神秘大佬。
沈老板主打的就是谦虚低调,主动弯腰做服务。
整个过程,显得热情而不谄媚,不卑不亢,让人看起来舒舒服服的,不至于太反感。
这也要感谢丁石凯的指引,才让沈林风能够恰如其分的拿捏住节奏感,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又能适当的做出一部分妥协和敬畏,不让自己在大佬们面前丢分。
对此,丁石凯也很满意。
他笑着对沈林风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要创造性的向上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