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风对雷洋说:“我觉得你不必太着急上班,至少暂时不需要我帮你去找一份工作。深圳这个地方很锻炼人,你自己想出去闯一闯,找一找工作,看看什么比较适合你,需要舅舅帮助你的时候,你再提出来,好不好?”
雷洋想了想,虽然有点不太明白舅舅的用意,还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大姐二姐和沈妈便不是很理解。
等雷洋去客房休息,大姐看向沈林风欲言又止,眼里的责备不言而喻。
不过,沈林风是家里最有发言权的人,她也不好说什么。
倒是沈妈没忍住,问道:“你外甥大学毕业,高高兴兴的来投奔你,你工作都不给他安排一份,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样做,你对得起你大姐吗?”
旁边的二姐马上搭话:“就是,老弟你至少给给雷洋安排一个工作做啊。”
大姐没说话,可态度跟沈妈和二姐差不多。
江夏看向沈林风,感觉他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急于发表意见。
一岁出头的易书说话还不是很利索,流着口水看着父亲,嘴里爸爸爸爸叫个不停。但是,当沈林风伸手要抱他的时候,小家伙又咯咯笑着,钻回妈妈的怀里。
敢情,他在跟沈林风玩呢。
沈林风笑了笑,跟家人解释道:“我就是想让雷洋自己尝试找一下工作,感受感受深圳的生活节奏。这对他成长有好处。咱们家又不缺他吃住,也不差那点钱花。让孩子自己磨练磨练,跟其他打工者一样去打拼打拼,没准他又能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呢。”
“当年我来深圳的时候,还不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吗?磕磕碰碰走下来,最后在深圳站稳脚跟,都是靠自己一点点努力得来的。”
“我可以给雷洋安排工作,但那不是在帮他,而是害了他。这个人要是不经历一点磨难,一辈子是很难成长和长大的。咱们家现在的条件是不错,大姐可以直接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创业,也可以去享受。包括我,要拿几百万甚至千万给他,也不是什么难事嘛。”
“可是,你们觉得对雷洋是好事吗?”
众人听了,才觉得沈林风说得有道理。
不过,沈妈还是说:“那得多辛苦啊,咱们家又不是没那条件。”
沈林风摇头苦笑:“条件越好,越是要对孩子严格一点。如果咱们把雷洋养成好吃懒做,经不起一点风雨的巨婴,大姐夫都会怪我们。不但雷洋要这样,等将来二姐家欧阳于晨和欧亚于欢毕业来深圳,同样也要自己尝试去找工作。”
“不管他们能不能自己闯出来,想让他们吃点苦,认清这个社会的现实,总是有好处的。其实孩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我当年能坚持下来,相信他们也能坚持下来。”
“再说,他们只要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还不需要担心住宿问题呢。以前我吃过的苦,说出来你们都不一定相信。”
该说不说,雷洋来深圳还有豪宅住着,吃喝不愁。这条件,应该是打工者中的顶配了。想一想沈林风当年来深圳的时候,开始跟韩飞、孙旭和刘飞翔住在布吉海关附近的村屋里面,那屋子白天都难看到阳光,而且基本的家具都没有。
他们四个人挤在那里,别说有多艰难。
关键是吃的东西,几乎不是方便面就是猪脚饭,偶尔改善生活最多喝点啤酒。
后来沈林风去证券公司上班,在西江街道住的房子,条件更是艰苦。它只是一个临时增加的屋顶铁皮房,一不小心就哐哐响动。关键是,夏天的时候热得像蒸笼一般,沈林风只有熬到深夜才会感觉到一点点凉意。
特别是邻居两口子晚上加班的时候,哐当哐当的木板撞击声,更让他难熬。
还有,当初沈林风被迫进厂,那种生活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
这一点,江夏可以作证。
可能是沈林风的话,让她想起曾经在工厂的日子。江夏终于决定站在他这一边,对沈妈和大姐二姐说道:“其实林风说的也有些道理。他在其他的公司的经历我不知道,但是当初进我们厂的时候,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他只有一个背包,简简单单两三套衣服。由于刚进公司,没钱加餐,天天都去食堂吃饭......工厂食堂里的饭菜,有盐没油,能吃饱就算不错啦,根本不可能追求问道。”
“那时候,他连喝饮料都舍不得花钱,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哥请他的呢。还有,不管是上班还是周末,他除了工作服可以穿,就是一套运动服,我几乎没看到他换过衣服。人家周末出去改善生活,他只能待在厂里睡觉,或者跟年轻人一起打球。”
沈林风苦笑:“因为待在厂里不花钱啊。”
讲实话,那时食堂的饭菜真是够糟糕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请来的厨师,搞什么玉米炒西兰花,土豆炒米粉,各种奇葩组合,简直在把工人当做炒菜搭配的试验品。
菜里根本没有油,锅里永远只是漂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油膜。
食堂外面的潲筒里,一天几乎要清理一次。没别的,就是工人们没有胃口,把大部分吃不下去的的饭菜都倒了。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感觉不好吃就倒掉。
沈林风因为没钱,从来不敢倒饭菜,再难吃的搭配,也也努力的咽下去。有时候实在不忍心咀嚼,就直接泡着汤灌下去,只为了填饱肚子。
他美其名曰,能欺骗肚子就行。
说起往事,竟觉得鼻子有点酸酸的。
当时似乎也没有觉得那么苦啊。
沈妈和大姐二姐第一次听沈林风说起过去的事情,而且大姐二姐也是在工厂上过班的,知道那些让人苦不堪言的食堂饭菜。现在听到他说起,不由得脑补沈林风曾经受过的苦难,甚至有点脑补过得,把他的苦难放大好多倍。
看着老母亲哗哗的流泪,以及大姐二姐低头抹眼泪的样子,沈林风赶紧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其实也没有那么苦。人家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一切不都好起来了吗?”
“说这些,是让你们明白,每个人都是要经历一点磨难,才能成长。雷洋也是一样,我们能帮他找工作,但是不能帮他去感受生活的苦难。只有让他吃点苦,认清社会现实后,他才能进步。”
大姐说:“老弟你说得有道理,明天就让雷洋自己去找工作。”
二姐开玩笑说:“要不,让他雷洋也住城中村嘛。”
沈林风摇头:“那没必要,等他找到工作再说。要是住得远,该住寝室住寝室。公司若是没有寝室,那就该住附近的城中村了。让他磨炼一两年,等性格成熟一点,再帮他也不算晚。”
这样,一家人才算达成共识。
晚上吃饭的时候,二姐又开玩笑说:“怪不得老弟你每次吃饭,基本上最后都要光盘,哪怕吃不下,也要叫吗留在冰箱里。可能是那时候吃过太多苦,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沈妈听到这句话,心中莫名的难过。
晚饭过后,沈林风抱着小易书在阳台上,指着海上的船只和远处的房子咿咿呀呀的时候,沈妈便站在他的身边,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眼里全是溺爱与愧疚。
沈林风逗了小易书一会儿,才发觉母亲的异常,转过头笑问道:“妈,你在干嘛呢?”
“没,没干嘛。”沈妈才说完,终究没有压制住眼泪,伸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爸爸妈妈没本事,没有给孩子很好的生活条件,才让你们吃过那么多苦呢。这些年你什么都没说,爸妈还以为你在深圳过得很好,一来到这里就挣了大钱。没想到,你刚才来吃过那么多的苦。”
沈林风抱着小易书,一只手挽住母亲的肩膀,笑着安慰道:“妈,没事的,谁刚踏入社会不要吃点苦头?你看现在咱们多好啊,不愁吃穿,生活富裕。”
“比起我有些还在苦苦挣扎的同学,还有村里那些还在工厂里辛苦挣钱的伙伴,我已经非常幸运了。要不是你和老爹送我上大学,我哪里又能走到今天?说不准,还在哪个工地上辛辛苦苦的搬砖呢。”
沈林风这么一说,沈妈又觉得好受一些。
身为母亲,她巴不得把世界最好的都给孩子。听到儿子受过的苦,她心里是堵得慌。哪怕那些苦难是曾经的,可沈妈依然很在乎。
在沈林风的安慰和开解下,老太太这才慢慢展开笑容。
想想也是哈,看看眼前几十万一平米的大房子,自己儿子说买就买。他吃过苦,受过累,可老天也足够眷顾他,现在才给他那么多的补偿。
感谢老天,感谢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