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眉头紧锁,心中暗叹。
此次精心设局,本以为能将吕布一举擒获,没想到还是让他跑了。
“此人武艺高强,又有赤兔马相助,日后必成大患。”沮授喃喃自语。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有消息称吕布往寿春方向去了。”
沮授沉思片刻,说道:“吕布若回寿春,定会与袁术有一番纠葛。
传吾命令,密切关注寿春动向,同时加强周边关卡防守,以防吕布再次发兵生事。”
他深知,吕布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一旦有机会,定会兴风作浪。
“得想个办法制衡吕布才行。”沮授摸着下巴,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或许可以利用袁术与吕布两人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此处,沮授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瞬间找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他的思维如同闪电一般迅速,立刻开始着手安排下一步的计划。
沮授深知,要想让吕布在袁术那里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在袁术的身边安插一个可靠的人。
而那个杨弘,正是一个绝佳的人选。
于是,沮授毫不犹豫地叫来一名亲信,低声吩咐道:“汝立刻去安排一下,给寿春的杨弘送一些金银珠宝过去。
这些礼物一定要丰厚,让他知道吾等对他的重视。”
亲信领命而去,沮授则继续沉思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知道,仅仅送些礼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给杨弘一些具体的指示和任务。
“等杨弘收到礼物后,汝再去见他一面,告诉他吾等希望他在袁术面前多说说吕布的坏话。”
沮授对亲信说道:“要让袁术知道吕布的勇猛和性格中的不忠诚,让他对吕布产生更多的怀疑和猜忌。”
亲信点头应是,然后匆匆离去,执行沮授的命令。
沮授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着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正端坐在城主府内的大厅之中,他的目光紧盯着沮授,看着沮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计谋。
沮授站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着地图上的袁术势力各个要点,详细地向刘备解释着他的下一步计划。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断。
“玄德公,吾等可以通过散布谣言和制造假象来挑拨袁术和吕布之间的关系。”
沮授说道:“让他们彼此猜疑,心生间隙。”
刘备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沮授的计策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达到目的。
沮授继续说道:“吾等可以利用一些细作,将虚假的情报传递给袁术和吕布,让他们相信对方有背叛之意。
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联盟必然会破裂。
袁术到时候一定会解除吕布的兵权,而吕布也并不是什么忠诚之人,一定不会坐以待毙会有所行动的。”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对沮授的智谋深感钦佩。
“此外,吾等还可以在他们的军队中散布一些流言蜚语,扰乱军心。”
沮授补充道:“这样一来,他们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刘备微笑着说:“此计甚妙!沮授先生,汝真是陆云的得力谋士啊!”
沮授谦逊地笑了笑,然后继续阐述着他的计划。
刘备静静地听着,心中对沮授的计策越发有信心。
就在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的瞬间,他的目光恰好落在了沮授身上。
只见刘备原本正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突然间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眼眶渐渐湿润,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下来。
刘备哽咽着说道:“先生,您真是有大才啊!
吾与您相识太晚了啊!”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懊悔和遗憾,仿佛错失了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接着,刘备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不知在下是否有这个荣幸,能够每天都向先生请教如何振兴汉室呢?”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位先生的敬重和对汉室的一片赤诚之心。
刘备借机仔细观察沮授的反应,只见沮授一脸平静,并没有不悦的神色存在。
刘备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话语已经触动了沮授的内心,或者说并没有反感,于是他继续说道:
“先生,想吾刘备,乃是堂堂汉室宗亲,身负重振汉室之重任。
然而,如今的大汉却如日落西山一般,每况愈下。
陛下被各路枭雄挟持,毫无自由可言,吾心中实在是痛苦万分啊!”
说到此处,刘备不禁长叹一声,痛哭不止,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哀伤。
沮授此时也没有说话,表示立场。
刘备也不动声色,急忙用衣袖擦拭掉眼角的泪水,定了定神后,继续说道:“吾带领众兄弟,历经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四处征战,所为者何?
无非就是想成为一个有实力的诸侯罢了!
如此一来,便可有足够的力量去迎接陛下归来,让陛下能够重登皇位,恢复汉室江山的正统地位啊!”
沮授静静地听着,心中对刘备这番言辞有了更深的考量。
他看着刘备,缓缓开口道:“玄德公一片赤诚之心,令人动容。
然如今局势复杂,各路诸侯各自心怀鬼胎,想要重振汉室,谈何容易。”
刘备急切道:“先生,吾知前路艰难,但吾绝不退缩。
还望先生能助吾一臂之力。”
刘备说完就站了起来,对沮授深深一躬到地,表示了巨大的诚意。
沮授沉思片刻,说道:“玄德公若真想成就大业,需先稳固自身根基,广纳贤才,发展实力。
至于吾,若能为汉室复兴出一份力,自是义不容辞。
然现在吾已经拜在陆云主公驾下,只是不能够明着帮助玄德公。”
刘备大喜,连忙起身拜谢:“吾若能得先生相助,汉室复兴有望!”
沮授扶起刘备,两人眼神交汇,仿佛看到了未来汉室复兴的曙光。
刘备此时也知道不可以太过心急,就站起身来领着关羽和张飞走出了议事厅,回到自己的住处去了。
沮授站在原地,凝视着刘备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的怜悯同情之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刚刚走进议事厅的太史慈、高览和臧霸身上。
沮授的眼神变得锐利而深沉,他用一种严肃的口吻对三位将军说道:“诸位,汝等可曾注意到刚才离去的刘备?
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啊!”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野心勃勃,志存高远。
吾敢断言,他绝不会甘心长期屈居他人之下。”
沮授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议事厅里回响,让太史慈、高览和臧霸都不禁为之一震。
他们面面相觑,似乎对沮授的评价感到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