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林老师,您现在咋有空给我打电话啊?”徐博接通电话,一脸谄媚的说道。
林一凡从来不主动给他打电话,每次都是节目快要开始录制前,他打电话和林一凡确认行程。
今天主动打电话,还是第一次见。
“你们安排一下,下一期节目我要揭面。”
林一凡命令式的语气,徐博毫不在意,但林一凡话里的内容,却仿佛像是一颗核弹,在他耳边炸响。
“林老师,现在收视率正在稳步提升,您为什么下期就要揭面?”徐博不解的问道。
连续守擂三期的“老虎”是谁?
这是《蒙面唱唱唱》目前最大的噱头,也是收视率的保证。
新增的观众就是为了看看,谁能把“老虎”从王座上拉下马。
只要林一凡还在擂主的位置上,观众就会一直被吊着。
徐博还想着让林一凡一直做擂主,做到最后一期,自己揭面。
现在离着本季节目最后一期,还有四期时间,林一凡下一期节目揭面,剩下的三期的收视率咋办?
“工作原因,没时间录节目。”林一凡随口扯了个万金油理由。
换做其他艺人,可能就一直把这个擂主当下去,再暗地里放出消息,说自己是擂主,明面上不承认,把热度炒起来。
林一凡可没闲心搞这些操作,他要的不是钱,是人气值。
继续录制《蒙面唱唱唱》,对他来说太不合算了,只能退出。
徐博完全不信林一凡真的是因为工作原因,才无法继续录节目。
但他也没有办法继续问具体缘由。
林一凡不是艺人,他是一家大型娱乐公司的老板。
在星光娱乐,他就是最顶层的人之一。
他说不想继续录节目,徐博连让电视台领导出面找对方经纪公司老板商量的机会都没有。
林一凡就是老板,他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找谁都没用。
“我可能会进行一些操作,以让节目组在您揭面后,能够利益最大化,希望您不要介意。”徐博很坦诚的说道。
他不可能让林一凡在没有输的情况下,自己揭面。
不管林一凡是输是赢,他揭面肯定会让收视率大爆。
但林一凡如果是在输的情况下揭面,下一任擂主就会是新的爆点。
热度可能没有林一凡高,多少喝点汤还是没问题的。
考虑到林一凡的身份,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得到林一凡的认可。
否则林一凡不配合,他们计划做的再好也没用。
“随便你们操作,反正我下一期节目一定要揭面。”
他对是输是赢,无所吊谓,重点是揭面后给观众造成的震撼度,能让他获得多少人气值。
“林老师,谢谢。”
徐博真心感谢道。
挂断电话后,徐博脸色严肃,“马上联系各大娱乐公司。”
“告诉他们,“老虎”下期节目会揭面,以输掉pK的方式。”
副导演点头,出去安排去了。
林一凡现在的热度,在娱乐圈绝对是排在最前列,不管是谁赢了林一凡,让林一凡揭面,都能吸到一大波流量。
流量会大到即使是那些顶流小鲜肉,也无法忽视的程度。
这就是徐博和各大娱乐公司交易的筹码,换取他们让自家最顶级的艺人来上节目。
他没有直接说自己要,那些娱乐公司的老板都是人精,会明白他的意思,并且评估哪位艺人合适。
林一凡的唱功很强,所以即使是暗箱操作,也必须派实力强的艺人出战,人气和咖位也不能低,至少得让徐博看的上。
收到消息后,各大娱乐公司如徐博所料,很快报上了自己想推的艺人。
基本是娱乐圈里有头有脸的歌手或演员,都想吃到林一凡揭面的流量。
哪怕只能维持住五分之一的热度,也够他们吃饱喝足的了。
……
米国,高斯出版社。
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推理小说出版社的主编,徳罗维奇的电子邮箱,每天都被那些想一夜成名的新手作家的稿子,挤的满满当当。
他当然不可能自己一篇一篇的看完那些投稿,需要经过5位助理初步筛选后,再把有价值的稿子交给他亲自审阅。
每天他至少会收到200份以上的投稿,但最后能被他亲自看一眼的稿子,数量可能是零。
今天好一点,有两份投稿被筛选了出来。
屎里淘金真不容易。
好在他只需要直接看金子,负责在屎里淘工作的是他手下的助理们。
“屎特,又是这种套路。”
徳罗维奇看了第一份投稿的大纲后,直接扔进了垃圾桶里。
“安妮,这份稿件为什么这么厚?”徳罗维奇看着下一份被筛选出来的投稿,无语问道。
作家投稿的时候,一般是先投一小部分正文和大纲。
出版社如果感兴趣,就会联系作家发更多正文,确定是否要出版。
若是直接把全文都投过来,给徳罗维奇安排100个助理,也不可能忙的过来。
刚才被他扔掉的那份投稿,就只有8页纸,而面前这份还没开始看的投稿,一眼看上去,至少半厘米厚。
这明显是直接发了全文过来了。
不懂规矩!
哪有直接发全文的?
安妮跑过来回道:“那位作者他直接发了全文,我们没办法,只能全部打印出来。”
徳罗维奇拍了下桌子,发火道:“规矩你不知道吗?这种发全文的,直接扔垃圾桶。”
他抓起稿件,准备不看一眼直接扔进垃圾桶。
对这样不守规矩的作者,他不会给予任何的耐心。
“老板,我们本来也想过把这份稿件直接退回。”
安妮笑道:“相信我,您看完后,肯定也会被折服。”
折服?
徳罗维奇感觉有些好笑,他当了二十年的编辑,经过他手出版的经典作品,两只手数不完。
他早就过了一惊一乍的年纪了,也见过太多好小说,想折服他,在世的那几个老家伙出新作,估计也不太可能做到。
更别说是新人作家了,而且还是个没有出版过小说的准新人作家。
有过出版经验的作家,他们的选择是直接来出版社找他,而不是弄个电子版文档,发到出版社的收稿邮箱。
“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这话是对安妮说的,也是对手里的稿件。
高斯出版社已经很久没有出过现象级的小说了,助理从来没有这般力荐过,徳罗维奇心里带上了些许期待。
两个小时后。
“马上联系这份稿件的作者,我现在就要见到他!”徳罗维奇双眼通红的说道。
他感觉自己将要见证一个传奇诞生!
安妮犹豫道:“先生,这位作者短时间内,恐怕无法与您见面。”
“为什么?”
“他是龙国人,现在也不在米国。”
“龙国人?”
徳罗维奇不可置信:“龙国人怎么会对嘤式风格如此了解?”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故事背景,是刚进入工业文明的大嘤帝国,作者对嘤国的了解程度,甚至比他这位从嘤国移民过来的前正宗大嘤米字旗出身的老轮蹲还了解。
徳罗维奇先入为主的认为作者,肯定是一位嘤国人,或者是一位祖上是从嘤国移民过来的移民后代。
完全没有想过,作者会是一位龙国人。
“我不管他是哪国人,让他这几天来米国,我要和他商量出版的事情,各种费用我们出,签证我们帮他办,让他不要有顾虑。”徳罗维奇吩咐道。
龙国来一趟米国,花费可不小。
如果对方是一个普通人,恐怕还真拿不出钱来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