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这么多麦子,咱们母女俩怎么收的过来嘛,要是宏伟在就好了,我啊,就是命苦啊!”
有人欢喜有人愁。
黄有田家的麦子,在魏大山兄弟俩的帮衬下,总算在下雨之前收好了。
但其他人家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比如柳芳家,昨天才刚刚从林水旺的手中借了骡子,好不容易将麦子脱粒,才晒了不到半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柳芳和张翠莲,看到天气不对劲,第一时间就直接往打麦场跑,可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原本三个人地,如今长出来的粮食,却要两个人来干活,哪能忙得过来。
母女俩紧赶慢赶,终究还是有不少麦子淋了雨,就连张翠莲和柳芳,都被大雨浇成了落汤鸡。
二人蹲在旁边的麦垛子地下,看着暴雨刷刷刷的下着,张翠莲又开始鬼哭狼嚎起来。
“哎呀,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啊!”
张翠莲痛哭流涕。
刚刚差不多淋湿了有几百斤麦子,她心里那叫一个疼。
“别哭了!”
柳芳一边将衣服上的雨水拧干,一边不客气的教训道,
“你就知道说宏伟,你是在想他,就进去陪他!”
正在哭丧的张翠莲顿时不乐意了,
“死妮子,你说什么话呢!你是巴不得我死吧!”
柳芳冷声道,
“发生了的事情说什么有用?现在我在你身边,你念叨什么宏伟,念叨有用吗?我看啊,她在里面也不错,这么多粮食,咱们两个人够吃了!”
是啊,他们家分的地不是很好,收成跟其他人家没法比。
刚才又遭受了暴雨冲刷,损失不小,如果三个人的话,下半年肯定又要过苦日子了,但现在柳宏伟在里面喝茶,光是她和张翠莲的话,其实还好。
这么一想,柳芳的心情也宽慰了不少。
而蹲在一旁的张翠莲,听到这话,则是愣愣的看着柳芳,好半晌没有说话,旋即,又大声哀嚎了起来。
“大雨天的,哭啥哭啊。”
很快,不远处传来一道不耐烦的声音,“要哭回家哭去,真是晦气玩意儿。遇到你们家真倒霉!”
在不远处的麦垛子下面,听到张翠莲的嚎哭声,林永立和林强峰,也不由扯着嗓子怒骂一声。
柳芳家虽然被雨淋了不少,但好歹都脱粒了,其实问题不算大。
而他们家呢,今天麦子都还没有完全脱离呢,被大雨这么一浇,麦穗堆积在一起,就很容易发霉!
林家人多,干活虽然也卖力,但吃饭方面也比别人家恐怖啊,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损失。
本来林永立就心情不好,听到张翠莲的哭喊,就忍不住痛骂了起来。
难怪最近这么倒霉,肯定是从柳芳的手中接过骡子,自己沾染晦气了。
不然的话,这么多麦子怎么可能被雨淋嘛!
此时的林永立,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他就提前收麦子,甚至多花点钱,从魏大山那里借用牲口了,现在倒好,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麦子被雨淋了。
雷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快。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云消雨霁,天空重新放晴。
不过,这一个小时的降雨量可不少,水泥路上还好说,那些土路上,全都变成了一片泥泞。
看着天空放晴,村民们齐齐松了口气。
而魏大山和魏大根,也笑着从黄有田的家里面走了出来。
兄弟俩将塑料布稍微掀开透透气,等天黑的时候,还得重新盖上。
因为魏大山发现,半夜还有雨!
“爹,小叔,你们总算回来啦,我们能吃西瓜了吧?”
眼看着魏大山和魏大根回来,魏勇和魏蓉又屁颠屁颠的跟了过来。
原本炙热的天气,被暴雨这么一浇,确实凉快了许多。
但空气中多少有点潮热,魏大山咧嘴一笑,忙活了这么久,正好吃个西瓜解解乏。
他就从水井中提上一个西瓜来,拿着菜刀,均匀的切成一瓣一瓣,一大家子人分着吃。
西瓜其实原本不好吃的,不仅皮厚还没有味道,多亏了某位专家的精心研究,方才将西瓜培植的又脆又甜。
而北疆,便是西瓜研究的发源地,国内的很多西瓜技术,都是从这里散发出去的。
一家子人蹲在屋檐下,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朝着院子里吐籽。
魏勇吃的格外卖力,这西瓜,非大口吃不爽。
而魏蓉就有点小女孩的模样了,吃起来有点温柔。
“小叔,你说这西瓜籽撒出去,明年会不会有西瓜吃?”
魏勇看着地上的西瓜籽,冲着魏大山问道。
“会,明年咱们家就有西瓜吃了!”
魏大山笑着哄了一下。
实际上基本长不出来,因为再过两个多月,气温下降,根本没有适合西瓜发育的生存条件。
不过,魏勇倒是提醒了魏大山,明年确实得种点西瓜自己吃。
虽然养鸡场附近种了打瓜,但那玩意儿光产籽,根本不好吃。
接下来的几天,魏大山和魏大根每天的工作,除了照料鱼塘和养鸡场之外,就是负责晾晒麦子了。
每天早上打开塑料布,将麦子摊开,把里面的水分晒干。
若是有风或者凉快了,还会拿出来,把里面的灰尘扬掉。
而天黑之后,又会重新覆盖上塑料布。
工作流程看上去简单,可让你每天重复,也比较繁琐的。
时不时遇上雷阵雨,还得加个班跟时间赛跑,以至于刚刚丰收了的村民们,并没有多大喜悦,反而一个个活的胆战心惊的。
因为,这些粮食,不都是他们的,还得拿出来负责交公粮呢!
“社员们,社员们,注意了。今天开始交公粮和购粮,每家每户,都带上你们的土地承包证,装好你们该交的粮食,去乡里面交粮食!”
当村民们将小麦子完全整理的干净气爽时,也到了七月底了,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村委会的喇叭里,传来了黄有田的声音。
忙活了半个多月的农民们,该交粮食了。
于是,一个个心疼的从晾晒好的麦子之中,挑选出质量最好的一部分,装入袋子里,搬到小推车或者扁担上,朝着乡里面的粮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