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海岛奇兵!”
常大公子下意识笑了出来,然后反应过来不对,连忙捂住了嘴巴。
“好笑吗?很好笑吗?”
“窝成了海岛奇兵,你不也跟着成为了海岛奇兵?你在笑个什么劲?”
“笑!我让你笑!”
光头彻底红了,像极了一个红色的卤蛋,手中拿着教鞭往常公子身上抽了过去,
“是窝以前对你太宽容了,还是你叛逆期到了?”
屋内一众也成了海岛奇兵的将领都用震惊的目光看向了常公子。
真是太有种了呀大公子!
竟然敢对着校长贴脸开大!
这个班就该交给你来接!
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马上就拥护您上位,卸了光头的枪!
光头对着逆子狠狠一顿抽之后心里面的怒火稍减。
他看着天幕差点没把自己的牙齿咬碎,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被主任打是事实,被打到了海岛也是事实!
但是就不能换一个说法吗?
就不能是战略转进吗?
为什么要用海岛奇兵这么难听的说法呢!
娘希匹!
【那么这样一所学校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当年孙先生决定建一所新式的陆军军官学校,经过一番实地调研后,孙先生选中了广东东郊的黄埔作为学校的地址】
【而光头也被任命为委员长全权负责军校的组建工作】
【看起来事情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但某人是那种没活也能硬整出活来的】
【要建军校需要很多东西,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钱,但此时党内没钱,经费只能靠光头去想办法,他作为校长自然要但起这个责任】
【但对于光头来说,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摔倒,然后原地睡一觉】
【在找赞助的过程中吃了几次闭门羹后,光头直接把事情一扔,开摆!学校开不了怎么办?不开了!】
【这精神状态妥妥领先时代几十年,直接向咱们现在看齐】
各时空许多能臣听到这里有点绷不住了。
国家危难至此,他不思如何强国,遇到了一点困难就想着摆烂?
简直就与禽兽无异!
他还要怎样啊!
校长给他当了,事情全权由他负责。
行政权、人事权全部握在了手中,没钱反而成了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他如何能对得起孙先生的这份信重!
这样的人以后竟然能成为果党的领导者,难怪以后会把事情搞成这样。
端倪早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换做他们是光头,给了这样的权力早就把事情给办的漂漂亮亮了!
【与此同时除了缺钱光头也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在搞军校招生这件事也引起了许多军阀的不满,不仅在招生上找军校的麻烦,一些大军阀直接禁止手下的人进这所军校学习】
【在当时还有一个滇军的军长当面恐吓光头,说你在黄埔办的什么鸟学校,就你那几根吹筒,我只派一营人就可以缴了你的械!】
【光头被当面羞辱后一声不敢吱,但是呢气还是很气的,于是光头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在2月21日的时候直接破防辞职回老家摆烂了】
【收到消息的孙先生人都傻了,他任命的校长当了一个月当着当着当回家了,这都是什么事啊!】
【孙先生实在没办法,只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来给光头擦屁股】
【他一方面帮助廖中恺打通人脉,另一方面呢不断的给光头写信让光头赶紧回来,孙先生连续写了两个月的信,但光头就是不为所动】
【孙先生在信里面可谓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跟劝孩子一样。直到后来建校最困难的两个月过去了,光头一看事已经成了,这才从老家回到了黄埔军校】
三国时期。
刘备、曹操等一众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全都麻了。
合着真就一点苦都不想受呗?
前面难搞的事情不弄,好,就算你吃不了苦、能力不够应付不来这么多的事情。
如果就这样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无能的人而已不值得他们说道什么。
但你是怎么有这个b脸,在学校进入正轨后又屁颠屁颠的跑出来摘桃子的?
那张脸是借来的吗?
难道就不觉得脸臊的慌吗?
即便他们也都知道做大事脸皮要厚,但人至少不能,也不应该无耻到这个份上吧!
各时空无数人看着光头的操作简直嫌弃的不行。
原本不少人其实对光头印象还没有那么坏的。
毕竟那么艰难的抗日战争是在他的领导下过来的。
当初在天幕上那句,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都有保家卫国之责,将整个民族的统一战线建立了起来。
这句话着实是给光头拉了不少印象分。
他面对的局面绝对说不上轻松,打了不少好仗,也有许多错误的指挥,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功于华夏的。
但现在这个操作的确是让许多人感觉不耻。
【黄埔军校建成后大门上上书两行大字】
【升官发财请往别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被建起来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华夏的大江南北,听闻这个消息无数的热血青年、有识之士踏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轮船】
【此时这些青年个个饱含理想和抱负,倾洒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想要为这个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人组合在一起于是有了一个在华夏近代史十分耀眼的名字——黄埔一期生!】
【除了日后投身果军的杜聿明、黄维,还有加入我军的陈帅和徐帅】
天幕上一个个名字不断出现,不断让黄埔这两个字分量变的更重。
将星云集真不是开玩笑的!
嘉靖年间。
“好一个升官发财请往别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你们听听,说的多好啊~”
“小阁老你怎么看这句话啊?”
朱厚熜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目光在每个人身上扫过,最后定在了严世蕃身上。
严世蕃脸色不变回道:“子曰: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曰:上下交征利。”
“此联虽简却深得孔孟精髓,发人深省,若为官者皆受此训,天下何愁不治。”
“嗯,你也说的好。”
朱厚熜脸上还是带着笑,“既如此大家也都认同此训了,不错。”
随后朱厚熜眼睛眯了眯目光落在了张居正、高拱、严世蕃、胡宗宪、戚继光几人身上掠过。
军官学校吗?
的确很不错!
文武集团力量之所以失衡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那便是文官每三年有一次科举补充新鲜血液,但军队却不能三年来一次靖难!
如果能在大明也建一所这样的军官学校出来,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文武力量之间的不平衡。
但这个校长只能由朕来当,或者说这份大义只能握在皇帝手中。
不过这事急不得...慢慢来吧。
嘉靖在等,等一批新的勋贵力量出现,这一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