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和司彦相约去寺庙和道观还愿。
连荀阳等人都带着大真王族回京安置。
可苏润却开始担忧赵婉分娩时的安危。
他难得进宫,找熙和帝要道录司的道长回来祈福。
当然,苏润也不会忘记好用的好友。
每日清晨,梁玉准时上门,献上虔诚的清香一炷。
怀孕后人会变的莫名其妙。
即便善解人意如赵婉,都会有些莫名的小情绪。
八月末。
苏润正陪赵婉睡午觉,却听到耳边逐渐清晰的抽泣声。
他顿时惊醒,却见媳妇正抹眼泪呢!
“瑶瑶,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哭了?”
苏润哄了几句,赵婉渐渐止住泪水。
她蹙眉说自己想让看亲人们坐在一起,吃苏润亲手做的团圆饭。
至于这所谓的亲人,不仅包括她娘家,还包括婆家的苏丰、李氏他们。
好在赵婉没点名让帝后驾到,只说想让四位哥哥姐姐和外祖父他们都来。
苏润毫不犹豫,边起身穿外袍去厨房,边让人去各府报信请人。
“瑶瑶,你想看他们吃什么?为夫这就做!”
赵婉眨着湿润的眼眸,环顾厨房一周,最后指着蛋筐道:
“夫君做个鸡蛋宴吧?”
苏润也怕赵婉提出什么高难度菜品,一听鸡蛋,倒真是松了口气:
鸡蛋嘛!
煎炒煮炸蒸烤闷都成!
好做得很!
他大手一摆,让青羽把媳妇带出去。
自信的他连厨娘都没留,只留了个烧火的仆役,然后自己在里头叮咣四五一通折腾:
把大量鸡蛋丢进锅里直接煮,然后捞出来一部分,剩下的剥了壳——煎、烤、炸;
把鸡蛋液搅匀,连水都不添就上锅蒸;
他还很自信地将面粉倒进鸡蛋液里搅,然后进锅炒,等炒出碎蛋饼后,才后知后觉加盐。
跟着又起锅烧油,炒了一盘黑黢黢的鸡蛋。
炒完后,他觉得卖相不佳,又打了个蛋花汤。
然后是鸡蛋炒一切:
炒茱萸、炒青菜、炒肉、炒茄子。
想着菜品不够,苏润还发明了几道新菜:
蜂蜜鸡蛋液、鸡蛋泥以及只加了糖和醋的真?糖醋鸡蛋。
至于包了泥土填进灶膛的叫花蛋,则完全被他抛到脑后了。
赵叡带着荀阳赶来时,人已经到齐了。
花猫似的苏润,带人将饭菜端上来。
一道又一道黑暗料理,看的众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李氏和张芸俩妯娌都惊出表情包了!
她们来得早,听说苏润做饭,还以为他会找个厨子在旁边提醒,就没细问,带着弟妹去正厅叙话了。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下场。
赵翊眼疼,也觉得胃疼:
“子渊,你确定这些真的能吃?”
苏行想给苏润一巴掌,但碍于太子在,到底没动手。
耐不住赵婉殷切的目光,赵叡抱着可能会被妹夫毒死的心态,尝了口品相稍好些的茱萸炒鸡蛋,然后……
咔嚓!
吃了一嘴蛋壳。
紧随而来的就是极端的味觉刺激:
又咸又辣!
赵叡多年风雨练出来的不动声色,到底是派上了用场。
即便一口咬下去,舌头都要失控了,但面上还是很淡定。
赵翊见状,以为味道尚可,便吃了口糖醋鸡蛋。
可刚嚼一口就吐出来了:
“子渊,你做这菜狗都不吃!”
苏润不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当赵翊真的把糖醋鸡蛋端给狗子时,狗子闻了闻,后退三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苏润张大嘴:“啊?”真的不吃?
“子渊,君子远庖厨,你也别勉强了,实在是大材小用!”赵叡委婉道。
苏丰等人没接话,但心里很认同。
倒是赵翊撇撇嘴说:
“子渊,就你做这玩意,都算得上酷刑了!”
说着,他相当淡定的让人把菜品撤下去,送往大理寺:
“要是有什么犯人死活不招认,给他喂一口,要是还不说,就再喂一口,那犯人肯定熬不住的!”
闻言,赵婉不高兴了:
“皇兄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夫君他肯花心思哄我开心,他有什么错?”
苏润也不客气地还嘴:
“就是!”
“润很快就会有两个孩子,你一个都没有,还有心思管那么多?”
“回头你儿子生出来,还得管我儿子叫哥!你真是白白比润年长几岁!”
赵翊:好气!
他抬腿要走,但被苏润挡回来:
“不行,你今儿得在府上吃饭,不然瑶瑶看什么?”
最后,还是苏行紧急从百货商楼凑了一桌美食,打发了此事。
很快就到了九月初三。
熙和帝多年来勤俭节约,但今年寿宴却办的相当宏大。
地方,知府及以上官员,尽数入京贺寿。
而宴席上,诸夷王室参拜熙和帝,更是将整个宴会推到了高潮。
趁着高官勋贵们都在,熙和帝于傍晚下了禅位诏书,宣布六日后,禅位太子赵叡。
当晚,熙和帝又美得说梦话:
“中原是朕的,北境是朕的,连南越也是朕的,都是朕的!”
随着九月到来,赵婉的产期也到了。
苏润日盼夜盼,终于在九月初九丑时,把孩子盼出来了。
深更半夜,苏府灯火通明!
宫门下钥,熙和帝他们收不到消息。
但赵翊、赵绮等人却陆续赶来。
荀洛带着荀阳赶到时,梁玉在院中求神,而苏润却在产房门口上蹿下跳,还扒着门缝喊:
“大嫂、二嫂!保大!一定要保大啊!”
苏行把人抓回来,手动闭嘴。
好在赵婉生产很顺利,日出时分,两个孩子先后出生。
苏润给兄妹俩取名为苏朔与苏曦。
“朔,始苏也,指北方,也代表新生与开端。”
“曦,湛湛露斯,匪阳不曦,意为破晓的日光,能驱散黑暗。”
消息传到宫中。
熙和帝禅位前的最后一道圣旨降下,赐封襁褓之中的苏曦,为长乐郡主。
巳时,苏润入宫参加熙和帝禅位大典和赵叡登基大典。
走过一系列流程后,熙和帝于万众瞩目下,将传国玉玺交给赵叡,实现了权利的平稳过渡。
而后,赵叡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元亨,册太子妃慕诗为皇后,入主凤仪宫,立嫡长子赵承为东宫太子。
紧跟着,就是一系列封赏诏书。
苏润的封爵诏书自然是第一个被念出来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乾坤立极,必资栋梁之材;社稷垂统,实赖文武之功。
驸马苏润,宗室懿亲,朝廷重器。秉德清勤,抱器宏远。宣力地方,布政安民。戡乱靖疆,扬武止戈。仁心济世,活民无数。综尔勋劳,允文允武。彰忠贞于社稷,施惠泽于烝民。揆诸典谟,宜隆恩赏。
兹特封尔为武德侯,锡之金册,享爵一品。望尔克慎明德,永保忠勤。钦此!”
苏润心满意足,出列接旨。
除了苏润外,荀阳顶了乔方正二品礼部尚书的空缺。
梁玉接替荀阳兼任的正三品通政司通政使之位,继续发挥锦鲤作用。
司彦顺利升任正四品右佥都御史;
徐鼎任从四品军器所提举官;
经营司从户部独立出来,一手撑起小半个国库的张世,担任经营司正四品司正。
叶卓然虽然没有升职,但得了不少财宝。
向波和周年都升到了正四品武将,但一个去了京卫指挥使司,一个去了外省任卫指挥使。
萧均摇身一变,成了大理寺少卿;
孔楼年纪轻,功绩被压了不少,但也顺利成为从五品侍讲学士,入东宫为小太子赵承讲解经义。
连苏二宝都从从七品升到正六品校尉。
消息传到国子监,正与苏一忠探讨学问的苏大宝笑言:
“小叔荣耀半生,归来也才二十二。”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