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外,众人向司彦和梁玉道喜。
即便冷静如司彦,也难掩喜色。
他捏着手中家书,满怀归心:
自己有后了呢!
可想想去岁,自己出门几月,就忍不住跟出来找自己的小妻子,今年三月诊出喜脉后,却因为怕自己担心,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司彦心就钝钝的疼,只想赶紧回去。
赵婉刚刚怀孕三个月,谢天恩就留意到不对,及时请了御医来看。
柳琼华那儿,虽然比赵婉晚了半个月才发现,但也差不多。
唯独宋晓霜不一样。
她本来就心大,又因为夫君去边境而忧神,瘦了不少,怀孕四个月了,还在外面瞎跑。
要不是她去探望赵婉的时候,谢天恩觉得宋晓霜脸色不对,请太医诊脉,都没人发现宋晓霜比赵婉还早怀孕一个月。
司彦捏着家书,百感交集,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又皱眉,连好友们跟他说话都听不见。
至于梁玉就更不用说了!
知道自己有后,他贴脸开大,把没媳妇的向波和周年从头到脚嘲讽了一遍。
连已经定亲的萧均和孔楼都没落下。
萧均是两年前定亲的,可当初吏部尚书易和光,只知道抢人,忽略了自家女儿那时候还不到十四,比萧均小了整整七、八岁。
因此,当榜下捉婿的萧均知道自己未婚妻年龄后,主动提出先订亲,等到合适年龄再成亲。
主要也是因为萧均有心先立业,后成家,免得所有人都觉得他没本事,只能凭岳家上位。
这两年,萧均先凭一手好文章入了熙和帝之眼,又跟着苏润南征北战,立下不菲功绩,也算是没白白努力。
但也就导致,此时此刻,明明萧均只比苏润大一岁,苏润都要有孩子了,萧均还得因为没有成亲而被梁玉误伤。
至于孔楼?
梁玉就更不客气了。
他甚至扬言:
“仲行,玉不仅自己比你年长,连孩子都比你孩子要早出世!”
“可见投胎也是门学问!”
“学着点吧你!”
孔楼和崔毅的孙女,原本是在今年年末成亲,如今时候不到,孔楼也没法子,只能干瞪眼。
他气道:
“年纪大有什么了不起?年纪越大就越老!”
孔楼本意是攻击梁玉,但只比苏二宝大的他,一不小心就把所有人都攻击了。
尤其是年纪最大的徐鼎和周年,只觉得冷刀子嗖嗖嗖往心口捅!
这还不算完。
除了孔楼,梁玉也没放过徐鼎:
“重安,你也是,这两年天天都泡在军器所研制火器,打造兵刃,连家都不怎么回。”
“换了不知道的人家,还以为你是个鳏夫呢?”
“如今边境大定,日后也不用你天天窝在京郊赶工,你还是回家住吧!”
“我们这些人里面,你年纪最大,成亲最早,但就你还没有孩子,这像话吗?”
徐鼎所在的军器所只听太子命令。
赵翊手下那一万五千特种精卒,每月光是训练,就要耗费不少火器。
除此之外,边境也需要大量火器。
徐鼎得操心火器打造,还得改进火器。
原本还有好友们相助的他,到了后期只能自己扛起重任慢慢研究,为此连早朝都不去上了。
再加上军器所距离京城不近,徐鼎也就只有休沐才回去。
甚至有时候一月才回去一次。
如此,自然就比不上下朝就回去跟妻子温存的苏润等人了。
不过眼瞅着好友们一个个都有后,徐鼎也是真急了:
“璨之说的是,这次回京后,鼎就向太子殿下递折子,好好休息些日子!”
众人在外面低声说着闲话。
里头,苏润也在看家书。
赵婉托赵叡带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书信,连苏丰夫妇、苏行夫妇,乃至苏安福的信件都在里头,厚厚的一大摞。
里面开篇第一句都是一样的,大意就是公主怀孕,若是边境大定,就让他赶紧回来,别让公主担心。
相比于那个字里行间的都能在骂小弟不懂事,出去这么久才回来一封信,吓得公主动胎气的苏行。
李氏和苏丰更多是说赵婉担心得很,怎么劝都没用,让苏润全须全尾地回来让公主看看,安心了才好养胎。
谢天恩就细节多了,他直言赵婉身怀双胎不易,害喜还很严重,什么都吃不下,日渐消瘦云云。
苏润粗略扫完家书,把东西往怀里一揣,扭头就要走:
“皇兄,后面的事我不管了,你们看着办吧,我得回去陪瑶瑶了!”
媳妇怀孕七个月了,他才知道。
这算什么事啊!
但他刚走两步,就被赵翊拦住了:
“子渊,你好歹睡一觉再走!”
他们从昨晚收到消息,就直接拔营往回赶。
要不是这些马儿是百里挑一的好马,都扛不住这么折腾。
饭就更不用说了,马儿慢行的时候,在马背上把炒粉倒进水囊晃晃,就可以直接喝了。
说起来,苏润都十多个时辰没合眼了。
这要是连夜出发,万一头晕眼花从马上栽下来……
嘶——
那他妹妹就要守寡了!
赵叡也是这个想法,当下沉声呵住苏润:
“子渊,回京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
“婉儿如此牵挂你,若你这一着急,出了差错,婉儿怎么办?”
苏润一冲动,脑子是有些不清楚。
此时被赵叡这么一说,当即清醒了。
不等他问赵叡要纸笔写信,预判了妹夫行为的赵叡就主动道:
“方才本宫已经派斥候回京传信,说你不日将归。”
“边境的事不用你操心,明日辰时,你只管带上你侄子,跟司彦他们五个一起回去,不必等本宫了。”
“也别想着偷溜,本宫已经吩咐冷云,今晚看着你们几个。”
赵叡也没打算在拒狼关待多久。
毕竟不老实的都被他不省心的弟弟和妹夫们灭了,剩下的也拟定好章程,陆续进入正轨。
连大真、大柔迁都,以及王室入京之事,都有荀阳和乔方接手。
剩下那些杂七杂八筑城等事,就更不用赵叡操心了。
要是什么事都要赵叡这个太子亲自出马,那朝廷养这么多官员做什么?
苏润没想到他大舅子这准备工夫做得还挺足。
连他打算睡几个时辰,养好精力就跑的计策都猜到了。
一时间,苏润只得干巴巴解释:
“我、我也没打算偷跑啊……”
话是这么说,但这话连赵翊都不信:
“子渊,你要不自己听听这话多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