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孟津关。
萧瑀带着百万大军,先后抵达此地。
兵马一到,便沿着孟津关等地布置兵马。
萧瑀则是在关城候着。
就见他愁眉不展,眼神呆呆的看着面前的地图。
这地图,正是孟津关一带的地图,甚是详细。
而且兵力布防,也早已经安排就绪。
整体而言,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管在此地布兵等着吴缺来便可。
“大人?”
一声呼唤,打断萧瑀思绪。
他抬头看去,发现来人为他麾下部将肖雷。
这也是杨广特意安排的战将,用来供萧瑀驱使,也是皇室难得的信任之人。
“怎么了?”
萧瑀回过神来,没好气的问道。
“一众兵马均已安排妥当,沿着孟津关一带均有兵马,甚至准备了不少投石车。”
肖雷又道。
“甚好,甚好。”
萧瑀点了点头,心情总算舒畅一些。
他不求取胜,只要能拦住吴缺就行不是?
“大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肖雷笑着问道。
莫要看他表面如此恭敬,实际上内心别提有多瞧不上萧瑀了。
论起治国这块,他肖雷的确比不上萧瑀。
可要是说起行军打仗,萧瑀又算哪根葱?
这种情况下,皇室都让萧瑀充当行军总管,这不是闹又是什么?
不过肖雷纵然再不满,也只能硬生生憋着。
谁让萧瑀是朝中权臣,一切均是他说了算呢?
“依你所见,还有什么能安排?”
萧瑀反问。
“嗯?”
肖雷被问了个措手不及,一时半会儿没有回应。
“若你觉得没有纰漏,那便算了。”
萧瑀又道。
“一切还由大人定夺。”
肖雷连忙回道。
若他当真顺着萧瑀的话往下说,不就主动揽过此次行军大责?
他日若作战失败,萧瑀便可把一切罪责,往他头上推。
萧瑀心头,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只可惜肖雷不上当,他眼中还因此闪过一抹失落。
“退下吧,暂且如此吧。”
萧瑀摆了摆手,也没心情继续谈下去。
“诺!”
肖雷拱手退下。
“对了,长平郡那边情况如何?”
萧瑀突然叫住。
“大人,已经给长平郡下达死命令,哪怕是死也绝不能退后!”
肖雷回道。
“如此甚好。”
萧瑀暂且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长平郡多少还能支撑片刻。
只要能让吴缺兵马晚一分来,便是一分。
“不过...”
肖雷欲言又止。
“有什么你就直说,莫要吞吞吐吐的。”
萧瑀皱眉,神色极为不悦。
“不过长平郡失守,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肖雷直言。
“废话。”
萧瑀瞪了他一眼。
这还用肖雷说?
长平郡才多少兵马?
纵然他们有数万兵马,大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除非萧瑀带兵支援,说不准会延长战败时际。
可萧瑀兵马一走,孟津关不就防守松散了?
届时吴缺突然奇袭孟津关,那该如何是好?
“退下吧。”
萧瑀也不想说下去了,直摆手。
“诺!”
肖雷一拱手,便迅速离去。
“此劫,本官该如何度过?”
萧瑀直头疼。
......
与此同时,长平郡方向。
宋颢和郡守连带一众兵马,就守在城头上。
透过他们的瞳孔不难看出,远方倒映出一大片黑压压的场景。
就见吴缺兵马,正不断长平前进。
那场景,就像是黑色的海洋跨过无数高山,汹涌澎湃直袭城池。
宋颢心头一颤,甚至感觉双腿有些发软。
在这汪洋大海之下,长平显得太过弱小。
“将军这...”
郡守吓得一哆嗦,甚至打了个寒颤。
“无妨,且守住便是。”
这时候的宋颢才回过神来,颤声回了句。
听到这话,那郡守苦笑不断。
事到如今,除了守住还能有什么办法?
好在吴缺兵马并未直接过来,若不然宋颢等人岂不是更怕?
“并肩王那么多人马,我们怎么打啊?”
“可不是嘛。”
“这...”
“长平怎么守,他们一人吐一滩口水,都可以把咱们给淹死。”
“是啊。”
一众隋军议论纷纷。
他们眼中的惶恐甚是明显。
“尔等在胡言乱语什么?”
宋颢一听脸色一变,张口就是一声怒斥。
这一嗓子,瞬间就让那些隋军安静下来。
宋颢虽然镇住了众人,但内心却是直打鼓。
众将士当着他的面,都敢这般言语,足以可见人心已到了何种地步?
“警戒!”
宋颢扔下这话,转身就下了城头。
这时候,他在与不在意义已经不大了。
宋颢一走,城头立马开始戒严。
各个地方都派遣兵马镇守,城中一切防守手段也用了出来。
除此之外,还派遣了不少斥候去巡查长平郡四周。
以防吴缺兵马有任何异动,隋军这边无法知晓。
然而这一切吩咐下去后,宋颢却是与郡守单独相聚。
“将军,如何?”
郡守确定屋外无人,连忙进来压低声音问。
“当真稳妥?”
宋颢忍不住问。
他就担心投诚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变故,从而导致投诚不成反而落一个逆谋之罪。
到时候回京都,不就是死路一条。
“此乃天下大势所趋,再不济也能保一条性命,说不准尚有大功混个一官半职。”
郡守连忙说道。
还真别说,宋颢一听这话,顿时就心动了。
再不济也能保住性命,若有意外也顶多成个普通人而已。
而且只要他们投诚,开放长平郡的路,只要吴缺大业一成,他们自有功劳在其中。
如何选择,还用想吗?
“既然如此,那就依你所言!”
宋颢一咬牙,终究还是做出了决断。
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既然如此,我今夜就去见并肩王,还劳烦将军打一个掩护!”
郡守直言。
“好。”
宋颢直接答应下来。
两人之所以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毕竟谁知道,长平郡有没有皇室的眼线。
要知道此地关乎洛阳北面安全。
一旦长平郡沦陷,也就一个孟津关可以挡住并肩王的兵马。
破了孟津关,入京都还成问题吗?
所以两人秉承小心为上的原则,让这件事只有他们二人知晓。
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走漏消息了。
宋颢也可以调防调整,给郡守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