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蹭车一路到了家属院。
她直接把温婷韵带进自己的家里面,林清笑着介绍:“一一,这是婶婶的家,现在也算你半个家,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拘束哈。”
“啊啊。”温婷韵乖乖巧巧地点头,为了不影响林清的工作,自己拿着一个本子画起画来。
温婷韵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在画画这块颇有灵性,她经手的画有一种张扬无拘的风格。
“一一,婶婶得出门一趟,你得向婶婶保证,绝对不乱跑就在家里面等着婶婶回来。”林清这次回来主要是把要去纺织厂工作的人安排好。
按照她的想法,除去叶云还有杜丽娟,文华这三个相熟关系好的嫂子,其余的人林清更倾向于在以往做过活的人里面进行挑选。
一来,明白她的手艺,二来也知道她的人品。
林清先找到李玉兰,这次见面李玉兰的气色好了不少,正和杜丽娟几人坐在一堆侃大山呢。
见来的人是林清,顿时来了精神:“小林,你都多久没回来了,你是不是都把我忘了!”
杜丽娟说得委屈,想想以前,他们两姐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挨在一堆,一起扯着闲话。
结果林清去了县城,一个月都回不来两次。
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和她说不了几句话。
没有林清的人生对杜丽娟来说好生无趣啊。
“怎么可能忘记杜姐,你可是我的好姐妹。”林清也凑了过去,抓了一把瓜子跟着一起嗑。
刚好,这次聊天的几个人都是和林清关系比较好的,所以林清有话直说了。
“李主任,这次回来我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李玉兰挑眉,她就喜欢林清说好消息几个字。
“什么好消息?”
几人聚精会神的看着林清。
“纺织厂那边给了我十个名额,可以特招进纺织厂工作,三位嫂子你们有没有兴趣,不过去纺织厂那边工作你们可能得早出晚归,最好是能在那边找个地方住。”林清把马厂长开出来的待遇和几人说了一下。
因为是新进职工,马厂长只愿意给每个月十五块钱的工资,票据什么的和以前的职工一样。
杜丽娟听得眼睛都亮了,她两个孩子现在都七八岁,不用自己天天盯着。
叶云也特别淡定,上次林清说的让她学缝纫机没准机会就在眼前了,怕就是说的这个机会吧。
只有文华犹豫起来,她家的孩子才五岁大,正是需要大人的时候。
根本走不开,可是进纺织厂这么好的机会,要是放弃了,文华也会难过。
当即她也纠结起来。
李主任惊讶脸:“小林,你现在可真是咱们家属院的福星,因为你咱们家属院军嫂日子好过不少,现在还帮着解决军嫂的工作问题!”
李玉兰对林清满心满眼的感激。
要不是她在中间周转,就他们这些军嫂想去纺织厂工作,无异于天方夜谭。
“大家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李主任我希望这些名单能从以前做过工的人里面选,而且还得会缝纫机,必须服从纺织厂的管理。”林清说起自己的要求:“不然出了什么事情,李主任你也知道我会在里面难做的。”
该叮嘱的话林清不会缺席,她可不想好心办坏事。
愿意帮助这些军嫂,首先是有利可图,防水布料马上就会被研究出来,到时候没准能和部队达成合作。
其次就是林清自己愿意了,和这些军嫂也算勉强知根知底,她当过军嫂,所以知道这些军嫂日子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潇洒,都是一人挣钱多人花。
李玉兰连忙点头:“小林,你只管相信我,现在还在继续做工的那些人都是技术过硬人品也好的!”
“那就行,李主任你知道的我最相信你了,那就多劳烦李主任费心,纺织厂最近缺人,希望她们能早点入职。”林清笑眯眯地挽着李玉兰的胳膊。
这么多次接触下来,林清算是明白了,李玉兰这人就是面冷心热,实际大好人一个。
因为林清的触碰,李玉兰起先不适应地瑟缩了一下。
下一秒却笑了出来。
她从林清的身上感受到活力,她感觉自己好像又重新生根发芽了。
“小林多谢你这么支持我的工作,这么为军嫂着想。”李玉兰说着便开始商量起名单来。
因为家属院到县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几人确定的人都是家中没有太小的孩子,也没有离不了照顾的老人。
一连确定了七个名单下来。
一旁的文华叹了口气:“要不我不去了吧,小智那边离不了人。”
她内心很想去的,可惜还是被家庭绊住了步伐。
“这......”李玉兰看见了文华脸上的为难。
“李主任,咱们家属院有幼稚园吗?也就是托管所。”林清拖着下巴看向李玉兰,这个问题她早就觉得想问了。
他们家属院的孩子六七岁的年纪都是成天在家属院疯跑,直到八岁才会被送去读书。
前面的幼稚园和学前班都被省略了。
“没有。”李玉兰看向林清:“开始的时候考虑各位军嫂没有上班可以自己照顾,可现在......”
李玉兰知道林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咱们家属院的孩子开蒙太晚了,五岁的年纪就可以去学校学习了,不求学多少知识,但是至少得明是非知善恶。”林清顿了一下:“而且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军嫂来说也是,至少日子也能轻松一点,还能多创造一个岗位出来呢。”
李玉兰愣了一会儿,是啊,孩子的性格永远会和父母学习,要是父母都不是懂事的,这不是白白耽误孩子吗?
如果早点入学,孩子有老师教,更容易往好里面学。
李玉兰:“小林,你的主意很好,但是我得和部队领导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