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继续在空旷的道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再次发生变化。
原本的荒芜和凋零之景,逐渐被井然有序的人类活动迹象所取代。
当车队路过高新区榆中园区时,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这里,曾经是兰州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如今却不可避免的蒙上了厚厚的尘埃。
玻璃幕墙不再闪耀,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黑洞洞的窗口。
街道上不见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安静的只剩风吹过街角发出的呜咽声。
虽然暂时被放弃,已经没有了人烟,但这里的街道两旁仍然被精心清理和整顿过。
破损的门店橱窗依然存在,但散落一地的的玻璃渣子已被清扫一空。
就连那些散发着恶臭,已经干涸发黑的污血痕迹,也被刮擦清洗过,只留下一些淡淡的印痕。
张国强不停的打量着街道两侧,他注意到,这些店铺中,但凡是存放有用物资的,比如五金店、小型超市、药店等,货架早已被清空。
很显然,安全区早已组织人手,将有用的物资整体搜刮带走了。
“嘀嘀!”就在这时,短促的鸣笛声从窗外响起。
张国强顺着车窗看去,发现一辆猛士装甲突击车,似乎是正在执行巡逻任务。
看到他们这支车队,鸣笛以示敬意。
“即使是这些已经被暂时战略放弃的边缘区域,我们也会保持定期的巡逻和清扫。”陆诚解释起来。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有潜藏的威胁,确保主干道安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预防工作,谨防其他地区的感染者或者感染动物溜进来。”
虽然有巡逻的无人机,但随着底盘越来越大,单凭无人机根本就照顾不过来,关键节点还是少不了人工巡查。
张国强微微颔首,车队继续向西,很快便抵达了定远镇附近。
这里的景象再次发生了显着变化,人类的活动的痕迹,从清理与秩序维护,进一步跃升到了生产与重建的层面。
(很快,稍等片刻,这章十二点半之前替换完成!)
虽然在飞机上曾有过惊鸿一瞥,直到此刻,张国强等人才清晰的看到农田的情况。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延不绝,望不到尽头的铁丝网围墙。
这些用木桩和粗铁丝精心构筑的障碍物,将大片大片的农田圈护其中,有效的将潜在威胁隔绝在了外部。
铁丝网上挂着醒目的警示标志,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简易的了望塔。
午后阳光的照射下,车窗外的农田呈现出一幅奇特的画卷。
一部分土地上的小麦已经完成了收割,只剩下整齐的麦茬。
另一部分田地里,有些发黑的麦穗低垂着,随风上下起伏。
还有少量地块,收割工作正进行到一半,割倒的麦子成排的铺在田里。
望着眼前的麦田,陆诚侧过身,向张国强详细介绍起来。
“首长,兰州周边地区正好进入了秋收季,我们找到的大型农机具实在有限,为了抢在天候变化之前完成收割,安全区管委会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人力,采取轮班制,日夜不停的抢收。”
说到这里,他伸手指向不远处,那里孤零零的停着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
“像现在这个时间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为了避免中暑和非战斗减员,大部分参与抢收的幸存者都已经撤回安全区休息去了。”
“等到傍晚天气凉爽下来,他们会再次返回田间,挑灯夜战,直到深夜。我们也在田间设立了一些临时休息点和饮水补给站,尽量保障大家的安全和体力。”
听着陆诚的介绍,张国强专注地看着窗外的农田,目光中满是感慨之色。
他是由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对农村和农业有着深入的了解,绝不是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空谈的官僚可比。
对于陆诚提到的困难,他完全理解。
大型农机具,即便是政府补贴后,对普通农户家庭来说也是重大资产,一个村子正常情况下也就那么几台。
往年的收割季节,主要依赖于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队。
他们就像候鸟一样,追逐着作物的成熟线。
就算是本地的大型农机具,在完成作业后,也会立刻转战他乡赚钱。
如今,能在本地搜集到一些可用的,已属不易。
不像有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只会在那里胡乱叫嚷。
大型农机具怎么会找不到?数量怎么可能不够?农村不遍地都是?
有时候陆诚真想啐他们一脸,然后再亲切的称呼一声“小可爱”!
看着眼前的场景,张国强不由得想起了密云周边的情形,那里同样有安全区,但仅仅局限于军事据点的防守,像这样大规模,有组织的恢复农业生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随后,他们的视线被一片规模极其庞大的建筑群所吸引。
那是一片规划整齐的场地,里面矗立着众多仓库、棚房和交易大棚,正是夏菜交易基地。
陆诚见状,立刻简要的列举了一些关键物资的储备量,数字让代表团的众人微微动容。
张国强默默的看着,默默的听着,目光中的神色变的极为复杂。
他见过京城外围沦陷区的惨状,也见过一些安全区在绝望中挣扎求生的艰难。
但像兰州这样,不仅拥有强大军事实力,更能有效组织生产、安置民生、甚至开展前沿科研的安全区,却是闻所未闻,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车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良久,老人才缓缓的说了一句:“你们这里……非常好,真的非常好。”
他的语气中既有发自内心的欣喜,也有历经沧桑后的感叹:“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更是一个正在活过来的社会雏形,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