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东面对叶权昭的要求却很为难。
“爸,这样做恐怕不妥。我不是集团的人,叶旭是叶氏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是关啸天,应该是他们出面解决问题才对。”
这次事件对叶家是一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危机。
秦云东作为叶家的女婿,本来应该义不容辞提供帮助,但他却很有顾虑。
叶氏集团是叶家人的商业帝国,其中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权力分配。
秦云东毕竟是外姓人,如同古时候外戚干预朝政,就算有功也会受到无端猜疑,羊肉吃不着,还要惹得一身骚。
另外,他现在是组织内的干部,牵扯进商业纠纷,即使他不会动用拥有的权力,但好说不好听,总是有违纪之嫌。
秦云东想避让,但叶权昭却坚持要他出面。
叶旭年轻没有定力,又因为他的父亲被扣在鹰国,他已经乱了方寸。
总经理关啸天之前曾做过手术,无论体力还是精力都大不如以前,他只能起到辅助叶旭的作用,却已没能力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叶权昭回忆说,秦云东曾经和叶九唐合作,清除叶家的内奸和叛徒,重新夺回叶氏集团控制权,不但赢得漂亮,而且也在叶家奠定了很高的威望。
“云东,叶旭是你培养出来的第三代接班人,关啸天对你也非常信任,叶氏家族其他人也都认可你的能力,所以你是众望所归,不要再推辞了。”
叶权昭紧跟着说,他已经向鲍乾清、唐群峰都提出申请,希望秦云东出面帮助叶氏集团度过危机。
因为叶氏集团在w省投资了不少大型项目,鲍乾清当然不愿意看到叶氏集团倒下。
而唐群峰早年做过沿海市的一把手,叶氏集团曾拿出真金白银大力支持过他的改革计划,现在叶氏集团出现危机,唐群峰答应叶权昭的请求也是投桃报李还人情。
所以秦云东不用再顾忌自己的身份敏感,不适合牵扯进涉外的法律纠纷中。
“云东,在钟超凡书记的指示下,w省和G省这两天协商共同组建联合工作小组,主要就是为叶氏集团提供协助,帮助企业早日走出困局。你会被任命为组长全权协调处理叶氏集团的危机。”
叶氏集团在国内是重要的大企业,深度参与了国内很多项目,因此谁也不想看到叶氏集团被国外势力整垮,致使国内建设遭到重创,因此才会迅速整合资源以挽救叶氏集团。
叶权昭又劝秦云东不要只是坐等叶九唐的手术结果,而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叶氏集团挽回损失。当叶九唐手术成功后,能去掉他的心病,才能让他的身体彻底好转。
秦云东暗叹叶氏集团果然影响力巨大,换别的企业恐怕没有这样的待遇。
既然叶权昭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秦云东也没有再推辞,他让叶权昭把相关资料发给他,等上了飞机后,他会先熟悉情况,等到了沿海市再当面谈。
很快,叶安夏的案子资料发到了秦云东的电子邮箱。
正在秦云东打印文件时,武辰已经开车到楼下。
秦云东匆匆下楼坐进车里告诉武辰,他已经为武辰订了机票一起去沿海市。
他本来回沿海市是为了探亲,用不着带上武辰,现在既然已经变成了工作,那就需要武辰协助处理大量的信息。
秦云东在飞机上读完材料,已经对叶安夏的案子完全了解。
半年前,叶氏集团的投资集团总裁叶安夏盯上了鹰国辛普森电力公司,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准备启动收购行动。
辛普森电力公司当时每股十一欧元,叶安夏提出以每股三十三欧元的价格收购全部上市股份,引起了鹰国金融行业不小震动。
大家都知道辛普森电力正在走下坡路,盈利分红能力不可能达到每股三十欧元的水平。
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叶安夏收购辛普森电力的真实原因,紧跟着流传出很多谣言。
其中最耸人听闻的说法是,辛普森电力的众多专利中,有一项秘密技术可以用电能分解矿物,实现点石成金的奇妙过程。
就算辛普森电力公司多次对外澄清,他们没有这样的神话技术,却不能遏制谣言越传越广。
或许很多人也不信这个谣言,但人们却坚信叶安夏肯定发现了辛普森电力的上万个专利技术中,有不被人注意的财富信息,所以才会不惜代价要收购辛普森公司。
于是,鹰国金融界组建了一个财团,开价每股四十五欧元的收购价,正式向叶氏投资集团发起挑战。
为人低调的叶安夏不甘示弱,再次提高收购价到五十六欧元,与鹰国财团展开激烈竞争。
辛普森电力的股票也从无人问津的垃圾,逐渐转变为炙手可热的股市明星产品,辛普森股价节节攀升。
三个月前,叶氏投资集团突然宣布,因为鹰国财团非理性竞争,辛普森电力的股价过高,严重脱离了自身价值,因此他们放弃收购计划。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炸弹,让鹰国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购买者如梦初醒,认为这是叶氏投资集团和辛普森电力恶意炒高股价,就是想要为辛普森公司在股市上融资超过十亿欧元。
辛普森电力的股价随后迅速断崖式下跌,几天就跌到了个位数。
很多股民都遭受到经济损失,因此把愤怒情绪都发泄到叶氏投资集团头上,甚至还有多人把叶氏金融集团涉嫌欺诈告上法庭。
叶安夏收到传票后亲自到鹰国想要解释其中有误会,但鹰国方面完全不采纳叶安夏提出的证据,以“有逃亡、毁灭证据和串供的可能”为由,把叶安夏扣留在鹰国不允许他离境。
同时,鹰国方面冻结了叶氏投资集团的资产,其中最严重的是进入欧洲股市的巨额资金。
武辰看完资料信息觉得不可思议。
“秦书记,叶安夏是不是傻啊,明知道鹰国当局不会善罢甘休,他为什么还要以身犯险,而且他应该能预料到资金会有风险,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