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倭国战将看到了那道身影。
高挑挺拔的男子,手中拿着一对铁剑杀来,他身上沾染的血迹,令人心生绝望。
此刻已经没有退路了。
想到此处,倭国战将咬紧牙关,他鼓起勇气拿起手中兵器,大声喊道:
“本将和你拼了!”
这样的决断,确实是勇气可嘉,只可惜没有任何意义。
当马展看到殊死一搏的敌将,随手举起铁锏一击,以马展现在的基础数值,哪怕是随手一击,威力也非同小可。
倭国战将手中兵器,被直接砸成两截,铁锏更是没有停歇,直接将他的头颅砸得粉碎。
马展并不准备留他性命,否则以马展如今的武艺,完全可以做到进退自如。
别看他力量强大,可他对力量的控制,却是十分精妙,一点不逊色于姜松。
击杀了敌将,但战斗还没有结束。
马展继续率领将士,将倭国水师彻底击溃,有战船仓皇而逃,跑出去很远,马展并未穷追不舍,而是先前往港口登陆。
来到了陆地之上。
马展令大军暂作休整。
虽然方才他大显神威,带领众将士横扫倭国水师,但对他来说,还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更令人舒坦。
马展看向身后众将,方才裴元庆、程咬金等人,表现也颇为不错。他们本就不是等闲之辈,这些敌军如何能够抵挡?
“大军在此安营扎寨,调整好状态,接下来要扫灭整个倭国,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此番到倭国,毕竟不是和上次一样干一票就跑,而是要攻城略地,将整个倭岛拿下,这自然是需要足够的时间。
众将皆是拱手领命。
在休整一夜后,大军已经准备就绪。
马展不再耽搁,他的第一个目标,仍旧是难波城。
擒贼先擒王,等拿下倭国王公贵族,剩下的势力也就不在话下。
虽然倭国人的脑子都不太对劲,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会明白要怎么做。
——
难波城中。
自从倭国国王得知高句丽消息,心情就一直忐忑不安。
倭国出兵前往高句丽助战,大隋一方知道此事,不可能善罢甘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隋军就要杀到倭国了,他怎么可能安心?
就算他已经下令,调遣兵马前往助战,在沿岸港口严防死守,但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前,他仍旧是难以平静。
而在倭国国王急切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终于是送到他的面前。
但是,这消息与倭国国王期待的结果截然不同。因为这并不是胜利的捷报,而是倭国大军惨败,隋军已经登陆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那岂不是说,用不了多久,隋军就要杀到难波城了?”
一时间,在倭国国王脸上,满是恐惧之色,他喃喃自语,踌躇不安。
他的要求并不高,哪怕无法击败隋军,只要能够稳住局势,将隋军挡在港口之外,他也能稍微松一口气。
然而,现实是那么的残酷。
隋军的强大远超想象,但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们听说大隋的事迹还会少吗?
只是因为,先前倭国不曾覆灭,他们才会心存侥幸。
可是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想法而发生改变。
大隋的实力,远不是倭国能够对抗的。
他们自以为是,插手大隋之事,终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一刻的倭国国主,心中后悔莫及。如果早知如此,当初他肯定不会出兵助高句丽复国,而是要派出使者向大隋称臣。
只要倭国表现够积极,就算大隋还有其他想法,也不可能直接将倭国覆灭。
可是现在,倭国的所作所为无异于是授人以柄。事情发展到这份上了,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
倭国国王急切的说道,他看着前方群臣,说道:
“再下令调集兵马,赶来难波城勤王,隋军渡海而来,兵马不可能太多,就算他们实力强悍,本王也不会束手就擒!”
这种不甘的情绪,在倭国国主心中涌动着。如果倭国也有这样的力量就好了,那他将无惧任何敌人,他要对外开疆扩土。
但这一切终究是他的妄想。
如今的倭国,虽然还没有彻底覆灭,却也是危在旦夕,命不久矣。
而群臣闻言,则是一阵哑口无言。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能想到什么办法呢,或许集中兵马坚守难波城,还能让他们拖延的时间更久一些。
——
马展领兵,朝难波城而来。
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但在路上,他还是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
此刻,已经有斥候归来,向马展禀报。
听着斥候之言,马展的脸上多少有几分诧异,接着若有所思道:
“你是说,倭国最近在调兵遣将,想要在难波城与本王决一死战?”
这斥候连忙答道:
“王爷所言极是,卑职探查到倭国各路兵马,都在赶往难波城方向。
听说倭国国王已经下达命令,让各方兵马立刻赶来勤王,如今难波城内,兵马不在少数。”
虽说斥候神色颇为郑重,可马展听到这里,非但没有担心,更是惊喜道:
“这真是太好了,既然倭国国王在调兵遣将,那我们也不必着急动身,就在此暂时扎营休整,等他调完兵再说。
如果任由这些兵马分散各处,我军想要平定倭国,必然要多费不少功夫。
可倭国将大军聚集于难波城,我军便可毕其功于一役,只要取得此战胜利,那接下来,倭国将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马展的态度显而易见,与其让敌军分散,倒不如让他们聚集到一起。
就算倭国兵强马壮,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马展的力量,早已超出常人的范畴,只有李元霸才能短暂与之交锋。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给马展足够的敌人,他也能和李元霸一样,达成横扫百万军的成就。
当然了,如今的倭国拼了老命,也就聚集个一二十万大军。
很快,隋军一方在马展下令后,便是原地扎营,同时派人继续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