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盖苏文倒下,鲜血散落一地,马展神色平静,他环顾周遭,高声呼喊道:
“盖苏文已死,负隅顽抗者死!”
高句丽复国,真正的主导者自然不是寻常士卒。可要是他们不知死活,非要顽抗到底,那马展绝不会留情。
如果盖苏文还活着,这些高句丽将士或许还能坚持一会。
但此刻,这才一个照面,盖苏文便是死于马展刀下。如此巨大的差距,直接打破了高句丽一方的幻想。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如果继续打下去,无非是自寻死路。
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有高句丽士卒丢下兵器,彻底放弃挣扎。
紧接着,是越来越多的人匍匐在地。
他们都认清了现实,虽然高句丽复国了,但仍旧不是大隋的对手。
对这些将士来说,他们并没有改变天下大局的能耐。更多的人只是想要安稳的生活下去,只是被形势所迫罢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选择投降的士卒,也有少数负隅顽抗之辈。
马展直接策马冲锋,大刀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这些敌军尽数斩杀。不过顷刻间,他们就成了一具尸体。
此战,隋军大获全胜。
当然了,到这里战斗还没有彻底结束。姜松那边,能不能顺利拿下安殿宝,也是镇压高句丽叛乱的关键。
正当马展率领众将,打算去后方查看情况,顺便支援姜松的时候。
一行人策马而来,为首者正是姜松,除此之外,还有一道魁梧身影被五花大绑,狼狈不堪的被押了过来。
姜松朝着马展拱手道:
“启禀王爷,末将幸不辱命。”
听得此言,马展也意识到俘虏的身份,恐怕这人就是那安殿宝了吧。
是以马展微笑道:
“本王就知道,以永年兄你的实力,拿下这安殿宝不在话下。”
安殿宝的实力自然不弱,可他面对的是姜松,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这时候,马展转过身,看向安殿宝道:
“安殿宝,你应该能够看清如今的局势,盖苏文负隅顽抗,已经死于本王刀下。
现如今,本王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愿归降我大隋,本王可以既往不咎。”
安殿宝一阵沉默。
方才冲进隋军大营,他看见姜松等人时,便意识到己方中了陷阱。
那时候,安殿宝便是当机立断想要突围。但现实却是那么残酷,姜松根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二人厮杀不到二十个回合,他便是被姜松长枪挑落,沦为阶下囚。
马展号称天下无敌,可他手下一员战将就有这样的实力,当真令人绝望。
看着哑口无言的安殿宝,马展目光一闪,陡然变得凌厉,沉声道:
“看来你不愿……”
“在下愿降!”
不等马展说完,安殿宝终于是有了动静,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高句丽当真能够挡住大隋进攻,他自然不会改弦易辙,归顺大隋。
但事已至此,盖苏文都已经死了,他们麾下兵马全军覆没,面对这根本无法战胜的敌人,他又何必找死?
原本马展还以为,安殿宝打算与高句丽共存亡,当他听得安殿宝坚定话语,不由得一怔,神色稍显异样。
想到这里,马展不禁好奇问道:
“安殿宝,你当真打算投降,若是归降之后,你胆敢反复无常,本王必将你千刀万剐。”
听得马展之言,安殿宝面露苦笑,显得有些无奈。但实际上,安殿宝并没有诈降的想法,他是真心打算归顺大隋。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安殿宝本就不是高句丽土着。
稍作斟酌,安殿宝正色说道:
“启禀镇国王,其实在下的祖父,因为当年北周和北魏相争,便是拖家带口离开中原,在高句丽定居。
先前在下受盖苏文之邀,欲要重建高句丽,但今日一战,在下才明白自己的实力,在王爷面前,是何等不堪一击……”
见安殿宝这样说,马展方才放下心来,他并不担心安殿宝背刺,因为以他现在的实力,无惧任何对手。
就连李元霸都跑了,其他人怎么可能是马展的对手?
但安殿宝的理由,多少让马展以及在场众人有些诧异。
毕竟,身为高句丽第一猛将的安殿宝,竟然是汉人出身,实在是令人意外。
没有耽搁,马展招了招手,立刻有人将安殿宝身上的绳索解开。
马展看着他,朗声道:
“只要你真心归降,本王自然会给你将功赎罪的机会。”
安殿宝跪地行礼道:
“罪臣安殿宝,多谢王爷不杀之恩!”
——
成功招降安殿宝,对于马展来说,只是一个意外之喜,并不影响大局。
战斗已经结束,马展立刻领兵杀往辽东城。虽然盖苏文领兵出战,但在城中留下了部分守军。
他们看着城外步步紧逼的隋军,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在这等局势下,马展直接派出安殿宝劝降,守军彻底放弃抵抗。
虽然城内守军是受盖苏文统领,但他们也认识安殿宝。既然盖苏文已死,他们听从安殿宝的命令,亦是合情合理。
马展领兵入城,先是令人维持城内局势,捉拿溃兵,而后与众将聚集于府衙。
各自坐定,马展颔首说道:
“今日之战,我军大获全胜,高句丽两路兵马全军覆没,高句丽大将盖苏文,亦是被本帅亲自斩杀。
安殿宝,你本是高句丽副元帅,对接下来战事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安殿宝也在众将之中,他在角落位置小心待着,没想到竟然有自己的事情,不禁有些尴尬。
但面对马展的询问,他自不敢怠慢,连忙拱手答道:
“启禀王爷,高句丽方才复国,可用兵马不多,其中精锐皆由末将和盖苏文统领,其他各地守军多为临时征召青壮。”
看得出来,此刻的安殿宝还是很坦诚的,马展微微颔首,说道:
“既然眼下高句丽已经没有一战之力,本王打算速战速决,直接领兵快攻平壤城,等扫灭高句丽余孽后,再来招抚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