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会议室内似乎连时间都停止了。
没有人说话。
没有人动弹。
甚至没有人呼吸。
陈院士的眼镜从鼻梁上滑下来,却浑然不觉。王将军的茶杯停在半空中,忘了放下。张部长的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每个人的大脑似乎都短路了,无法处理他们刚刚听到的信息。
可控核聚变?
稳定输出净能量?
工程时间表?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超出想象的冲击力。他们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是真的,那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
核裂变为龙国带来了战略威慑,但核聚变——那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是点亮星辰大海的钥匙,是改变世界格局的终极力量!
终于,陈院士颤抖着声音打破了沉默:\"李...李总工,你是在开玩笑吧?\"他不自觉地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仿佛这样能让他更清晰地理解当前的状况,\"我们...我们哪有什么'炎龙'工程?哪有什么可控核聚变研究?\"
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来,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嗡嗡的低语,每个人都在试图消化这个信息,或者与周围的同事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是啊,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军工委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困惑地说。
\"可控核聚变?那不是星条国和北极熊国都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吗?\"另一位科学家疑惑地问道。
\"根本不可能!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体稳定性问题至今无解!\"一位物理学家几乎是喊出来的。
面对这些质疑,李明远没有立即回应。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红色封套,上面印有\"绝密\"字样和一个奇特的烛龙图案印章。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封套,取出几张照片和一份薄薄的报告,然后将它们放在会议桌中央。
\"这是蓬莱岛西北区新建的地下实验室,代号'烛龙'。\"李明远平静地说,\"过去八个月,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十七次小型聚变实验。最近一次,已经实现了约1.2的q值。\"
q值大于1!这意味着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已经超过了维持反应所需的输入能量——这是核聚变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里程碑,是从实验室玩具到实用能源的关键转折点!
科学家们蜂拥而上,争相查看这些照片和数据。照片上显示着一个环形装置,形似托卡马克但又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中央的等离子体呈现出令人心悸的蓝白色光芒。另一张照片显示了某种特殊的金属结构,看起来像是反应堆的内壁材料。
\"这...这不可能!\"一位核物理学家失声叫道,手指颤抖地指着数据报告,\"托卡马克装置的稳定性问题根本无解!等离子体约束...第一壁材料...引发条件...\"
\"过去确实无解,\"李明远平静地说,\"但现在,有了。\"
他指着照片上的环形装置:\"这不是普通的托卡马克。我们采用了全新的磁场拓扑结构,解决了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根本问题。同时,\"他又指向另一张照片,\"这种第一壁材料采用了特殊的纳米复合结构,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中子辐照而不失效。\"
科学家们挤在一起,仔细研究着这些照片和数据,有人惊呼,有人摇头,有人则陷入深思。
张部长感到头晕目眩,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太了解李明远了,知道这个男人从不说空话。如果他说\"炎龙\"工程存在,那它就一定存在;如果他说实现了q值大于1,那就一定实现了。
但问题是——这怎么可能?
就算李明远是天才中的天才,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国家,实现这种跨越式的科技突破。除非...
张部长不敢继续想下去。那个荒谬的念头——李明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此刻显得前所未有的合理。只有一个来自未来的人,才能在五十年代末的龙国实现可控核聚变这种在原本时间线上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技术突破。
王将军坐在座位上,脸色变得苍白。他不是科学家,不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原理,但他知道可控核聚变意味着什么——无尽的清洁能源,军事上的革命性突破,工业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如果这是真的,龙国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李总工,\"王将军艰难地开口,声音嘶哑,\"这...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李明远点点头:\"是的,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关键的技术突破已经实现。q值达到1.2只是个开始,我们的理论模型表明,在优化设计后,q值可以提高到5以上,足以支持商业化应用。\"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一位高级官员突然质问,\"如此重大的项目,为何没有上报中央?没有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立项?\"
李明远的表情变得复杂:\"'炎龙'工程的保密级别极高,采用了特殊的管理模式。项目信息仅限高层知悉,连具体的工作人员都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部分,不知道整体目标。\"
他看了看张部长,后者瞬间明白了什么——这是李明远的个人计划,很可能只有极少数高层知情,甚至可能连他们也只知道一部分真相。
\"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李明远继续道,\"我们需要向世界宣告这一突破,通过《仓颉》期刊,以正式学术论文的形式。\"
\"不,这太疯狂了!\"王将军猛地站起来,\"核聚变技术比龙芯和'鲲鹏'加起来还要重要一百倍!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怎能轻易公开?\"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强烈反对,会议室再次陷入混乱。但这次的反对声不同于之前,带着一种近乎恐惧的情绪——他们害怕的不再是技术泄露的风险,而是这种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全球格局巨变。
李明远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认为我会把真正的核心机密公之于众吗?当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