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代表李参赞担忧地说:\"如果贸然创办所谓的'国际顶级期刊',却无人问津,岂不是自取其辱?会被西方媒体嘲笑为'东方闭门造车',甚至会影响我们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技术形象。\"
会议室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几乎所有人都在表达反对或怀疑。张部长看着李明远,心想这小子今天怕是要碰一鼻子灰了。
然而李明远却毫不动摇,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各位的担忧很合理。确实,如果《仓颉》只是一本普通的科学期刊,那就注定无人问津,甚至沦为笑柄。\"
他转身走向投影屏,按下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简洁优雅的期刊封面设计——《仓颉》两个字采用古朴的金色篆体,底色是深蓝色,宛如星空,四周环绕着几何图案和古老甲骨文符号的现代演绎。整体设计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科技感。
\"但《仓颉》绝不是普通期刊。\"李明远转过身,目光如炬,\"而且,我们不需要等待西方学者屈尊投稿。\"
张部长敏锐地察觉到李明远眼中那种熟悉的神采——那是他每次要抛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点子时才有的表情。张部长的心突然悬了起来。
\"第一期,我们就将发布两篇重磅论文。\"李明远的声音不紧不慢,却字字千钧,\"第一篇:《龙芯-III核心架构与中文编程范式的完整理论体系》,包含所有关键算法和技术路径。\"
会议室内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睁大了眼睛,有人甚至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
\"第二篇:《'鲲鹏'地效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材料工艺与动力系统原理》,全面阐述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
\"李明远!你疯了吗?!\"王将军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来,连敬称都不用了,脸色铁青,青筋暴起,\"这两项可都是国家最高机密!最高机密!你明白吗?就这样公开?!\"
会议室瞬间沸腾了,所有人都开始激烈发言:
\"这不是把我们的核心技术拱手让人吗?\"军工委的一位老专家气得浑身发抖。
\"花了这么大力气保守的秘密,转眼就要公之于众?\"情报部门的代表难以置信地摇着头。
\"西方拿到这些论文,照着做不就能复制我们的成果了吗?\"科研人员们纷纷提出质疑。
\"这简直是叛国行为!\"一位军方代表甚至站起来指着李明远怒吼,\"这是背叛龙国人民的行为!\"
会议室内乱成一团,几乎所有人都在表达愤怒和反对。张部长也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李明远会提出这种近乎荒谬的建议。这家伙平时再怎么出人意料,也没做过这种事啊!
\"李总工,\"张部长强压着内心的震惊,试图使谈话回到理性轨道,\"你这个提议...太突然了。能不能解释一下你的考虑?为什么要公开这些核心机密?\"
李明远对这片混乱似乎早有预料,神色依然从容。他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到会议桌中央。
\"各位,请冷静一下。\"他的声音不大,却有着奇特的穿透力,竟然让沸腾的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我理解大家的震惊和担忧,但请听我解释。\"
众人带着怀疑和愤怒的目光盯着他,但至少暂时停止了争吵。
\"计算机技术是未来的核心,地效飞行器代表着颠覆性的空海平台。\"李明远缓缓说道,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这两项成果超越当前时代至少二十年,是西方梦寐以求却无法复制的技术圣杯。\"
他环视一圈,目光锐利如刀:\"论文一出,他们想不看都难!哪怕是为了破解或证伪,也必须逐字研读!西方科学界将无法忽视《仓颉》的存在!\"
会议室内的气氛稍稍缓和,但依然充满了质疑。
科学院的陈院士皱着眉头:\"李总工,我不否认这会引起轰动,但随之而来的代价太大了。一旦公开这些核心技术,西方很快就会追赶上来,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领先优势岂不是荡然无存?\"
李明远摇摇头:\"陈院士,您是材料学专家,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技术壁垒在哪里。\"
他走向投影屏,调出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和数据:\"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的是工艺和材料的鸿沟。没错,我们会公开龙芯-III的架构理论和算法,但核心材料和制造工艺,一个字也不会提。\"
李明远点击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一张显微照片,显示着某种奇特的晶格结构:\"这是龙芯-III核心处理器使用的量子隧穿晶体管材料,没有特殊的冶炼工艺和设备,就算你知道理论也造不出来。\"
他又切换到另一张图片,一种奇特的金属合金横截面:\"这是'鲲鹏'地效飞行器的超轻高强复合蒙皮,没有我们独创的压制工艺,同样无法复制。\"
军工委的技术专家刘教授迟疑道:\"话虽如此,但架构和理论本身就已经价值连城了。有了理论基础,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替代材料和工艺。\"
\"没错,\"军方代表附和道,\"西方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迟早会赶上来。\"
李明远不以为然:\"各位低估了我们的领先程度,也高估了西方的追赶速度。即使给他们完整的理论,没有配套的材料和工艺,他们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追赶上来。\"
他冷笑一声:\"而十年后,我们又将处于什么位置?那时的龙芯将是什么样子?'鲲鹏'又将进化到何种程度?\"
这番话让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确实,技术发展从来不会静止不前,如果龙国能保持当前的创新速度,即使西方开始追赶,差距也不会轻易缩小。
但外交部的李参赞仍有疑虑:\"李总工,即使如你所说,我们仍然在给对手提供宝贵的情报和线索。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创办《仓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