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水山庄距离残破古寺有着七百里的路程。
而陈平安等人,一路也是算得上是游山涉水,并没有走那么急,经过十日的赶路,终于到达了剑水山庄。
剑水山庄规模颇大,又因近日要选出所谓的武林盟主,各路江湖侠客纷纷前往,此处热闹非凡——街头人声鼎沸,酒肆茶坊座无虚席,腰间配剑的侠客穿梭其间,讨价声、谈笑声与兵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可算是一幅江湖好景。
陈平安一行人刚到山庄门口,在此等候的庄主管家见状,立即激动地迎了上来。
“敢问阁下可是陈公子?”
老管家说到这里,又露出歉意的笑容,随即从袖中拿出一张画像,画中之人正是陈平安的模样。
不得不说,这画像倒有七八分相似。
陈平安见此,笑着回答:“这画像,想必是宋老庄主所画吧?”
老管家立即收回画像,笑着恭敬回道:“正是,老庄主交代过,几位公子是咱们山庄的贵客,万万不可怠慢。”
说这话时,老管家不自觉看了一眼涂山苏苏——宋老庄主此前并未提及会有一位姑娘同行,但他也没多问,只当是同行之人。
“几位贵客,请随我来。”老管家说到这里,对着陈平安一行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平安点头应下,便跟着老管家,朝着剑水山庄大门走去。
途中,老管家遇到一个长相粗犷的汉子。
见了这人,老管家脸色微微一变,但对方拿出请帖后,他还是客套地寒暄了几句。
那汉子这时却留意到了陈平安,随即对着管家笑道。
“楚管家,你身后这几位,地位想必不低吧?竟然能劳烦你这百岁老人亲自来接,这可是山庄少有的规格。”
老管家听到这话,想到对方“梳水四煞之首”的魔道身份,只尴尬地笑了笑,打了个马虎眼,没提陈平安等人的身份。
那汉子见老管家含糊搪塞,眼神微微一眯,随即再次看向陈平安,开口道:“这位少侠如此年轻便闯荡江湖,想必有几分本事,不知家住何方?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说不定你报出名讳,以我的身份,还能认识你家长辈,说不定曾经还一起快意恩仇过。”
陈平安听到这话,眼神多了几分古怪。
他早已知道对方的身份——只因梳水四煞中的那所谓“嬷嬷”,此刻还被关在他的盘古世界里,如今已变成一道虚弱的魂魄。
方才陈平安将眼前景象投射到盘古世界,那少女嬷嬷为了不再受欧阳老鬼等人折磨,当即爆出了这汉子的身份。
此时,陈平安开口回道:“我家住在极远之地,家中长辈不便多提,不过我认识的人倒不少,也有几个练气士六七境的长辈。”
陈平安开口回答了一句,还是觉得低调一点比较好。
那汉子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好一个家底雄厚!佩服,佩服!”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却压根不信。
六七境练气士。
在这周围几个帝国乃至江湖人士眼中,除非是山上势力。
再者就是像宋雨烧这样的剑神。
可山上势力又怎会来到这所谓的落魄江湖?
老管家这时赶紧再次打了个马虎眼,吩咐一旁的家奴,接待这汉子。
汉子又别有深意地看了陈平安一眼,才大摇大摆地跟着李叔离开。
待汉子走后,老管家看向陈平安,轻声道:“陈公子,方才与您搭话的,是梳水四煞中的魁首。”
“寻常时候还是少与他交往为好,免得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陈平安点头应道:“好的,此事我记下了。”
一旁的涂山苏苏却眨着大眼睛,忍不住抿嘴笑了笑。
她哪会担心什么麻烦?自家公子有多厉害,她心里清楚得很。
方才那粗犷汉子要是敢找公子麻烦,肯定会被公子打得很惨。
走进庄子,剑水山庄建得别有洞天。
青石板路蜿蜒穿过成片竹林,路边每隔几步便有石灯笼立着,灯笼上刻着精致的云纹。
远处亭台楼阁依水而建,飞檐翘角上挂着铜铃,风一吹便发出清脆声响……
陈平安被老管家安排在一座风景优美的独栋大院里。
而那汉子就被安排在这独栋大院的隔壁。
陈平安没有在意这些,他走进院子后,刚到院门口便听到一道流水声。
陈平安自然记起宋雨烧先前对他说的话,说这里的溪涧瀑布有着几分门道。
紧接着,
陈平安问老管家,可否去瀑布那边看一看。
老管家自然点头答应,表示没有任何问题。
这时徐远霞和张山峰则表示他们要在这里休息一下。
十日的赶路,确实有些累了。
而涂山苏苏,则表示要先去给公子铺好床铺,等会再来找公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平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对涂山苏苏交代了一声:“铺好床铺便在这里待着就行,不要往外走。”
紧接着。
陈平安便沿着那石板路一路朝着前方走了过去。
距离陈平安不远处,有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
这瀑布即便放在山水之间,也是一处难得的美景,若逢雨后天晴,这里必然彩虹高挂,景象壮丽。
这座壮观的瀑布,在剑水山庄建立之前,已不知存在了多少岁月,没人说得清。
而在另一边。
老管家突然间恍然大悟。他看着陈平安行走的方向,心头震撼——因为他清楚地知道,
陈平安所在的庄园距离瀑布还有一段路程,寻常的修士和武夫根本感知不到瀑布的动静。
刚才老管家没想起这一茬,此刻再想到陈平安面对那汉子时的从容模样,突然心头一紧,喃喃自语道:“这少年,难道是一位返老还童的大宗师?对,一定是这样的,否则老爷也不可能如此交代,当做自家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另一边。
大骊王朝龙泉郡,此时这里迎来了一支车队。
这支车队竟来自大隋朝廷,虽轻车简从、未大张旗鼓,却仍在大骊朝廷内掀起了巨大风浪,以至于大骊方面的迎接队伍中,出现了袁、曹两位朝廷重臣。
相比之下,郡守吴鸢身处人群中,显得毫不起眼,位置也极为靠后。
大隋这边的主心骨,是一位姓高的年迈老人。
若只看相貌气度,他更像个四海为家的说书人,毫无富贵之气,身旁还跟着一位少女随从。
除此之外,另一辆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大隋皇子高煊。
他身旁还有一位老宦官。
只不过这宦官已不是先前随高煊前来的那位,毕竟先前那位,早已被陈平安打死。
两拨人聚集后,只备了一顿简单的粗茶淡饭,互相说了些客套话。
大人物,自然有大人物的应酬。
而一些过来看热闹的,则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另一张桌前,两个少年相对而坐。
一个是大隋皇子高煊,另一个是大骊王朝的皇子宋集薪。
宋集薪身旁还站着个心不在焉的婢女稚圭。
高煊身旁,同样立着一位身着蟒服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