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帝国休整的时间不会长,主要的战役已经结束,大部队需要尽快得到坦克的补充。
古德司令站在指挥帐篷的地图前,指尖在防区上反复滑动。
这次在罗姆内吃的小亏,像根刺扎在他心头,让他始终憋着一股劲。
办公桌上摊着两份报告:一份是坦克补充清单,标注着三天内将有 120 辆四号坦克抵达;另一份是中五国方面军的兵力侦察图,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在东南方向汇聚。
如果补充的主力坦克,是可以跟李峰的坦克师重新较量的。
参谋推门而入,递过文件,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将军,陆军总部的最新指令到了。”
指令上明确标注:围歼战结束后,第二装甲集群需即刻返回中央集团军群,筹备进攻苏维科夫,不再配合南方集团军群作战。
而南方集团军群将单独向哈尔科夫、顿巴斯、克里米亚推进。
这意味着,未来与李峰打交道的,将是南方集团军群的那些傲慢家伙。
在他们东南方位,中五国方面军已经集结了四五十万人,具体战斗力如何,需要尝试一番才知道。
凭着李峰以往的战绩来看,这四五十万人到了他的手上,发挥出来的效果肯定优于苏维帝国的指挥官,所带来的威胁也必然更大。
免不了要跟他的高材生打交道,需要注意一番。
对着身边的参谋说道:“必须重视李峰的这支部队。我建议,等主力坦克补充到位后,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摸清他们的底细。如果放任他们发展壮大,将来必成大患。”
参谋点了点头,认同道:“您说得有道理。李峰的战术确实厉害,那支坦克师虽然装备不算顶尖,但配合太默契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在罗姆内,让他吃掉了我们3个摩托化步兵团,对方的主力几乎没有受损。”
“据侦查人员汇报,西南方面军的大批溃兵跟坦克也汇入了中五国方面军手上。”
“那么可以推算,李峰的实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给南方集团军群发报。” 古德转身下令,“提醒他们注意中五国方面军的动向,尤其是在顿巴斯的侧翼防御。李峰擅长把握战机突袭,切勿轻敌。”
但第二装甲集群的提醒显然不合时机。
南方集团军群刚刚打赢了一场精彩的歼灭战,麾下的士气正盛。
让他们注意一个年轻军官,岂不是开玩笑。
主要战役已经结束,吃掉了苏维帝国西南方面军的主力,现役部队都已经打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什么臭咸鱼。
也值得他们注意?
这份电报发出后,迅速收到了南方集团军群的回电,只有寥寥数语:“已知晓。贵部专注于苏维科夫即可,南线无需担忧。”
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低估了李峰和他的部队。
那不是一支普通的杂牌军,而是一支有着出色指挥官和顽强战斗力的精锐之师。
“迟早要栽跟头。” 古德叹了口气。
不过他本身不是南方集团军群的人,不便插手对方的事情。
提醒注意,已经尽到了职责。
对方听与不听,那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古德司令站在帐篷中央,指尖捻着一枚银色怀表,表盖内侧嵌着的莱茵河军校毕业照已经泛黄。照片上,年轻的李峰站在后排,眼神里带着不服输的锐气。
“我的好学生啊,可惜我第二装甲集群要立刻北上,暂时无法跟你交流了,希望你坚挺一些。等我解决了苏维科夫,再来收拾你,教一教你如何尊敬师长。”
这句话像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他心里漾开层层涟漪。
不管战场上如何针锋相对,那份师生情谊终究还在。他走到桌前,抽出印有鹰徽的信纸,钢笔在纸上划过沙沙声响。
信里没有火药味,开篇先说了一下莱茵河军校的近况,又提及当年一起推演过的 “作战计划”,最后才笔锋一转:“东线战场局势诡谲,苏维已露颓势。你所代表的第八战区若愿与汉斯帝国达成默契,共分沃土,未必不是良策。望你三思。”
古德老师有意举荐他迷途知返,若是李峰愿意,第八战区亦可以是汉斯帝国的朋友。
写完后,他将信纸折成菱形,塞进信封,用火漆封了口。
“让最得力的侦察兵去送,务必亲手交到李峰手上。”
此时此刻。
中五国方面军内正在补充军械跟物资。
司令部的墙角里还堆着刚刚接收的弹药箱,参谋们围着新绘制的撤退路线图争论不休。
按照李峰的命令,溃败的伤兵重新整编后,推迟投入防线 。
在整个苏维防线呈溃败之势时,他没必要当那个出头鸟。
李峰无意坚守所谓的重要城市,平原地带无险可守,还不如往后方撤退。
沿途铺设地雷、炸药,毁掉桥梁跟公路。
利用纵深拖延敌军即可。
能够争取更多的休整时间。
丁伟捏着情报走进来。
“长官,哈尔科夫方向的侦察兵回报,南方集团军群已经开始集结。他们的先头部队只有五十公里了。”
“城内重要的工厂设备已经全部迁移,一座军工之城,一夜之间几乎搬空了。”
李峰呵呵一笑。
“正常,苏维帝国的人擅长抢东西,抢自己的,抢别人,顺手的事儿。”
丁伟顺手将信件递给李峰。
信封上全是手印。
漆封完好。
拆开信件后,快速的浏览了一番,信纸在他手中轻轻晃动。
字里行间的拉拢与警告同样明显。
他突然笑了,将信纸扔进火盆一烧而尽。
“一位老师在提醒学生,不要站错队。可惜他忘了,我从入学那天起,就只认自己的国家。”
胜负犹未可知,而他第八战区,正值闷头发育的时候。
谁给的好处多,当然跟谁干。
目前苏维帝国的好处多多,既有工厂,又能拢兵,远比汉斯帝国有前途。
投靠之言,不用再提。
他还要借鸡下蛋,在苏维帝国身上来一个寄生夺主。
之前没看到机会,在搞到了小夫政委后,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极大的计划。非常富有野心,且有很大概率得逞的计划。
战时才是最好 操盘时机。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道理李峰深谙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