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帝国边境部队根本没有进入战备状态,也并未相信汉斯帝国玩真的。
不是,你真打啊?
所谓闪电战,必须取得空中优势。
李峰玩的都是小孩子玩意儿,看看汉斯帝国的手笔。
出动了2000架飞机,对六十多个机场跟军事设施展开轰炸,第一时间瘫痪了苏维帝国的指挥系统。
随后装甲集群长驱直入,分三路横插进来。
步兵集群则跟随之后,发动他们最为熟悉的钳形攻势。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当然是等了,除了等待,又能做什么?”
李峰点了颗烟,调侃的说道:“四百万对二百九万,优势在汉斯帝国啊。”
指尖点在地图中央,那里是汉斯中央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猛虎正狠狠的扑向绵羊。
几个人站在那,只觉得心中喘不过气来。
等?
只能等着么?
此刻苏维帝国的参谋部内,阿朱司令同样焦头烂额,他们失去了前线联系。
根本不知道部队情况,战场之上一片混乱。
前线通讯早在飞机的轰炸之下陷入了瘫痪。
290万部队陷入指挥瘫痪,那是一副什么场面?
没人可以预估战争的走向。
因为不知道哪支部队溃败了,不知道哪个集团军遭遇了攻击。
敌人的主攻方向在哪?
一切信息无法获知的时候,阿朱司令颓废的一扔钢笔,瘫在了椅子上。
说来搞笑,他们只能依靠汉斯帝国的广播,来验证前线消息。
敌人的广播中,不断释放进攻胜利的消息。
装甲集群长驱直入,一天时间就推进了100公里。
西方面军50万兵力,直接被汉斯帝国的闪电战打懵了,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50万兵力啊,被人包了饺子。
紧急之下,参谋部下令第六机械化军、11机械化军、骑兵第六军迅速集结,筹备对敌反攻。
前线的部队已经联系不上了,只能联系后方分散部署的各部,要求以最短的时间集结作战。
第六机械军还在西域呢。
接到参谋部的电报后,库兹涅佐夫跟诺维科夫看向李峰。
他们俩名义上是坦克师的指挥官,实则已经被第八战区架空了权限,就是两个吉祥物。
李峰不急不缓,拿起红蓝铅笔,在苏维防线后方画了道新的弧线,
“先别着急着荒乱,你们根本不知道前线情况是什么样?贸然集结,只不过是多送死。现在要做的是预测溃退路线,沿途收缴溃兵,协助总部稳住溃败之局面。”
“卫国,让部队集结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独立军立刻进入中五国,要求驻防部队、预备兵力集结,筹备十余万兵力,随时支援前线。”
“第六机械化军,立刻向作战前线行军,调动中五国的资源、车辆、铁路,用于运输我们所需的武器装备。”
不管如何行军,等这支部队到达前线,必然是半个月后了,到那时前线估计已经彻底崩了。
李峰要借助苏维帝国的这场覆灭危机,顺势拿到中五国的主动权。
战时,军人才是第一位,话语权最高。
透过即时战略视角,能看到汉斯帝国的坦克跟飞机不断压进。
整个战斗集群在向东移动,而且是快速移动。
对于其他战场而言,一个师,两个师都值得标记于地图之上,可对于这场大战而言,最次也得集团军规模,才有资格放在地图上。
一个师的兵力,连塞牙缝都不足。
上帝视角的好处是,让李峰更清楚的认知战争的运转规则。
对于指挥官而言,破除战争迷雾,可以规避所有昏聩的指令。
大林子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他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战略方向的判断正确与否,可以决定90%的结局。
只要战略是正确的,基本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显然苏维帝国的战略并不正确,他们将兵力更多的部署在南部,那里是整个苏维帝国的粮仓,而非汉斯帝国主攻的北部、中部。
涉及290万兵力的部署,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防线、装备、物资、火炮等,几乎沿着阵线拉开。
再想调整的话,需要一两个月,乃至更多时间。
此刻这道防线出现了巨大的口子,每一处突出的兵力集团,都可能遭遇到汉斯帝国的包围歼灭。
李峰伸手放在地图上,发现一个巴掌大小的区域,可能就有数万兵力。
任何一场包围战,都涉及十几万兵力,乃至三四十万兵力。
相对于两头庞然大物,歼灭日军师团的战斗纯粹是小打小闹啊。
战斗持续,平均每天伤亡1.6万人左右,而战场形势不容乐观。
汉斯帝国的推进顺利,已经在筹备下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了。
李峰也动身了,趁着独立军进入中五国,机械化第六军征用车辆跟铁路,部队向西南方面军方向集结。
这边留守的主力仅有几个师,全都是步兵。
全加在一起,都不够独立军收拾的。
此时不进入,何时进入?
以第八战区司令的身份,向大林子索要新的身份,李峰要求在中五国整备预备役,计划筹备30-50万人,用于支援前线。
他本人则担任中五国预备役方面军司令,领大将职务。
不仅要让对方捏着鼻子承认,他还要顺势夺取中五国的权柄。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个道理老祖宗早就教过。
卡在前线大崩溃的前提下,李峰的第八战区撕开野心,手握五个坦克师,压进了中五国境内。
这时候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你以为是跟你商量呢?
第八战区刚刚搞出150万兵力,这时候突然发难,显然是预谋已久。
消息传到参谋部,大林子气的发火。
阿朱司令比较冷静,知道第八战区的威胁,建议满足李峰的要求,并立刻要求独立军、机械化第六军加入前线。
不就是一个大将吗,给了就是了。
这时候正缺少厉害的指挥官,把李峰征用到前线,至少能顶一顶吧?
他们的军官很多,优秀的却并不多,很多未经历战场实战。
李峰是经历过战场打磨,可信度摆在那,若是能被拉来救急,确实可以尝试尝试。
问题不是好不好用。
问题是这家伙的野心太大。
割肉饲鹰,只会养出来更大的威胁。
可要是不喂,那李峰这只鹰,可要狠狠的啄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