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据点化作修罗场,街道上、碉堡内,日伪军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混着泥土,在炮弹坑中聚成猩红的泥潭。仅仅两个多时辰,枪声便逐渐沉寂,剩余日军死伤殆尽,侥幸存活的也失去了抵抗能力。
硝烟尚未散尽,士兵们撞开物资仓库的铁门,潮湿的霉味混着机油气息扑面而来。
堆积成小山的炮弹箱,木箱上 “九一式”“四年式” 的字样清晰可见。
还好第一时间就让日军的火炮陷入瘫痪,整个据点有8门野炮,30余门迫击炮,真让它们发挥出威力,骑兵师的损失必然大大增加。
击毙日军237人,击毙伪军133人,俘虏伪军3000余人。
骑兵师伤亡不足200人。
煤油灯摇曳的光晕下,3000支 “韩林春” 式备用步枪堆积在一起,算上从伪军手上缴获的步骑枪,约有6000多支;李峰拿起一把放在手上,检查了一下枪身状态。
这应该就是东北军的辽十三步枪了,使用7.92毫米口径弹药。
扔了一把给何祝国,他是东北军出身,对这批枪械应该很熟悉。
随后盘点其他收获,缴获大批战马,其中有300匹东洋马,其余的均是蒙古马。仓库内还堆积着500 余袋面粉、300 桶军粮,200 箱牛肉罐头,铁皮包装上印着旭日图案。
没什么可说的,给大家发罐头。
陈勇带警卫营的人清扫物资,暂时担任后勤负责人。
全面搜查据点内存储的物资情况,这一搜查有了新的发现,在日军负责的核心区内,发现了秘密的军备储藏点。
翻出来7台崭新的无线电发报机裹着防潮油纸,旁边是密码本;还有大量绷带、磺胺药粉和手术器械,正好用来救治伤员。
33年的时候,日军攻占之后,在这里设立了特务机构,估计是当时留下的电台,预备使用。
好东西,电台是好东西,多少都不嫌多。
其余的发电机、油料等,全部清理出来,统一管理。
缴获的枪支、火炮、弹药,分散存储,防备日军飞机空袭。同时严加看管,由警卫营的人统一分配。
机枪等,可以率先分配给部队使用,增强火力。
待修缮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炸毁的火炮,筹备人手,运回归绥军工厂去修缮。
部队全面进入据点内休整,连续三天行军,又来了一波猛烈的进攻,很多人都已经疲惫不堪。
多伦据点失守的消息,如惊雷般在关东军内部炸开了锅。
眼下刚刚爆出诺门坎方向的战斗,怎么察北也突然冒出一股兵力?
战场的变化往往在一瞬之间,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他们苦心经营的桥头堡被夺,向察哈尔用兵的路线近乎断绝,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还让他们因此损失了一支200余人的特设队。
丝毫不提损失了两个伪军骑兵师,在关东军眼里,伪军就是随手可以丢弃的工具。
不必把他们当人看,损失了也无需提供任何阵亡抚恤。
涉及北进策略的关键时刻,决不能让侧后方出问题,关东军参谋部立刻命令第八师团,夺回多伦据点,控制并稳住察北的局面。
第八师团今年刚刚获批了搜索联队的改编机会,由骑兵联队整编为搜索联队,进行机械化的整编。
这支老牌的甲种师团,获得了关东军首批机械化部队之一整编的机会。
因为才刚刚获得整编机会,骑兵还未完全转变成机械化搜索联队。
所以第八师团的骑兵联队异常强大,不仅有1400余骑兵人马,还分别配有了一个乘车中队、一个战车中队。
乘车中队配备了卡车、摩托车,共计168人。
战车中队配备12辆轻型装甲车。
这些累加在一起,战斗力不俗,机动能力更佳。
第八师团的师团长是大名鼎鼎的川原中将,该少将的最佳操作是仅凭步兵、少量战车和汽车部队,长途奔袭600公里直取承德,也因此得到了军部重用。
此一战也被他称作为神仙仗,吹嘘了多年。
李峰带骑兵师奇袭200公里,跟他比起来可差远了。所以当关东军参谋部下达了支援命令后,川原中将很是关注多伦的情况。
独立军的名号也略有耳闻。
一支擅长奇袭的队伍,实在是一种挑衅。
川原中将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刚愎自用,自打那次奇袭热河成功后,非常蔑视其他陆军战术,坚持认为奇袭无敌,长途奔袭,出奇制胜。
其二是开黄腔,三句不离,喜欢称呼其他军官是一穴居士。
搜索联队大佐山形友,此刻正站在师团长面前。
“山形君,不过是一伙支那骑兵,妄想在我面前表演奇袭的把戏,用一句中国话来形容,简直是班门弄斧。希望你拿出在夫人身上冲锋的姿态,迅速解决这伙不入流的兵力。”
“我听说你床上只有两分钟,快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也不是好事。”
“等你战胜归来,我传授你一些冲穴技巧。”
山形大佐的脸色不自然,碍于对方师团长的身份不容置疑,只能闷着头哈依。
截止到目前,他既不知道对手有多少人,配备了什么样的火力,也不知道多伦据点的情况如何,接到的命令只有一个,带搜索联队过去,搞定支那军。
很符合日军内部一些狂妄的做法,目中无人,坚信武士道精神可以克制一切敌人。
坚信战无不胜。
不管兵力多寡,都可以杀穿。
也很符合第八师团的做派,他们曾经安排200人进行寒冬雪地训练。
没有任何装备跟准备的情况下,坚信武士道精神克制一切严寒,结果呢,冻死189人,只有11人存活下来。
盲目的追求武士道精神,在一些老牌师团内尤为明显。
第八师团有着如此优良的传统,那可真是士兵的福气。
山形友大佐带着一肚子火气,又带着一脑门子的忧虑,率军往多伦方向逼近。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关东军安排了4架轰炸机配合作战,并安排了一架侦察机,率先向多伦据点探查。
与山形友大佐一问三不知的状态相反,李峰对周边一千公里范围了如指掌。
搜索联队集合出兵的时候,就已经获知了这批人的兵力情况,装备情况,以及行军路线。
兄弟,你怎么跟我打啊,我开全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