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津郡惨败之后,雁国的局势如同风雨飘摇中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而此时的岳恒,却如猛虎添翼,乘势而上。
他率领着那支由降兵组成的精锐之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夺下了三州之地。
这一举动不仅极大地扩张了他的势力范围,更关键的是,直接将刘宗统领的百万大军与京都上虞之间的联系彻底切断。
消息传到刘宗军中时,整个营地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士兵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和不安。
一位老将颤抖着声音对刘宗说:“将军,如今前有荆国三大将军肖导成、陈实、南霸的百万雄兵虎视眈眈,后又有岳恒的四十万大军步步紧逼,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刘宗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凝视着那些代表敌军位置的旗帜。
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沉默良久后,他才缓缓开口:“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准备迎敌。”声音虽平静,却难掩其中的焦虑。
营帐外,夜幕降临,寒风呼啸而过,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火光映照着士兵们紧张的脸庞,他们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来临。
次日清晨,天色尚未破晓,刘宗便下令全军开拔。
当队伍行至一片开阔地带时,突然远处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动地——原来是荆国的先锋部队已经发起了攻击。
与此同时,后方也传来急促的警报声,岳恒的军队也出现了!
“报!将军,前后皆有敌兵出现!”一名探马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
刘宗心中一沉,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他迅速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只见前方荆军的铁甲骑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而身后岳恒的士兵则像一群饥饿的狼群,正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结阵御敌!”刘宗大声命令道。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也感到无比棘手。
士兵们匆忙摆好防御阵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战斗很快打响。
荆军的弓箭手首先发动攻击,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地向雁军射去。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射倒在地。
紧接着,骑兵冲锋开始了,马蹄声如同雷鸣般震撼大地。
刘宗挥舞着长剑,试图稳住军心:“不要慌!给我顶住!”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混乱之中。
而在另一边,岳恒的军队也没有闲着。
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从高处向下俯冲而来,给雁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鲜血四溅。
雁军士兵们四处逃窜,完全失去了组织性。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刘宗的军队逐渐陷入了绝境。
前后夹击之下,他们的防线不断后退,伤亡人数急剧增加。
刘宗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士兵,心急如焚。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办法突围才行。
“将军,咱们往哪里突?”一名副将焦急地问。
刘宗环顾四周,发现东南方似乎有一个缺口。
于是果断下令:“全体向东南方向突围!”
然而,这个决定并没有带来转机。
当他们刚刚靠近那个所谓的“缺口”时,就遭遇了荆军的顽强抵抗。
原来这是对方故意设下的陷阱。
“可恶!”刘宗咬牙切齿地说道。
此时他已经意识到,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希望,继续带领残部奋力拼杀。他多次身陷险境,全靠身边的护卫拼死相救才化险为夷。
与此同时,岳恒这边也在加紧攻势。
他亲自指挥作战,不断调整战术布局。每当看到有机会削弱敌人的力量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下达进攻命令。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雁军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弱。
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让雁军的士兵们身心俱疲。
再加上腹背受敌的压力,许多人开始产生动摇情绪。
一些意志薄弱者甚至偷偷放下武器投降了敌人。
尤其后方岳恒将军,本来就是他们雁国的前中将军,而且岳恒部也都是他们的老雁人。
有他们珠玉在前,那刘宗部的雁兵自然投降得理所当然了。
这种情况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导致整个军队的士气急剧下降。
刘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试图通过鼓舞士气来扭转局面:“兄弟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但这些话在这个时候显得苍白无力。
士兵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迷茫,他们对胜利已经失去了信心。
就在这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将领带着一部分士兵临阵脱逃了。
这种行为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点,使得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队伍更加混乱不堪。
刘宗试图阻止却无济于事,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之中。
经过一整天激烈的厮杀后,夜幕再次降临战场。
此时的雁军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
相反,荆军和岳恒的军队却越战越勇,士气高涨。
他们知道胜利就在眼前,因此攻击愈发猛烈。
刘宗站在阵地中央,望着四周密密麻麻的敌人身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他知道大势已去,再做最后的挣扎也只是徒劳而已。
最终,在一次大规模的冲锋中,他被敌军俘虏了。
随着主将被擒的消息传开,剩下的雁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据统计,这场战役中共有六十万人选择了投降,二十万人战死或受伤,另有二十万人趁乱逃走不知去向。
刘宗的这一百万之师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战争结束后不久,荆武公张邺召见了岳恒和其他主要将领举行庆功宴。
席间大家畅谈此次胜利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张邺举起酒杯说道:“诸位爱卿辛苦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英勇奋战才有今天的辉煌成果。”
众人齐声响应:“愿为君上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