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奶奶是为你好,别管认识几天,这是个机会,小武这孩子人不错,有钱有势,长得还有模样呢,你要跟了他,这是咱一家修来的福分。”
奶奶语重心长对大孙女道。
“奶奶,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小武人也确实不错,可刚才也跟你说了,他家里有女人,还有一堆呢,这情况,哪还有我的机会啊。”
小梅心里略带苦涩道。
不用奶奶自己说,她还能不知道小武哥是个好男人?
长得帅气,还年轻,又有才华,又有本事,又有钱、有势力。
这样的男人上哪找去。
可人家小武哥,院里住着那么多女人呢。
虽然还没弄明白那些女人们跟小武哥的关系。
但想想也就知道了,小武哥肯定跟她们有事。
这方面奶奶可比小梅经验老道。
算起来,她是生在大清朝的人,经历过民国。
那大户大院的事,她不止听说过,还见过。
想着大孙女说的,小武这个情况,一堆女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这不跟那时期的大户老爷们的情况,差不多嘛?
都不用说的太明白,就能懂。
她能懂,小梅可不一定能懂,还得跟大孙女唠唠。
“小梅,话不是你这么说的,我感觉,你还有机会。”
“我有啥机会呀。”
小梅略带着失落。
她有话不好意思说出口。
就她早上在小武哥家大院看到的情况,小武哥这么多女人,一天找一个,都得找快小半个月。
哪还会有她的机会?
奶奶却老谋深算地摆了摆手。
“你不懂,他这种大人物,养个十个二十个的,跟玩一样,有的是钱,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啊?!”
胡小梅一脸惊讶。
“奶奶,你这是......让我给他去做小啊.....”
“你这傻丫头,说什么呢。”
奶奶很不爱听这话。
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做小”是骂人最狠的话。
“可你刚才那意思,不就是这样嘛?”
胡小梅说道。
“这能是一样的情况嘛?你进到他们家,不一定谁大谁小呢,怎么就不能你是大的?有定数嘛?”
奶奶这会儿给大孙女出谋划策起来。
她考虑着王武家的这情况,顶多都争宠呢,肯定不能有大有小的。
大孙女过去,只要机灵些,吃不了亏。
胡小梅想着,奶奶说的也有道理。
她早上在小武哥家的时候,那些姐姐们对她都很热情,很客气。
像待客人一样。
再想着昨天红红姐,还有小倩姐,以及芳芳,虽是跟她头一次见面,那也都待她像亲姐妹一样。
和她们在一起很快乐。
如果真是如奶奶说的那样,小武哥像个就像个大户人家一样,家里养着十多个,她好像还真有机会......
要是能成为小武哥的女人,和红红她们成为姐妹,挺不错的......
“奶奶,这事,怎么起头嘛?我总不能上赶着去找小武哥吧。”
胡小梅说道。
奶奶一听,大孙女松口了,露出欣慰。
“小梅,你现在跟他家的女人,谁关系最好?是不是那个红红?”
“嗯,还有芳芳,小倩。”
胡小梅说道。
奶奶点了点头。
“你先跟这姐妹几个打听清楚,问问小武的情况,要真是像咱俩聊的那样,你就开始下手。”
“怎么下手?”
胡小梅羞涩的不行,脸颊一直红着,都不好意思看奶奶,微低着头。
“这好办,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你就撩开这纱就行了......”
......
到得下午,王武过来了。
今天打算带二老,回趟胡桥。
看看家里,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处理下。
有没有鸡鸭鹅的,该卖的卖,抓来吃也行。
还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也都一并带来。
把家里的事处理清净,二老才能静下心来。
后面就带着大孙女还有两个孙子,在这边好好过日子。
两个孙子胡学军和胡学文上学的事,王武也让刘浩他们去安排了。
这两天就能去上学。
跟着王武一块过来的,还有胡玉婷、杨卫东、刘建勋、马崇业他们四人。
另外,王武让刘浩、杨国强、王小龙这几人也跟着了。
他们单开一辆车。
毕竟胡桥那边,刚跟他们起过冲突。
万一这次人带少了,那边的人趁人之危,不吃亏嘛。
不是过去打架的,但要真打起来了,也得打得过。
刘浩他们单开了一辆车。
另外,徐光还有王小龙的老表胡小军,各开了一辆车。
也就是说,准备了三辆车。
今天回去的人多,车少了可带不下。
二老看到来了这么多人,赶忙迎出来。
胡小梅和两个弟弟,胡学军还有胡学文,也都跟着出来了。
“爷爷奶奶,今天我们过来,是带你回胡桥看看,家里还有什么要带的东西没有,咱们这趟拾掇利索了,你们后面也能静心过日子。”
王武笑呵呵对二老道。
二老这会儿再见王武,那跟见到了孙女婿一般亲切。
“好的,好的,谢谢你啊,王总。”
“您客气,要能抽开空,咱现在就回去吧。”
王武说道。
“嗯嗯,能抽开空,咱走吧。”
“小武哥,我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胡小梅问道。
“你就别回去了,我给红红她们安排过了,等会儿她们过来找你玩。”
王武很贴心。
怕胡小梅刚搬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太孤单了。
就安排了刘红红她们过来找她。
这会儿她们还没到呢。
“嗯嗯,那你们回去的时候慢点。”
“没事。”
没再多说,王武带着众人,往胡桥去了。
不多时,刘红红她们到了。
“小梅,我们来找你玩了,是住这里吧?”
刘红红进到院门,喊了一句。
胡小梅在家里,就盼着她们过来呢。
听到声音,赶忙跑了出来。
“红红姐,芳芳,小倩姐,你们快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