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狠狠轰在黄五的脑门上。
秦起本就是个难缠的对手,这要再真辽人。
他想都不敢想。
“何,何出此言?”
黄五惊慌地发问。
“之前真辽主力部队,被秦起和赤羽军所击败。”
“真辽对于秦起的忌惮,远非你我之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真辽新王绝不可能在秦起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就直接绕过秦起,对大周发起攻势。”
黄五认可点头。
“而且,秦起他也很清楚,接下来咱们稍加修养过后,就会想办法将其歼灭。”
“若是秦起全力与我们开战,若不解决真辽的问题,到时候只会腹背受敌。”
“整不好,这真辽,还是秦起主动去联系联络的。”
洪野接着分析。
“混账!”
“秦起这小人,居然为了一己私利,连国家国民都不顾!”
“朕,朕,朕要定他个叛国重罪!”
“株连九族,五马分尸!”
黄五此刻已经气到了极点。
“皇上息怒。”
洪野赶紧挥挥手。
黄五深吸了一口气,来到座位上坐下。
沉默半晌。
“老爷子,你看,如今有何办法?”
这一下,黄五连称呼都变得亲昵了。
不为别的,大周国库空虚。
他眼下能仰仗的,就只有洪野。
这一趟要是出兵,恐怕洪野得自掏腰包。
这可真是为了朝纲社稷,粉身碎骨了。
“按照老臣的猜想,这一份战书,不过是秦起的缓兵之计。”
“真辽固然已经统一,可毕竟刚刚经过内乱。”
“想要调集出一只能用能打的队伍,还需要时间。”
“咱们只需要在这个时间之内,扫平秦起,真辽自溃。”
黄五现在已经不想动脑子了,直接发问。
“那老爷子认为,这个时间是多久。”
“一个月。”
“对付秦起,咱们现在必须速战速决。”
“若给了他,给了真辽足够的准备时间。”
“此战,咱们必输无疑。”
“青州,益州,咱们都会丢。”
黄五重重点头。
“如今秦起跟武振涛联合,手下军士数量也超过万员。”
“况且秦起手里的乡军,装备优良,奇招无数。”
“咱们怎么办?”
“想破秦起,先灭其友军。”
洪野果断回答。
“灭武振涛?”
“可是武安关固若金汤。”
“咱们又不是真辽,何必从正面进攻武安关。”
“陛下忘了,当年咱们大周,是如何进入青州的。”
瞬间,黄五眼前大亮。
“老爷子,你的意思是,咱们从川东地区,进入武安关。”
“咱们不走前面,走后面!”
洪野点头。
“武安关正面有天险。”
“可后面没有啊!”
“咱们直接从它最柔软的腹地,化为尖刀,狠狠捅进去!”
“把武振涛给捅个肠穿肚烂。”
洪野嗬嗬一笑。
“秦起有各种神兵利器,可武振涛没有。”
“就算秦起想要支援武振涛,碍于天险之地,他想要及时支援也很困难。”
“只要一发奇袭,拿下武安关,咱们就在青州扎下了跟。”
“无论是前抵秦起,还是后挡真辽,都有话语权了。”
“好!”
“不过,依老爷子看,此战谁来领军比较好?”
洪野听到这里,也是哀叹一声。
“如今,朝中无人可用。”
“新一批的小将尚未成长起来。”
“想要保证这次奇袭,绝对成功,唯有老将我亲自出马了。”
“不过,秦起此人用兵如神。”
“咱们还得多准备几手。”
“正常情况下,咱们应该从官道出发,走定安城这条路。”
“过了定安城,咱们又能分水陆两条。”
“以老臣之见,咱们必须三管齐下。”
“一人率军,走水陆。”
“一人率军,走陆路。”
“这俩人,负责吸引秦起的注意力。”
“此计,方可大成。”
黄五听到这里,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爷子,这需要兵力可不少啊!”
“如今朝中已经安定,我虽然可以借调部分京师守军过去。”
“可也凑不齐这么庞大的队伍啊!”
同时三路出发,还要打秦起。
那这边预备的兵力,不得整个三五万的?
“水陆八千,陆路八千。”
“老臣都已经想好了。”
“陆路那边,命玄甲军,带赤羽军,二者合二为一。”
“两只八千精锐,绝对够吸引秦起目光。”
“而水陆那边,老臣则派出少钧与洪岚二人。”
“他们二人一直负责操练我洪家军,加之对于秦起的熟悉,他们会更加谨慎。”
“又模仿的兵制,走水路包围新河县,久战不是问题。”
“那这……”
黄五盘了盘手指。
“那老爷子你带什么人出去?”
“这么盘算下来,除了我京师的守军,已经无人可用了啊!”
“老臣还请皇上,借老臣三千京师守军。”
“老臣秘密前往会州,将眼下驻守会州的司马腾带上。”
司马腾也算是洪野的干儿子,带上他,有洪野指挥,出不了岔子。
“抵达会州之后,老臣再征募会州各地的军队,组成一只两万人的大军。”
“直接从川东地区,直击武安关!”
黄五点点头,思忖片刻。
“前两路尚没有问题。”
“可老爷子您手下的部队如何?”
“毕竟会州刚经过叛乱,各城也无太多粮草可以征募。”
“这一路绕到会州,军粮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目。”
洪野嗬嗬一笑。
“会州是没有什么粮草。”
“可是川东地区有啊!”
“川东小粮仓,可不是白瞎的!”
“老臣我只要凑到些许粮草,顺利抵达川东,一切就富裕起来了!”
“只是,眼下的问题是,即便老臣掏空家底。”
“也难以支撑三只军队的消耗。”
国库的事儿,洪野是提都没提。
眼下国库啥情况,他还不知道吗?
他洪家作为国之柱石,平日里没少受到封赏。
这种觉悟还是有的。
“因此,老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请陛下,征富商豪族,幕粮皇族后宫。”
“此战,咱们赌上一切,必定要胜!”
黄五脸色微微一变,艰难地思考了一阵,最终重重点头。
“好,朕,这就着令去办!”
于是,次日。
后宫诸位娘娘得令之后,虽然不舍,但都纷纷捐出了自己的珠钗首饰。
一份着名的“自俭令”,瞬间传遍京师!
各大王公贵族,碍于如今黄五大刀在手,已经连砍了数十官员。
为了保命,只能“慷慨解囊”。
就连昔日皇族之人,也没有逃过劫难。
一时间,京城之中,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