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早朝,在年初的时候,就改了时间。
以往卯时就要开始,现在已经改到辰时。
这对于朝廷官员来说,真的是巨大的改革!
夏日还行,大不了寅时(3点)起床,洗漱赶路,到皇宫卯时(5点)开朝会,最多是瞌睡没睡好而已。
但在冬日,实在是太冷了!
对于年纪较大的官员,真的是煎熬。
现在辰时(7点)的朝会,能让大家多睡一会儿,能有时间从容的吃顿早餐。
并且,现在太子讲的是效率。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许拿到朝会上来说。
所以,很多时候,还不到巳时(9点)朝会就结束了。
就如同今日,朝会就开了半个时辰,然后就让大家回各部门当值。
只是,老朱还没离开奉天殿,就有人进来禀报。
“陛下,研究院蒯侍郎求见!”
蒯祥?他来干什么?
老朱没说话,朱标便开口道:“让他进来。”
蒯祥快步走进奉天殿,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陛下,殿下,研究院的火车项目有重大进展!”
朱元璋眉毛一挑,急忙问道:“哦?这么快?”
“正是!”蒯祥激动地说:“我们在城外修建了十里长的轨道,用蒸汽机车头改装了火车头,还造了一节试验车厢。今日准备进行首次行车试验,特来请陛下和殿下观摩!”
朱标闻言,来了兴趣,道:“要试车了?走,爹,咱们去看看!”
这才过去一个多月,老朱没想到研究院这次速度这么快。
老朱心情大好,换了便服,跟朱标还有蒯祥坐上皇宫停靠的蒸汽车,出了城。
开小汽车出去,太过招摇。
上次朱标开跑车带马皇后出宫,百姓已经知道,只有陛下跟太子殿下,才能开那种炫酷的车。
而大臣们开的老爷车,只有两个座位,三个人根本坐不下。
至于蒸汽车,百姓已经见怪不怪了。
城外试验场早已准备就绪。
侍卫早已把周围的百姓清空了。
一条崭新的铁轨向远方延伸,轨道上停着一个怪模怪样的家伙:前面是个硕大的蒸汽机车头,后面拖着一节像马车车厢的木质车斗。
老朱跟朱标刚下蒸汽车,工匠们纷纷跪地行礼。
老朱摆了摆手,让大家不用多礼,随即走到火车前,仔细打量了起来。
这东西,跟手机里看到的蒸汽火车很像,不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体积太小,毕竟是蒸汽车改建而来的。
第二,就是简陋,比蒸汽车简陋多了。
蒯祥介绍道:“启禀陛下,这蒸汽火车能正常启动,动力也足,就是不知道在轨道上跑起来如何。”
朱标绕着车厢转了一圈,发现车斗里居然还摆着几把椅子:“这车厢倒是别致。能坐几个人?”
虽然跟后世火车车厢没法比,但研究院做出来的,也有模有样。
“暂定载客二十人。”蒯祥说:“不过今天是试运行,坐几人,还得陛下来定。”
朱元璋忽然问道:“按照拉人的数量,这车只能拉3000斤的货物?”
蒯祥连忙点头:“陛下,这蒸汽火车,只是最简单的一个版本,目的是为了测试,火车的运行能力。”
“等得到实验数据后,后面会造出更大更精细的蒸汽火车……”
老朱微微颔首道:“行吧,开始测试吧。”
老朱说完,在朱标的扶持下,钻进了后面的车厢,坐在最前排,朱标则坐在他旁边。
车厢虽然有顶盖,侧边却是什么都没安装的窗户,所以车厢里通透明亮。
蒯祥亲自在前面指挥两个工匠。
随着蒸汽机轰鸣声响起,车头冒出滚滚白烟。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火车缓缓启动,然后越来越快。
朱元璋看着车厢外缓缓后移的人群,点头道:“这车果然平稳,咱都没感觉到什么颠簸。”
朱标附和道:“的确,就跟开汽车差不多。”
要知道,路轨是铁的,轮子也是铁的,只有凳子上贴了一层棉布而已。
火车沿着轨道向前行驶,速度逐渐加快。
“哐当哐当”的声音响个不停。
窗外的风也由微风变成大风,把老朱还有朱标的发丝吹得飞了起来。
只是这种状态没持续多久,火车便慢慢减速,最后停了下来。
蒯祥从前面的驾驶区跳了下来,走到老朱面前:“陛下,十里的铁路,已经到头了。”
老朱看了看手腕的手表,十里路,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的确很快。
沿着轨道骑马的侍卫,到现在还看不到身影呢!
朱元璋忽然问:“这车能吃多少煤?”
“回陛下,跑十里路大约要一百斤煤。”蒯祥答道:“虽然耗煤,但比用马划算多了。一匹马一天要吃十斤粮草,五百匹马就是五千斤……”
现在大明的水路可比陆路发达多了。
商人们往往先乘船走水路,等到目的地后,再换成牛车马车。
朱元璋侧过头了,忽然问道:“标儿你看,照这个速度,从南京到北平要多久?”
朱标闻言,知道老爹对迁都北平还在念念不忘。
反正朱标不会迁都的。
若是没有黄轩,迁都北平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有了黄轩这个外挂,谁还敢打大明的主意?
他们祈祷大明不收拾他们都算好的了。
不过,朱标还是算了一下,回道:“如果全程修通铁路,估计三五天就能到!”
听黄兄弟说他们后世坐高铁,从南京到北平只需要几个小时!
大明以前想要从南京到达北平,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已经不是什么便捷了,简直就是瞬达!
吃个午饭,睡个午觉,就从南京到北平了,这不是瞬达是什么。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斩钉截铁道:“蒯爱卿,明日咱就下令,让工部全力生产符合铺铁轨的钢材,这火车你们要加急制造出来。”
“咱希望在下半年能看到一辆真正的火车!”
蒯祥领命道:“臣遵旨!”
“好了,咱们回去吧!”
铁路末端,蒯祥让人修成一个圆形,火车可以通过这个圆形铁轨实行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