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蒯祥大人两枪都命中靶子。”
靶场移动靶子的工作人员,抬着两张索大的白色纸面,走了过来,指着上面分别留下的两个坑洞。
两张白纸上面的确出现两个拇指大小的坑洞。
不同的是,一张白纸下面那个白纸打破了,另一张上面坑洞快要高出纸面了。
老朱心中一惊,方才蒯祥第一枪射击的位置有两百米还有多的,后面在让人往后面移动了三百米!
岂不是说,这燧发枪能打五六百米?
老朱哪里知道,黄轩为了省去麻烦,给老朱弄的燧发枪是标志着枪械历史性转折点的霍尔后装燧发枪!
这枪是后置装弹,跳过了前置装弹的历程。
甚至,这枪已经不能叫做燧发枪了,枪械于1819年正式服役美国军队,被取名为霍尔m1819步枪!
其有效射程为731.52-1371.84米!
黄轩没给老朱提过,所以老朱并不知道这枪的意义有多大!
“陛下,这燧发枪臣做过实验,若是没有物体的遮挡,差不多能射到两里左右的距离,只是距离越远,伤害越低。”
蒯祥继续道:“还有,这枪在两三百米射程内威力最大,火枪手也比较容易瞄准,超过这个距离,火枪手想要瞄准就比较困难了。”
老朱点了点头,脸上的震惊夹杂的笑容就没断过。
两三百米,还不知足?
弓箭才能射一百米左右,这枪是弓箭的两倍有余,况且,刚才瞧着蒯祥装填弹药的速度并不慢。
一分钟能装填5-6次完全没问题。
现在军中配备的火铳,一分钟最多的装填两次弹药。
燧发枪不管是在射程上,还是装填速度上,甚至是精准度上,全方位的碾压火铳!
难怪蒯祥会说燧发枪会终结刀枪弓箭在战场上的使用。
这燧发枪,真的可以成为大明的镇国神器!
“陛下,方才臣只是展示了一下燧发枪的操作跟射程,接下来,臣打算让陛下看看,多人持枪射击的效果。”
蒯祥恭敬的把手中的枪递给老朱:“目前燧发枪一共有二十一把。”
蒯祥说完,让站在一旁待命的二十人排成两队。
前面十人隔一人的距离站定,用枪瞄向靶场,而后面十人双手握枪,做出时刻准备射击的姿势。
“二队准备,一队射击!”
蒯祥站在一旁,忽然开口大声命令!
“砰砰砰!”
一连串的枪声夹杂着白烟冒起。
老朱还没反应过来,又听到薛祥喊道:“一队后退装弹,二队上前射击!”
刚才射击的十人得到命令后,往后退了一步,而后面的十人往前跨了一步,举枪射击。
只是,他们射击完成以后,一队的人,装弹还没装完,于是出现空档期。
尽管只有五六个呼吸的时间。
等一队装填完毕,新一轮射击才开始。
“陛下,这是臣想出来的两段射击战术。”
蒯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臣觉得每次装填弹药需要十几个呼吸,分成两次射击,就能缩短一半的时间。臣不懂军事,瞎想出来的。”
哪知老朱拍了拍蒯祥肩膀,大赞道:“爱卿这两段式射击模式很好!咱看了都惊讶无比!”
刚才只是二十人射击,就能造成如此大的阵仗。
如果是两千,两万人呢?
最重要的是,火枪手可不是弓箭手。
想要培养一名百发百中的弓箭手,没有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办到。
但是,想要培养一名操作熟练的火枪手,那就容易太多了。
这燧发枪,做出来应该没多久。
刚才使枪的都不是军中之人,他们都能熟练的使用。
两千弓箭手都能让敌方闻风丧胆。
那两千装备了燧发枪的火枪手呢?
老朱忽然转过头对着朱标说道:“标啊,月旬前,你不在军中组建了一支职业军队吗?让他们配备这燧发枪,怎么样?”
朱标最开始听蒯祥介绍这枪怎么怎么样,他还有所怀疑,认为有点夸大其词了。
直到亲眼见过后,心中同样狂喜无比。
这简直就是……,哦,像黄兄弟说的,跨时代的杰作!
现在听到老朱说要给新军配备这燧发枪,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朱标点了点头:“那些新军,都是按照新的练兵之法训练的,也是专门为配备枪械而准备的!”
老朱又吩咐道:“爱卿,这枪你要立马安排量产,咱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看到大明军中都配备有燧发枪!”
蒯祥闻言顿时露出为难的神色,连忙跪了下去:“陛下,臣办不到!”
“这燧发枪全靠人工手工生产打磨出来的。”
“一柄燧发枪,需要铁匠、木匠、工匠合力,都需要四五日的时间才能造出来。”
“现在陛下看到的二十一柄燧发枪,是研究院几十人忙活的近一个月才做出来的。”
大明有多少士兵?不下百万。
陛下要求军中都要配备燧发枪。
先不说什么钢材火药够不够,想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起码要生产几万到十万把燧发枪才行。
现在都是四月了,剩下八个月的时间,能造出十万把燧发枪?
开什么玩笑!
老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把蒯祥先扶起来,不死心的问道:“如果按照流水线生产,还是做不到吗?”
“陛下,枪口的尺寸、长短、填弹发射装置,包括弹药,都是一点一点捶打,打磨出来的。”
“枪口大了不行,枪身短了也不行,填弹的孔洞大了还是不行。”
“这种精细活,都需要一点一点对照着图纸慢慢磨出来的。流水线是可以提高生产的速度,但品质方面根本不可控。”
“除非,生产燧发枪的都是经验老道的工匠。”
老朱听闻,沉默不语。
蒯祥说的,老朱何尝不知。
就拿洪武大炮来说,炮口,长度、大小都几乎需要一模一样,要不然根本就打不了同一筐的炮弹。
只是,按照蒯祥说的,大明军队,何时才能装备齐燧发枪?
朱标这时附在老朱耳边:“爹,你别急,我记得黄兄弟说过,后世生产精密的东西,用的一种工具,好像叫什么车床。”
“回头,咱们去问问黄兄弟就行了。”
老朱点了点头,又露出笑容:“这事,咱来解决!”
“不过,爱卿今日的确给咱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咱要狠狠的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