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熬煮的差不多了。
国防军的战士们熬了足足一大锅,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凯西和米拉,夏清瑶,艾琳几女主动要求担下施粥的工作。
铁勺搅拌着锅中厚实的厚粥,翻动的米粒混杂着肉眼可见的肉沫,还放了许多绿油油的大白菜。
很简单的白菜瘦肉粥。
但却看的这里的所有人眼冒绿光。
这是米……
是大米!满满登登的大米熬煮成的粥。
而且还不是那种一把筷子丢进去甚至都能浮起来的涮锅水, 而是真真实实的厚粥!
甚至还有肉有菜,那飘在最上层的油花是那样的诱人。
“大家排好队,每个人都有,不止这一锅,后面还有呢。”
夏清瑶带着几名士兵组织着现场的纪律。
民众们也乖乖的排好队。
他们饿急了,甚至饿的眼冒绿光,可是他们看见了那锅很大,每个人都能分到,自然不会发生暴动。
而且,后面也的确还在熬粥,新的一锅粥。
这附近不仅仅只有新乡村一个村子,还有另外两个村子,估计情况也和新乡村不遑多让。
这些也是人命,他们也要吃饭啊。
所以还会熬煮几大锅的厚粥。
临时施粥,只能缓解一时之急,真正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让这些人能够自力更生。
就像刚刚秦墨和村长所说的那样。
还有另外两个村子也要组织起来。
在夏清瑶的引导下,村民们已经排起了长队,一个个的目光紧盯着锅中。
施粥开始了,米拉站在前方,用铁勺子盛了满满一大勺出来。
一旁的凯西连忙递上一个干净的大碗。
这里的很多人家里甚至连碗筷都是破的,也是脏的。
也幸好事先考虑到这方面,所以众人带足了碗筷。
第一个便是李老头。
当凯西将一碗满满登登的厚粥递到他手上的时候,李老头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很少有人懂得挨饿的滋味。
那是一种,浑身虚弱无力,胃部绞痛难受,甚至连张一张嘴巴说一个字眼都很吃力的感觉。
这时候的人,神经紧绷到了极致,甚至说已经濒临疯狂,崩溃的临界点。
只能无力的躺在原地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俗话说,宁做饱死鬼,不做饿死鬼,便是因为挨饿的感觉太过可怕。
经历过这一切的李老头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捧着手上的白菜瘦肉粥,仿佛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的走到一旁,小口小口的喝着。
感受着胃部逐渐被食物撑起的感觉,只觉得无比踏实。
在极度的饥饿之中,人们能为了一口吃的抛弃尊严,抛弃孩子,抛弃亲人,抛弃理性。
但即使是这样,人们依旧会发现,该饿死的人还是会饿死。
就算丢弃掉属于人的一切,依旧换不回来一顿饱饭。
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但在这个时候,大秦来了,这仅仅一碗简单的白菜瘦肉粥,却大过世间的一切。
这是活下去的希望,对于李老头而言,每一口白菜瘦肉粥,都是大秦帝国的滔天恩情。
雪中送炭,刻骨铭心。
米拉一碗又一碗的盛着,看见妇女,带着孩童,还贴心的多盛了一些肉。
凯西不断的将盛满的白菜瘦肉粥递给一个又一个的难民。
这些人的身形都很单薄,仿佛就是一层皮,披在骨头上。
能够清晰的看见骨头的轮廓。
穿的也很单薄,风一吹,衣衫隐隐有支离破碎的趋势。
他的手骨节分明,瘦弱不堪,捧着大碗连连鞠躬,虚弱的声音也在说着‘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凯西的心脏在隐隐作痛。
共情能力是人类身为高等物种的标志之一,也正因如此,尽管凯西没有经历过眼前这些人的痛苦。
但此刻却仿佛能从他们的模样,行为举止之中深刻的体会到那份痛彻心扉的苦难。
直到这一刻,她才真切的体会到,大秦思想之中,真正核心的四个字眼‘以人为本’究竟有多么伟大。
新乡村的人不多,该跑的都跑了,这里也就几十上百号老弱病残。
很快,每一个人都分到了足够的粮食。
新熬煮的厚粥也已经出锅。
秦墨命人将其带上,继续朝着下两个村庄进发。
凯西和米拉夏清瑶等人也在跟随着。
另外两个村庄,名叫山新村和长寿村。
最近的是山新村,猫猫车行驶十来分钟就到了。
这里的村民们仿佛更加凄惨。
山林已经彻底光了,地面更是寸草不生。
沿途甚至能看见饿死的尸首残骸被抛弃在荒郊野外。
夏清瑶甚至已经有些不忍去看了。
车队到达了山新村,如同新乡村一样,开始召集村民,并且施粥。
途中得知,村长也没了,因为饥饿,又生了病没钱医治,最终一命呜呼,只有村长的一个女儿还在这里。
村长的女儿姓杨,也有四五十岁了,大家称呼她为杨大姐,对村里的人很好有些威望。
所以,秦墨将她单独叫了出来,将和新乡村村长所说的话语转述了一遍给杨大姐与村民们。
这一刻,山新村的村民们明白,大秦来了,他们有活路了。
山新村后,便是这片地区的最后一个村庄,长寿村。
长寿村的距离最远,在山路上开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到。
不过,这里并没有前两个村庄那样宁静。
相反,在村口还聚集着好些个人,几乎村子里的人都来了。
定睛一看才发现,在村庄口处,正有两个衣着华丽的男人,带着一群家丁在村门口,似乎在商讨着什么。
而长寿村的村民们,大家的脸上都带着死寂般的绝望,有的妇人还在哭,抱着几岁大的孩子在哭。
而那些孩子的头上,都插着一根草。
米拉眼神一颤,紧了紧秦墨的手臂:“陛下,他们这是在买卖奴隶!那些孩子头上插着的草就是暗号,是能够买卖的意思。”
作为奴隶市场重灾区的半兽人,米拉很清楚里面的各种道道。
“人贩子?”夏清瑶紧皱着眉头,咬牙切齿的道:“之前村长就说田不愁和人贩子有勾结,正愁找不到这帮混蛋呢!他们倒还送上门来了。”
大秦是严禁奴隶买卖的。
现如今,大梁已经覆灭,这里成了秦北省,自然要遵循大秦的律法,在这里搞奴隶贩卖,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下一刻,秦翦立即就带着护卫队涌了上去,人人端着枪,直接将所有人包围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一幕,把众人都吓傻了。
尤其是那两个衣着华丽的家伙,一脸懵圈的看着周遭的人群。
他们身穿特殊的军装。
这种款式,他们在县城里见过。
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是大秦的军队!尤其是手里那玩意,据说隔着老远,一下子就能干掉一个人,老吓人了。
此刻,被如此多的漆黑枪口指着,两个衣着华丽的家伙立即举起了双手,满脸惊恐不已。
聚集在村口的村民们也惊慌了起来,完全搞不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很快,两名士兵上前,一左一右的压着这两个衣着华丽的家伙。
“各位爷,各位爷,轻点轻点……哎呦喂,我们这是怎么了?”
其中一人连忙追问道。
“怎么了?”秦翦来到他的面前蹲下,脸上带着一抹森然:“你哪里来的?来这里干嘛的?叫什么?”
“回大人,我……我们是从宁安县城来的,我叫鲁大,他叫鲁二,是我弟弟。”那人指着一旁同样被压在地上的弟弟回应道。
“宁安县城,鲁大鲁二,呵。”秦翦冷笑两声,随后站起身来,看向秦墨的方向。
包围了所有人的部队让开了个缝隙,秦墨带着夏清瑶等人走了上去,目光落在被压着手臂的鲁大鲁二。
“陛下,确定了,是宁安县城来的,估计和田不愁有关系。”秦翦说道。
秦墨点了点头,不过,没有第一时间搭理这两家伙,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在场的其他人。
上前一步,来到一个孩子的面前,孩子大约六岁大。
是个女孩,虽然脸蛋很脏,但还是能看出来几分灵动,长大了,未必不是一个美人胚子。
只是,此刻的她头上插着一根草。
孩子的身后,一个妇人警惕的看着秦墨,将孩子抱在怀里。
秦墨蹲了下来,探手,轻轻将孩子头上的杂草拔下,丢在地上。
“你们刚刚是准备卖孩子吧?”他问道。
妇人看了看在场已经被国防军控制的情况,轻轻点了点头。
果然,秦墨心里了然。
卖孩子,在这个时代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吃不上饭,也供不起孩子,不卖怎么办?
一家人饿死吗?
但也不得不说,连孩子都能卖,还剩下多少人性?
他们或许没有选择,但终归还是过于残忍。
“为什么?这两个家伙答应给你多少?”秦墨看向妇人。
妇人抿着唇,听着这询问,身子有些颤抖,低声低气的道:“一个银币……”
她突然抬起头,看向秦墨:“这位老爷,我们也实在没办法了,家里没了男人,也没有粮食,除开大丫外,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不卖活不下去啊。”
“这两人说是将大丫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至少也能保住性命,有饭吃,我们还能有点收入,一个银币,至少能让我们活下来不是。”
“这丫头底子还可以,你觉得这样的孩子卖出去,会只是当个丫鬟吗?”秦墨摇了摇头。
给大户人家当丫鬟?很明显的一个借口罢了。
有那个大户人家要一个六岁的丫鬟?
活也干不了,还得供她长大,这种亏本的买卖根本不可能的。
有劳动力的丫鬟市场上一大把,为何不选她们?
妇人哪里能明白这些道理?
一脸震惊的看着鲁大鲁二:“你们骗我?!”
“谁……谁骗你了?”鲁大的脑袋被压在地上,歪着脸辩驳:“我的确是打算卖给大户人家来着,有人要的!”
“哦?”秦墨转头看向他:“有人要?让我猜猜你们接下来要干嘛。”
“买下这些孩子后,你们立马就会将他们送往奴隶市场,打上奴隶的标签,毕竟只有那种地方才会要这么小的孩子。”
“至于给出去的钱,我想最后也会回到你手里吧?以前你们就是这么干的,给钱买下孩子后,前脚刚离开,后脚官兵就来了,以征税的借口将钱财强征回去,而你只需要向田不愁分一部分利润即可。”
鲁大震惊的看着秦墨。
的确,以前他们就是这样干的,反正这些愚民们不敢反抗,怎么样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不过由于最近大秦进驻宁安县城,田不愁入狱,他就想着最后干一票捞一笔走人。
办法还是那个老办法,只是这次要自己扮官兵了。
原本计划便是走远了后,立即换一身衣服在折返回来,将这些人手里卖孩子得来的钱全带走。
只是没想到,计划还没开始呢,就立马被大秦的人给抓了。
现在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当即就打算辩解。
但秦墨根本就没心情听。
拍了拍手,让鲁大意外的人被押了上来,是田不愁,只是现在田不愁已经被打的不成人样了。
“几位应该认识吧?”秦墨冷笑着看着眼前几人,也不打算听他们什么狡辩了。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已经让秦墨怒火上涌。
有些东西,得用血来偿。
深吸一口气,秦墨看向在场的所有人:“从今以后,这里不再是大梁,而是大秦,你们都是大秦秦北省的子民,在我大秦有一条铁律,禁止任何奴隶贩卖,违者,斩!”
“我知道,你们现在过的很苦,但别担心,请相信大秦,不会让你们饿死。”
说罢,秦墨示意夏清瑶等人开始施粥,并且叫来了村长,将即将推行的改革吩咐了一遍后。
这才将目光重新落在两个人贩子以及田不愁身上,对秦翦说:
“至于这几人,给我拖回宁安县城,罪证昭告天下,明天中午,在宁安县城城门口处决。”
“脑袋悬挂于城门上三日,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