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继续当皇帝,马皇后又成了马皇后,朱允熥还是太孙,朱标还是太子。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的样子。
而其实百官之所以都拥护朱元璋继续当皇帝,也是有他们的想法。
现在的大明,因为开了海外贸易,又加强了国内商贸,鼓励经商等等一系列行为,让如今的大明,经济越发的好。
再加上有倭国的金银矿持续的开采金银,以及马三保去去海外一路上沿途已经和不少国家建立商贸。
所以,大明的外贸也开始发展起来。
各种原因加起来,使得如今的大明非常富有。
要知道,历史上的大明骨子硬,军事能力强,军队厉害,武器可怕。
可唯一的毛病,就是穷,财政入不敷出,没办法满饷养军队!
到了后期,大明亡国也基本上是文官和藩王吞了大明太多钱财,导致军队养不起,所以才灭国。
但凡明军满饷,战斗力绝对高的可怕!
而现在大明的军队,完全不担心养不起军队了。
可既然养得起,那这么多军队,也不能闲着。
所以,不少武勋就提议朱元璋,开疆拓土。
北方的草原已经纳为一体了,东边的倭国也成了大明的矿产地。
东北的高丽,也在大明的手上。
西南的安南也融合大明了。
甚至大明的手,已经伸到了欧洲最西方的高卢国。
这也让大臣们都有了野心,更让武勋们有了建功立业的想法。
如王保保、陈友谅、朱文正这些,都觉得现在的地位和身份配不上他们,都想着继续立功啊。
所以一个个的都忽悠朱元璋,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西南一些小国给收拾了,直接划为大明的地盘。
朱元璋本来还挺犹豫,可是一看大家都摩拳擦掌的,他也没办法,只能派他们去打。
这老小子没有后顾之忧,自然也是想开疆拓土的。
毕竟哪个开国皇帝,能没有野心?
他朱元璋,也想在有生之年,开疆拓土,打造一个更大的大明,使得万国来朝!
于是乎,王保保就做西北大将军,带二十万大军,主要往西北方向打一些小国。
陈友谅是东南大将军,主要负责去西南把各小国收服,要么做大明附属国,要么被大明打下来成为大明一部分。
其他人也都有分地方。
反正都是利用了各自的优势,比如王保保是草原人,在西北就比较合适。
而陈友谅适合水战,往东南一带去就对了。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明就是在收小弟,占地盘。
可有句话叫做,打天下容易,管天下难。
对于这些猛将来说,打周边小国,那不是闹着玩似的?
关键个个手握十万二十万大军,军队都是精英也就罢了,一个个还有火铳大炮。
就这,完全是把周围不懂事的小国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就导致一个后果,投靠大明,认大明为主的小国越来越多。
不服气,被大明直接打下来成为大明一部分的国家更多。
大明的地盘,开始迅速向西北、西方、西南、南方、东南等地方扩大。
朝廷忙的不可开交,每天都在商议接手、管理这些地盘,以及收小弟等流程。
就这,还不算完,开疆拓土收小弟就不说了。马三保的船队也回来了,不仅带回来很多海外国家的使团,带着各种合作和外交而来。
还带回来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朱允熥千叮万嘱,让马三保务必带回来的三样东西。
红薯、土豆、玉米。
这下好了,大明一下子热闹了。
可朱元璋人却麻了。
他没想到,他再次回到皇帝这个位置上,说好的就是继续发光发热,说好的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肩负起责任。
可他娘的没想到,责任比以前还大了,让他这个老东西,有点扛不住啊。
关键,这些都是朱允熥给他搞出来的,一下子让老朱压力山大啊。
就目前,大明商贸喷井式发展,朝廷要随时给出各种政策用以调整和避免出现问题。
军器局被朱允熥改良的火药、改良的火铳、改良的大炮,也需要朝廷时刻监管,操心不少。
在外打仗的几个军队就不说了,朱元璋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听到他们又打赢了的消息。
因为这就意味着,又要赶紧组建一大堆信得过的官员班子,去新打下来的地盘接管,并且制定对地方的军政布局、百姓安顿、地方教化等等。
朱元璋多么希望他们打慢点,动不动就传回消息,说收了一个小国。
颇有种地盘越来越大,根本管不过来的感觉。
关键有些他直接认大明为附属国的,也需要建立各种关系。
而随着马三保的回来,又带回来一大堆各国使臣,每个国家的使臣,都带着一大堆合作计划之类的。
带回来的各种技术、种子、物品等等,也需要及时处理。
偏偏北京顺天府的皇宫修建也要收尾了,各种迁都的事儿,也是蜂拥而至。
老朱一当皇帝,朝廷的事儿就多的没边儿,虽然说都是好事,这些事儿都将大明推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位置。
可老朱却差点累瘫了,一开始还是累并快乐着。
后面就只剩下累了。
朝廷也是每天开不完的朝廷,议不完的事儿,各部门连轴转,百官忙的不亦乐乎。
武英殿!
深夜!
蜡烛被太监换了一轮了,御案上的朱元璋,还顶着俩黑眼圈,提笔疾书。
朱元璋合上一个奏折:“天竺国王要亲自来朝贡称臣……让礼部以一定的规格接待……”
朱标把刚刚写上建议的折子又给朱元璋,说:
“佛郎机那边有好几个国家,想和大明在海上打通商贸……我给出了路线,您看看……”
“玉米的种植需要让马三保带回来的技术人员好好的传授给户部的相关人员……”
“迁都的时间、规模……”
“王保保问,要不要往西方一路打……”
“陈友谅的水军准备下海……”
…………
父子俩处理了一堆又一堆的折子。
结果一回头,旁边还没看的,宛若小山一般的奏折,还是把他们压垮了……
“爹,我突然不想当皇帝了,甚至不想当太子……”
“咱……咱这是做了什么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