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转眼就到了一九七七年十月下旬,恢复高考的消息已经公布。
夏为安和宋清云都准备参加高考。
在夏为安的提前各种暗示明示下,顾长安和张巧月也积极地参与到了复习当中。
宋清云在市里面工作,她经常会带一些资料给顾长安和张巧月。
张巧月原本想着自己都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哪还有时间学习。
但是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天使宝宝,两个小的没事就自己玩。
顾旭回来就带着两个弟弟各种玩,根本就不需要张巧月。
于是张巧月闲着无事也就开始看起了书,没事做题,她还从中找到了快乐。
今年高考这两对夫妻全都报名参加。
沈卫东这会已经是市局的局长,他每天的事情太忙,也没有参加高考的想法。
宋清云提醒过自己手下的年轻人和自己认识的人,要积极学习。
今年市局也有不少人要报名参加高考。
栓子也早早在宋清云和夏为安的建议下,积极学习,栓子小学毕业,但年轻,又有宋清云夫妻帮忙。
进步也飞快,虽然没有把握考上大学,但大专还是有机会的。
隋朵朵也跟着宋清云夫妻一起复习,她本来就聪明,又有沈婉和隋望舒随时辅导,成绩稳步上升。
沈卫东知道以宋清云的能力,能上大学,她上大学后自己咋办?
这一大摊子的事情,沈卫东想想就觉得脑壳疼。
跟他一起脑壳疼的还有郑兴和齐长军。
虽然宋清云这一年培养了不少人,但是他们跟宋清云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
宋清云去读大学了,这边的培训谁来做?
但他们也都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些想法而阻止宋清云往上走。
大家兀自焦虑,见到宋清云都会说上一句,好好加油!手里的工作先放放。
夏为安这边就顺利多了,他这一年依旧是当着厂办的秘书,实际上接触的工作是很多的。
王敬业有意锻炼夏为安,他知道夏为安不会在这个位置上待很久,用心的培养夏为安,他知道,夏为安会记着他这份人情。
其实他也不过顺水推舟而已,而且每次他发出去的工作,夏为安都完成得非常好。
王敬业也曾悄悄地问过夏为安想不想干个副厂长?
夏为安拒绝了,他在秘书的位置上一直干到高考。
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王敬业恍然大悟,原来夏为安早就给自己做好了安排。
他干脆好人做到底,给夏为安放了学习假,让夏为安在家里专心准备考试。
跟夫妻俩一起参加高考的除了这些朋友,还有夏若葵。
夏若葵已经进入高中,并且这一年的时间里,高中的知识她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爹娘没事就给她开小灶,她现在的成绩突飞猛进。
完全可以参加高考搏一搏。
只是报哪里的大学,小姑娘还在纠结。
她知道爹娘一定是会去京城,因为曾外祖母在那边,但她……还有韩承武。
宋清云自然看出自家女儿的纠结。
母女俩深谈了一回。
宋清云说,“爱情是一回事,亲情又是一回事,家你永远都可以回。爱情是需要维护的。”
“既然有机会可以去承武那边,娘是支持你到那边去的。”
宋清云之前查过,韩承武那边的省城大学,播音专业也是非常有名的。
既不会耽误夏若葵追求理想,又能跟爱人在一起,何乐不为。
女儿们早晚都是要离开家的。
尽管宋清云有些伤感,但,她还是支持夏若葵去韩承武那边。
夏若葵没想到宋清云会跟自己说这么多。
小姑娘的心里软乎乎的也暖暖的,她抱着宋清云。
“娘,我确实是想去韩大哥那边,但是我又怕我想家。”
“想家,寒暑假就回来,爹娘有时间也会去看你。”
“妹妹们也是,她们寒暑假的时候,有空我就让知窈带着她们去找你,你能带着她们逛逛你的大学。”
“也让她们去新的城市感受一下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你们早晚都是要飞出家的。”
“但是你们随时可以回家,家永远是属于你们的。”
宋清云轻轻地拍着夏若葵的背。
夏若葵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她知道自己心里已经做定了选择,只是还舍不得家。
经过这次畅谈,夏若葵彻底放下了自己的心事,投入到努力的备考中。
转眼又过去一个多月,到了高考当天。
夏知窈早早地起来,给爹娘和大姐准备早饭,像个小大人一样叮嘱他们,好好考,别紧张。
其他几个孩子也都是瞪着大眼睛看着他们。
夏为安和宋清云一时间哭笑不得,颇有一种身份逆转的既视感。
他们都准备充分,上考场后,很快投入到了答卷中。
考完试,夏为安和宋清云、夏若葵都难得地请了几天假。
他们可真是太累了。
原本想在家里睡到自然醒,结果第二天一早顾长安夫妻就到了。
看见明显还没太睡醒的夏为安夫妻,顾长安打趣道,“这个时间了,你们竟然还能睡得着?”
夏为安轻笑出声,“考试前复习这么累,考完试还不得放松一下。”
“也有道理。”顾长安上前,他拉着夏为安去旁边说话。
顾旭直接去找姐妹们玩了。
张巧月跟宋清云也在旁边说话。
“两个小的咋没一起带过来?”宋清云问道。
“去他们爷爷奶奶家了。清云,你和为安都准备报考京城的学校吗?”张巧月问道。
宋清云点点头。
“京城那边有外祖母他们,过去跟家里面也有个照应,这些年为安都没有得到过长辈的扶照,好不容易有机会,肯定是要去京城的。”
“而且京城的发展终归是要好一些,机会也多一些,学校也多。”
“我和长安也考虑京城,但是离家太远,小的还太小,我们上学不知道该怎么照顾他们,我们就纠结在这。”
“要不让家里的老人一起去京城,帮你们照顾孩子和家里。”
“旭旭到那边也要上学,有个人帮忙做些家务,你和长安也能投入到学业当中去。”宋清云说道。
她太知道第一年高考生的含金量了,也知道京城比其他地方机会要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