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闻太师的大军正在行进中,他忽然抬头,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字:绝龙岭。
闻太师骑在墨麒麟上,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邓忠看到闻太师忽然停下,脸上还露出惊恐的神色,于是忍不住问道:“太师为何停下不走了,也不说话呢?”
闻太师叹息道:“我当初悟道时,在碧游宫拜金灵圣母为师,学艺长达五十年。临下山辅佐成汤王时,我曾问师父,我未来的归宿如何。
师父说,我一生中不能遇到‘绝’这个字。今天行军至此,偏偏看到这块石碑上写着‘绝’字,我心里犯嘀咕,所以有些不快。”
邓忠等四位将领,笑着道:“太师,你多虑了!大丈夫怎能因为一个字,就断定一生的祸福呢?
况且常说‘吉人自有天相’,以太师的才能和品德,哪有攻不下西岐的道理?古人说:没有疑虑,何必占卜?”
闻太师听了,既不笑,也不说话。
众将催促人马,继续前进。
刀枪如流水般密集,士兵多得像云彩一样,一路上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久,探子向中军报告:“启禀太师,人马已到达西岐南门,请太师下令如何行动。”
闻太师下令,先安营扎寨。
随着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迅速安营扎寨,布下大阵。
营地分为南北两处,阵势则东西相对。南北营盘如龙虎般威猛,东西阵势则按照木金之位排列。
拐子马排列得整整齐齐,帅旗迎风招展,威风凛凛。
阵前的小校们,披着金甲;传令的士兵,挂着锦裙。
先行官们,如同猛虎下山,辅佐的军官凶猛如彪熊。
定营的炮声就像天崩地裂,催阵的鼓声则恍若雷鸣。
白天里出入有序,到了晚上则换班巡逻。
只因闻太师安营扎寨,就连乌鸦都不敢在空中飞过。
有探子向西岐相府报告:“闻太师率领三十万大军,在南门安营扎寨。”
姜子牙沉声道:“当年我在朝歌时,还没有机会,见过闻太师。今天他领兵到此,我们去看看,他的军纪如何。”
于是,他带着众将,登上城墙。
门下弟子跟随,一同来到楼上,观察闻太师的军营。
空中弥漫着浓重的杀气,遍地都是铁马兵戈;战旗在阳光下闪耀,五颜六色的旌旗随风飘扬。
成千上万的画戟上,装饰着豹尾和五彩幡;无数钢刀和青铜剑,闪烁着寒光,准备斩杀龙虎。
密集的斧钺,水晶盘般的幡旗,排列整齐。
成对的长枪像银画杆一样粗细,闪闪发亮。
低沉的号角声,如同东海老龙的吟唱;灿烂的银盔,在阳光下闪耀着冰霜般的光芒。
穿着锦衣绣袄的将士们,簇拥着先行官,策马前进。
佩戴玉带的士兵们,侍立在元帅的身边,听从调遣。
挥舞鞭抓的将士们都是英雄好汉,冲锋陷阵的士兵们凶猛如虎。
这场景,不亚于轩辕黄帝战胜蚩尤时的壮观,仿佛一座兵山,从地上崛起。
姜子牙观察了很长时间,感叹道:“听说闻太师很有将帅之才,今天看他如此整顿大军,人们还没把他的能耐说完呢。”
随后,他走下城楼,回到府中,与门下的大小将领,一起商量退敌的策略。
大家正商议着,突然有人来报:“闻太师派使者,送来了战书。”
姜子牙下令:“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城门打开,放进来一位大将,来到相府,将战书呈上。
姜子牙拆开战书阅读,看完之后,沉声道:“来将叫什么名字?”
对方回答:“末将叫邓忠。”
姜子牙点头:“邓将军回去后,请代我向闻太师问好。原书退回,告诉他,三天后,我们会在城下交战。”
邓忠领命出城,回到军营,向闻太师汇报了姜子牙的话。
转眼间,就过了三天。
只听见成汤的军营中,炮声隆隆,喊杀声震耳欲聋。
姜子牙下令:“把我们的五方大军,调遣出城,准备迎战。”
闻太师正站在军营的大门口,突然,西岐的南城门大开,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炮声,四面青色的旗帜,迎风飘扬。
旗帜下,四位战将按照震宫的方位排列。
他们都穿着青色的战袍,骑着青色的战马,甚至装备都是青色的。
他们手持盾牌,如同猛虎下山,短剑和长枪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防线。
紧接着,第二声炮响,四面红色的旗帜出现。
在幡脚下的四位战将,按照离宫的方位站立。
他们身披红袍,骑着红马,头戴绛红色的缨穗,伴随着收阵的铜锣和号角声,雄赳赳、气昂昂地跨坐在战马上,窝弓和火炮整齐地排列在军营中。
第三声炮响,四面白色的旗帜展开。
在幡脚下的四位战将,遵循兑宫的方位站立。
他们穿着白袍,骑着白马,头戴闪亮的银盔,手中的宝剑闪耀着太阳般的光芒。火焰枪、金装锏和大刀,如同白色的飞龙,气势逼人。
随后,第四声炮响,四面黑色的旗帜在飘扬。
在幡脚下的四位战将,依据坎宫的方位站定。
他们全身黑色装扮,黑马、黑袍,手持宣花斧、枣木槊,配备着虎头枪和雁翎刀,箭术更是精准无比。
最后,第五声炮响,四面杏黄色的旗帜,高高挂起。
在幡脚下的四位战将,到戊己宫的方位站定。
他们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在杏黄色的旗帜下,稳坐中心,守护着核心阵地。
整个战场,杀气腾腾,冲锋的士兵严阵以待。
闻太师看到,姜子牙调出了这五支按五行方位排列的队伍,两边的大小将官,排列得整整齐齐。
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与李奕、金吒、木吒、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武吉等人,一同守卫在两旁。
在宝纛旗下,姜子牙骑着四不像。
在他的右手边,是骑着五色神牛的武成王黄飞虎。
此时,闻太师坐在龙凤幡下,左右有邓、辛、张、陶四位将领陪伴。
太师的脸色如同淡金,长长的五柳胡须,随风飘扬,手中提着金鞭,头戴九云冠,金霞缭绕。
身穿绛红色的长袍,上面绣着鹤舞云飞的图案;腰间系着阴阳绦,脚踏玄机鞋,身下的麒麟如同墨染,金鞭摆动时闪闪发光。
他是通天教主座下的弟子,精通各种法术,而且胸怀广阔,智慧无穷,忠心耿耿,名垂青史。
姜子牙催动坐骑向前,微微欠身行礼,恭声道:“太师,我是姜尚,因为职务在身,不能行全礼。”
闻太师淡淡道:“姜丞相,我听说,你是昆仑山的名士,怎么连基本的事情,都不明白呢?”
姜子牙微微一笑:“我虽然是玉虚宫的弟子,但一直秉持道德,怎么敢违背天理呢?我遵从王命,顺应军民之心,守法公正,一切都遵循道义……”
闻太师冷笑:“你擅长用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却不知道自己有错。你不遵守君王的命令,擅自拥立武王。欺君之罪,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你收留叛臣黄飞虎,明明知道这是欺君行为,却还执意对抗!叛君之罪,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等到问罪的大军一到,你不认罪,反而擅自抵抗,杀害朝廷的军士和命官。大逆不道之罪,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
现在我亲自到这里,你还仗着自己的能耐,不投降,还要派兵对抗,用花言巧语掩饰过错,真是让人痛恨!”
姜子牙笑着道:“太师,你错啦!我们自立武王,确实是我们国家没有先行奏请。但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这有什么不行的呢?
况且天下的诸侯,都反对成汤,难道也都是欺君吗?只是君王自己,先破坏了纲纪,不足以做万民的君主,所以大家才会背叛,不再称臣。
这过错,难道全在臣子身上吗?
我们收留武成王黄飞虎,也是因为纣王有错,逼得他走投无路。现在纣王不自我反省,反而严厉责备臣子,不羞愧吗?
如果说杀害朝廷命官士卒,那是你们自己找上门来送死,我们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去帮助诸侯,或攻打关隘。
太师,你名震四方,不如按我的意思,还是请回吧。各自守住疆界,还能友好相处。
如果太师你非要坚持个人的私念,逆天行事,那么战争的胜负,就很难说了。还请太师三思,不要损害了自己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