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接过经书之后,分成四担,让悟空、猪八戒、沙僧各挑一担,自己则把剩下的经书,放在白龙马的背上。
那些经书,有的多,有的少,卷数各不相同。
阿难仔细地把经卷的数目写清楚,交给唐僧。
这时,唐僧朗声道:“徒弟们,先别急着走,放下担子,咱们去大殿里,跟佛祖道个别。”
悟空是急性子,笑道:“经书到手了,赶紧走吧!”
猪八戒打趣道:“猴哥,你是不是怕,会被收走金箍棒啊?我这钉耙、狼牙棒什么的,要收就收了,倒也没什么。”
沙僧比较稳重:“道别是应该的,师父说得对,咱们别拧着。”
悟空没办法,只好放下担子,跟着唐僧,回到大殿,向如来佛祖道别。
如来佛祖看了看阿难记录的经书数量,对唐僧道:“这些经书,功德无量,非常神奇。
它们上通天文地理的奥秘,下知世间万物的情状;也是三教的精髓,阴阳二气的真谛。
你们带到南瞻部洲,会是无价之宝,不能随便传给不合适的人。那些有德行的人,更应该珍视。”
唐僧连连点头,感谢佛祖指点。
辞别了佛祖和其他佛菩萨,他们下了大殿台阶,走出三重门。
快到山门时,大力神王拦住悟空和猪八戒,笑道:“经书已经拿走,武器得交回来,存到库房里,以后用不上了。”
悟空急了:“这些宝贝,还得护送经书呢,怎么能交呢?”
神王笑道:“经书和武器,不能一起走。你要武器,就得留下经书;要经书,就得留下武器。”
悟空没了主意,又不敢硬顶,只能看唐僧。
唐僧沉吟着,缓缓道:“徒弟们,咱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你们必须留下武器,先保证经书安全。”
悟空眼珠一转,有了主意,笑道:“按师父说的,交出武器,只是这经书,也得有根棍子挑着啊。”
神王道:“寺里有禅杖,给你们两根挑经书吧。”
沙僧高兴地道:“我的宝杖不用交,就当禅杖用了。”
神王摇头道:“那也给你换了。”
无奈之下,三人交出武器,换回三根禅杖,各自挑起经书担子,才出了山门,沿着大路继续前行。
………………
如来佛祖见唐僧满心欢喜地取走经书,就对观音菩萨和其他神圣道:“唐僧以坚定的信念和诚心,来完成报答君王的任务。
我知道,他这一路会顺顺利利,将经书带到东土大唐去,不会有什么阻碍。
但是,悟空用机巧的心思,取了经书,虽然说是为了报答天地日月的恩德,但我想他一路上保护唐僧,靠的就是这种机巧心思。
这种根性还没消除,将来必定会惹出麻烦。刚才菩萨屈指一算,说他有八十八种机巧心思,都是奸诈、偷盗、取巧之类的想法,乱七八糟。
他既然有这样的不净之根,我担心他在回去的路上,会遇到邪魔的骚扰。”
众神圣听了,都连连点头称是。
那个人称比丘僧的和尚,与优婆塞李奕一起,来到如来佛祖的面前,双手合十,虔诚地行礼。
“多亏佛祖你的恩赐,我们增添了修悟空的功德,增强了圆满觉悟的实践力。现在真经已被取走,还望佛祖能再赐我们一些方便。”
如来佛祖点点头,缓缓道:“”现在你们要暗中保护经文,安全送到东土,和尚已经知晓悟空的八十八种诡计,我现在赐给李奕八十八颗菩提珠子。
这可不是普通的珠子,每一颗都代表一位佛,是五十三佛的智慧,也是三十五佛的心灵印记。
李奕,你静心时就挂在胸前,遇到妖魔,握在手里,拨动一颗,万邪自退。
经文所到之处,你可不能偷懒,这就是圆满觉悟的实践啊。”
然后,如来又对和尚道:“你既然知道悟空诡计多端,路上的妖魔也很嚣张,我现在赐你一个木鱼梆子。
这梆子,可不是随便找个木头做的,可以用来净化心灵、驱赶邪魅。
那菩提子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木鱼有让人一听,就心生敬畏的真谛。
每当经文遇到阻碍,敲一下它,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了。
你要诚心诚意地拿着,别松懈,这就是修悟空的功德啊。”
“多谢佛祖。”
两人恭敬地磕头接受,然后离开宝殿,往外走去。
如来又叫住他们,叮嘱道:“你俩只要跟着真经走,保护它安全到达,别和唐僧他们一起走。
要是让他们知道了,那就成了送经到东土,而不是他们自己去西天取经的意义了。”
两人听了命令,就走了出去。
走出很远之后,李奕突然出手,将和尚打昏,收进七情剑的剑灵世界,然后将那个木鱼梆子拿过来。
然后,他找到唐僧师徒,也将他们和那些经书,都收进剑灵世界,最终变成一组数据。
“只要能把经书安全送到东土大唐,你管我用什么办法。”李奕微微一笑,将悟空、敖鸾和小秋召唤出来。
这个悟空,自然是由凶兽木魃晋级而成的那位,手持定海神针。
李奕拿出八十八颗菩提珠子,送给敖鸾,以后慢慢修炼成本命法宝。
他又拿出那个木鱼梆子,将它镶嵌在小秋的银星千机伞上,当作配件使用。
然后,他从冥界商城中,购买一匹白龙马,专门用来驮着经书。
当然,这些经书,都是用树叶幻化而成。而里面的内容,是他胡编乱造的。
“走咧,我们一起,送经书回大唐。”李奕哈哈大笑,心道:让那些妖魔鬼怪,来得更猛烈些吧!
………………
李奕带着悟空、敖鸾和小秋,由白龙马驮着假经书,往东土大唐的方向走去。
不久,他们在一片树林的外面,远远地看见一座高大的楼阁。
李奕带着他们,往那座楼阁走去,可是越走越远,楼阁好像没什么变化。
“明明看到,楼阁就在前面,怎么走这么近了,还看不见?”李奕觉得奇怪。
敖鸾笑道:“可能是被树林挡住了。”
李奕摇头:“咱们来的时候,这里都是荒山野岭,没看到过什么楼阁人家。”
话音刚落,那座楼阁就从树林中显露出来。
悟空笑道:“大哥,咱们已经到人家的门口了。先看看他们家的门,能不能让咱们的经书进去,要是能借宿一晚,就更好了。
要是房子小,住不下,咱们就化点斋饭,吃了继续赶路。”
敖鸾微微一笑:“那座楼阁那么高,肯定是大户人家。就是不知道,人家舍不舍得斋僧布施。就算西方的人肯斋僧布施,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我这大胃口。”
她是龙族,所以胃口特别大。
四人一马,走到楼阁的门口,发现那里站着一个中年人。
李奕上前行礼,说明自己的来意:想讨点斋饭,顺便借宿一晚。
那人说自己叫寇梁,客气地道:“没问题,没问题,饭还没凉呢。”
说着,他吩咐仆人准备饭菜,又叫人来,想把那经书抬进屋里。
仆人们上前去抬,却被李奕暗中施了个法术,感觉重如泰山,根本抬不动。
寇梁和他的弟弟寇栋见状,也上去帮忙,但还是抬不动。
寇梁转头,对李奕道:“这经书,怎么这么重?要是放在外面,怕被人偷走。最好还是把东西搬到堂屋里吧。”
李奕笑道:“寇先生,我的徒弟们能抬进去,不用打开。”
悟空点头道:“这经书可不是货物,别人抬去,也没用。就算有用,他们也抬不走。”
寇梁好奇地问:“怎么抬不走呢?”
悟空呵呵笑道:“重得很呢,就算一百个人,也抬不动。”
寇梁心里开始起疑,就叫仆人先摆饭来吃。
奇怪的是,仆人们摆上来的饭菜,粗糙得难以下咽。
李奕等人心生疑虑,宁愿饿着,也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