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刚刚亮,但贡院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魏云舟先跳下马车,接着伸手扶着魏国公下了马车。
魏国公陪魏云舟在贡院门口等着。
“爹,开门还有一会儿,您还是跟姨娘先回去吧。”
“回去也没事,不如陪你在这等一会儿。”魏国公看着在贡院门口等着的考生中有不少是中年人,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发出一声感叹,“唉,考科举真是不容易啊,这么大的年纪还要考。”
“爹,举人跟秀才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寒门子弟想要跨越阶级,就只能参加科举考试。“对寒门子弟来说,中举也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啊。”平民百姓中举后,不仅有钱,还有地。最重要的是还能做官。“所以,他们不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也要拼命考中举人。”
“唉,都是为了家族。”
“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
魏国公又看了看人群,发现小儿子是考乡试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让他心底升起一抹骄傲。
“三天后,爹爹再来接你回去。”
“不用,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说,乡试要考三场,您三场都来接我回去啊。”
“接你回去又不费事。”魏国公见贡院大门打开了,抬手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温声道,“好好考,不要紧张。”
“爹,我知道,您赶快回去吧,我也该进贡院了。”说完,魏云舟跟着其他考生一起排队进入贡院。
魏国公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目送小儿子进了贡院后,这才转身离开,上了马车。
李姨娘一直在马车上等着,掀开车帘看着贡院门口,面上一片担忧。见魏国公上来,脸上立马扬起笑脸:“国公爷,您可安心了”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有些心疼舟哥儿。”魏国公轻叹一口气道,“别人考乡试为了中举,而舟哥儿考乡试是为了考中解元。”
“舟哥儿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深受皇上看重。”李姨娘宽慰魏国公,也是安慰自己,“为了让舟哥儿考中解元,皇上也是操碎了心,舟哥儿不能辜负皇上的期望。”
“这就是我心疼他的缘故。”昨晚,魏云舟跟魏瑾之他们说的那番话,魏国公听懂了,心里更心疼小儿子。日后,小儿子的路要比二弟的路更难走。
“国公爷,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舟哥儿说了,他定能考中解元。”李姨娘满脸笑容地说道,“我们就等着他的好消息吧。”
“三天后再来接他。”
贡院里,参加乡试的考生的手里都拿着一张票。这是入场票,最上面详细写着第几起,右边详细写着什么路、什么牌、第几名。中间写着什么学。左边写着廪生什么名字。在名字下面写什么时辰听点。
魏云舟手中的入场票上写着第一起,东路第一牌第一名,金陵书院,廪生魏云舟卯时四刻听点。
身为三年前的小三元,魏云舟自然第一个进入考房。
听到考院的侍卫叫他的名字,魏云舟拿着入场票走上前去,把入场票交给了侍卫,随后开始接受检查。
乡试的检查比童试更为严格,考生们带来的每一样东西都会详细地搜查。
侍卫搜魏云舟的身子时,不仅一点也不粗暴,反而有些小心翼翼。眼前这位是魏国公府的小少爷,还是三年前的小三元,可不能得罪。
搜查完身子和所有东西后,魏云舟第一个进入考场,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等他把带来的东西整理放好,其他的考生陆陆续续进来了。
吃了汤圆给他的药,药效开始发挥作用,刚才还能闻到一些气味,现在彻底闻不到。灵敏的嗅觉彻底失灵,一点气味都闻不出来,这让魏云舟很是不习惯。
魏云舟所在的这一场考房有三十个考生,不到半个时辰就到齐了。
考生们不敢说话,整理东西时都十分小心,不敢弄出一点声音。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贡院里响起一声钟声。接着,主考官带着几个官员走了进来。
主考官身边的官员怀里都抱着贴着密封条的锦盒,这里面装着乡试的考卷。
考生们向主考官和几位官员行礼。
主考官没有多说废话,强调考试的规矩,并且再三警告考生们,一旦发现他们作弊,必定严惩不贷。
考生们被主考官这番话吓得心头一紧。
主考官训完话后,开始发放考卷。
魏云舟领到考卷后,先写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大致地把所有考题看一遍。
乡试的第一场考试考的是四书三篇和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四书的三道题,一般都是《论语》和《孟子》各一题,《大学》或者《中庸》一题。
看完所有考题后,魏云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之前还担心今年的乡试考题会很难,现在看来跟以往差不多。
第一道题是《孟子》里的话: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二道题是《论语》里的话: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第三道题是《大学》里的话: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五言八韵试帖诗的题目是:纱窗宿牛得门字。
乡试的第一场考试的考题要比童试的难很多。
魏云舟没有急着写文章,而是先把五言八韵试帖诗写了。押“门”字韵,不难写。
他在草稿纸上,一口气写了三首诗。然后,又仔细地推敲一番,最终确定写下哪首诗。
写完诗,魏云舟不急不慢地开始写第一道题的文章。
第一道题的原文古今中外都很有名,就是那篇“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最后一句话,意思很简单:用来激励他的心志,让他的性情变得坚忍,这样就能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这道题简单,也不简单。以这道题写一篇文章不难,但要写的出色,那就很难了。
魏云舟在心里琢磨了下后,便在草稿纸上写草稿。草稿写的很潦草,并且写的很快。
写完草稿,他又认认真真地修改了一番,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他这才开始抄写在考卷上。
这时,已经午时。
一只蝴蝶悠悠哉哉地从外面飞进了考房,飞到魏云舟的面前。
魏云舟正忙着写文章,没有注意到蝴蝶。
蝴蝶在他面前飞了一会儿后,估计飞累了,便飞到他的头上,在他的头上停了下来。
主考官看到这一幕,面上不觉露出一抹惊奇之色。
【ps:文中乡试的考题都是在网上搜到的,是明清时期的乡试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