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路军与东路军的两面夹击,晋兴郡的处境开始艰难起来。
“可恶,为什么会这样!?”镇南王杜衡一脸不敢相信。
接连失去三个郡,如今还剩五个郡,其中一个还沦陷大半。
再给西路军一段时间,彻底占领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如何是好?”杜衡心生迷茫。
“以本王如今的兵力,也不知道能够撑多久。”
对此没什么信心的镇南王,就想着要不要搬救兵。
“南海王那个老家伙,现在想让他帮忙已经不可能了。”
“既如此,那就只能……”杜衡把目光看向南方,却又犹豫不决。
一旦引狼入室,再想赶走可就难了。
于是找来首席谋士苏智渊,想要问问他的意见。
“王爷,你可想好了,一旦决定,再想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苏智渊劝了一句,哪怕与南林国的合作是由他促成的,也不想他们真的介入。
“本王知道,就是因此才犹豫不决,否则也不会找你来。”
该劝的已经劝了,接下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为主上出谋划策。
根据现有局势,苏智渊眉头微皱,好一会儿才若有所得。
“如果王爷真的决定了,那最好快点。”
“之前南林国为了与爪哇国专心战争,才会与我们合作。”
“如今两国正处于休战阶段,各自为了下次大战做准备。”
“要是不趁此说服他们出兵,等他们再打起来可就没机会了。”
听完他的分析,杜衡有所意动。
要不是还有顾虑,可能直接就定下了。
苏智渊看出他的纠结,就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如果王爷担心引狼入室,那在下只能说没必要。”
“哦~,何以见得?”杜衡好奇。
苏智渊解释道:“王爷别忘了爪哇国。”
“就算南林国打着支援的借口,想要赖在我们这里不走。”
“爪哇国也不会无动于衷,一定会出兵攻打南林国。”
“然后借此夺回之前丢失的领土,甚至更进一步。”
“到那时,南林国为了对抗爪哇国,不会在我们这边留太多兵力的。”
“一旦他们把兵力撤回去,桂州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杜衡觉得有理,就不再犹豫。
毕竟和南林国合作,已经是他的最后退路了。
一旦拥有援军,他就能反推回去,重新占领整个桂州。
至于失败?没有援军帮忙,他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情。
既如此,何不赌一把!
“果然,找你商量是对的,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苏智渊知道他的意思,就默默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如果王爷没有其他事情要吩咐,那在下就回去忙这件事了。”
看他不想多待的样子,杜衡也不留他,直接挥手让其下去。
之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楚王接下来的进攻。
……
有了苏智渊亲自出面,南林国那边很快就答应派遣援军帮忙。
他们也想借此试探一下东星国态度,看看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免得他们与爪哇国之间的战争,最终因为东星国插手,从而无疾而终。
甚至有可能失去这些年的战果,被爪哇国反推回来。
“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否则……我们南林国的脸面就丢大了!”
于是在苏智渊回去复命后,就开始做着北上准备。
“如果能趁机占领东星国的南方门户,并挡住他们反扑。”
“那我们南林国以后,将获得北上扩张的跳板与机会。”
“到时就不用为了扩张,每次都和爪哇国死磕了。”
至于西边的孔雀王朝,他们和南林国是盟友关系。
只要没有和他们的世仇分出胜负,就不会与南林国开战。
反之也一样,没有吞并爪哇国,南林国也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
也就是在这种局势下,南林国出兵北上了。
由于动用的只是陆军,所以水军都用来防备爪哇国。
结果还不等他们的陆军进入桂州境内,意外出现了。
镇南王麾下边境守将高锦明,以南林国不可参与东星国内战为由,拒绝他们入关。
这下南林国的陆军抓瞎了,只能派人秘密潜入东星国境内,想要找镇南王要说法。
杜衡得知自己的援军,被自己麾下的将领拒之门外,心中那个气啊!
“高锦明到底什么意思?本王让他镇守边关,那是信任他。”
“结果呢?他是怎么回报本王的!”
杜衡越想越气,就想把高锦明换掉,然后找个听话的顶替。
结果还不等他有所行动,就得知整个边关将士,直接向楚王投诚了。
“怎么会这样?本王对他们不薄,一路把他们从底层提拔上来。”
“为什么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要背叛本王?”
“难道本王向南林国求援这件事,引起了他们这些本地人的不满!?”
杜衡实在想不通,却不得不处理这件事情。
于是命令南方二郡集结兵力,配合南林国大军,重新夺回边关重地。
然后一起北上支援晋兴郡,配合镇南王主力,共同向平叛大军发起决战。
命令很快传达南方二郡各地,使得很多本地人开始犹豫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一边是守护我们的边关将士,一边是王爷命令。”
“不管选哪个,都让人好生为难。”
可惜镇南王的命令不能不执行,最终只能无奈下令,开始集结两郡兵力。
这也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各地守军,变得更加稀少起来。
“可恶,之前已经支援过大半兵力,都没有保住东边二郡,如今还来!?”
“再这么下去,我们这边由谁来守?”
“到时候不管是朝廷大军还是南林国,只要愿意,我们这边就守不住。”
这么想的守城将领不在少数,因此执行起来拖拖拉拉。
眼看他们阳奉阴违,杜衡气得跳脚,开始频繁派人催促。
甚至处置了一部分人,想要杀鸡儆猴。
结果连锁反应下,南方二郡开始人人自危。
楚王杜逸收到消息,不由大喜。
“真是天助我也,南方二郡定矣!”
于是命令东路军南下,用最快速度平定南方二郡。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东路军几乎没有遇到太大抵抗,就一路势如破竹。
沿途县城可谓望风而降,只有两座郡城的守将率军抵抗。
不过却不坚定,因此很快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