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帝大怒。
朝廷众臣心急如焚。
而令人更加难以接受的事,镇远侯身中剧毒,如今生死不知的消息也跟着此噩耗随之传来。
跟着传来的,还有一些军中消息,比如决策方面的失误等。
所以此次,弘文帝才会这般生气。
大梁在北蛮的军队一时间群龙无首,只由副将等人力撑着等待救援。
此时的太极殿上,气氛一片凝重。
平日里蹦跶得最欢快的臣子们今日也都安静如鸡。
边境大败,这对于大梁来说是耻辱。
老侯爷作为镇远侯府的定海神针,原本早就不用上朝了的,但是今日也穿着一袭正装前来请罪。
“陛下,是镇远侯府领兵不力,还请陛下责罚!”
整个朝堂上,老镇远侯跪在大殿上,一脸凝重且悲戚的请罪,那弯着的腰,是为儿子请罪而折下的。
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大梁失去一城这是事实,从十年前大战开始,这种事情还从未发生过,所以老侯爷也怕弘文帝迁怒镇远侯府啊。
说到底,这次大败绝对和自家儿子战场上大意有关,是以,老镇远侯不得不亲自出山来请罪。
希望陛下看在他为大梁征战数年的功劳上放过镇远侯府。
最主要的是,让他前去看看他儿子如今的情况,最好带上宫中御医前去,怎么说,那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不能就这么折在了战场上啊!
看着老侯爷弯折的腰和悲戚的模样,怒气十足的弘文帝自然想到了他前几十年的功劳。
再看看他早就半白的发。
顿时叹息了一声,怒气消散了一半。
良久,他开口道:
“爱卿快快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此事也不全然都是镇远侯的失误,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的办法。”
闻言,老侯爷这才起身。
“陛下,老臣虽然多年未上战场了,但是老臣这把骨头还硬着,恳请陛下允许老臣前去前线支援!”老侯爷拱手认真且严肃的说着。
现场不止弘文帝诧异的看着老侯爷,其余朝臣亦是如此。
老侯爷这是来真的!?
老侯爷当年的战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不得不说,如今的老侯爷已经不适合上战场了啊。
弘文帝直接拒绝了老侯爷。
“爱卿不必再提此事,满朝文武难道还找不出来一个能领兵打仗的人了!?你回府安心休息,镇远侯那边,朕已经派遣了御医紧急前去,一定不会有事儿的。”
闻言,老侯爷看向上首的陛下,见他神色认真,便明白自己在意的事儿是办成了,这罪目前也不会落到镇远侯府头上了。
“是,老臣多谢陛下!”老侯爷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
众人看着这一幕没说什么,只觉得,镇远侯倒是运气好,有一个愿意豁出去脸面保他的爹。
老侯爷都出马了,陛下碍于他的功勋,定然不会再计较了。
最后,弘文帝和众臣商量了一番后,决定派遣朝中一名大将加一位皇子前去战场隔行支援。
武将倒是选出来了,但是皇子人选确实让众人难住了。
太子殿下是储君,关乎国本,那样危险的地方众臣和弘文帝都不可能让他去,所以直接忽略他。
而其余皇子,也就只有三、四、五、六、七几位皇子能够前去战场,毕竟也只有这几位是入了朝任了职的。其余的皇子不是年纪小,就是早就被贬谪或者犯错被幽禁了。
选择皇子前去战场的目的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稳定军心,代表朝廷的态度。
即使只是一个虚职,但作用还是很大的。
但一提出这个主意,现场的众皇子们瞬间当起了鹌鹑,没人站出来。
弘文帝面色微沉,嘴角勾起冷笑。
这些废物,一到关键时刻,一个个都成了哑巴了。
才这般想着,众人就见,从不引人瞩目的七皇子萧晦站出来了。
现场众臣以及弘文帝和萧珩钺都诧异的看着他。
“启禀父皇,儿臣萧晦自请出战北蛮,支援镇远侯!”
此话一出,太极殿内陷入一片寂静。
弘文帝、萧珩钺以及众臣全部将目光看向大殿中央站得笔直的七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