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信托行的门市,里面的东西并不是平均分配的。
有的门脸大,有的地方小,能装的数量自然不一样。
总得来说,位置在城北的比位置在城南的,好东西多一些。
城北以前住的高门大户多,所以留下的好玩意自然也就多。
张红旗和林彩英跟着凑热闹,这段时间也算是学了不少知识。
黄花梨和紫檀,哪怕是单楹秋,也是紧着这两样木料挑。
这玩意不光是后世值钱,旧社会也值钱。
一开始,几个人都是就近转悠,全搁城南划拉了。
黄花梨和紫檀的料子制作的家具和器物,并不算多见,就连能归为硬木范畴的,也只能占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可等到了城北,别说黄花梨和紫檀材质的东西占比大大增加,就连铁力木和红瘿木打造的家具都能见着!
到了城北,就连虎妞也开始挑拣上了。
好东西太多,这姑娘还得算着那俩小楼拢共能装下多少东西呢。
加上这段日子下来,虎妞的眼光也跟着养刁了,一般的东西,还不稀罕买回去了。
如此一来,除了单楹秋特意提醒的,虎妞眼下只认黄花梨和紫檀。
城北的这些信托行门市,另一大特色,带扶手的交椅和官帽椅格外多。
毕竟这边以前多权贵嘛,旧社会,身份地位直接和家里能用的器物是挂了钩的。
东西用错了,轻则被人暗地嘲笑,重则犯忌讳。
程家那处宅子,不管是房屋还是使用的器物,都是不敢逾越违制的。
以张红旗那少的可怜的见识,也知道黄花梨和紫檀全是好东西,所以虎妞在前头买买买,赵铁柱在后头花花花,张红旗是从来都不阻止的。
至于单楹秋,已经陷入到一种麻木的情绪当中。
无非注意的是,关于虎妞几乎抄了所有信托行的底这件事,她对谁都不多说一个字。
程家的宅子,后院也是有单独的门的。
单师傅带着人,把这边修好了,人家就转战其他院子了。
所以,那俩二层小楼里头堆满了各式家具和器物的事情,除了张红旗他们五个之外,就只有单楹秋这个外人知晓了。
到了后面,张红旗更是想了个借口,不让单楹秋继续跟着她爹干力工了,而是专门跟着虎妞混当。
这就相当于,给虎妞请了个文物方面的私教老师。
在单师傅眼里,这就是虎妞和他闺女对脾气,被虎妞拉去当玩伴了。
原本,老先生还想说几句的,可一想起来自家闺女眼下这个状况,暗自一叹,没多言语。
自己没本事给姑娘安排个正经的工作,一个还没结婚的姑娘家,跟着建筑队干瓦工,提起来也是难心。
就这样,一个月开工的时候也就十天八天的,哪能赚到钱呢?
闺女是个要强的,也能吃苦,也不怕吃苦,可就是……
怎么说呢,在单老先生的眼里,给有钱人家的女眷当玩伴,多少有点旧社会下人的感觉。
类似于公子哥身边的那些帮闲。
算不上正经营生,身份方面更是没啥可说的。
但总得吃饭吧?
张红旗和赵铁柱这哥俩,为人处世方面没的说,待单师傅这些干活的人,更是啥事都想到头里。
哪怕是年轻,有些地方顾不上,人家也都往宽了预备经费,有啥顾不上的,花钱就能给解决了。
也正是这样原因,单师傅最终没再管女儿的事,而是又找了个干力工的年轻小伙子。
而虎妞更是不会让单楹秋吃亏。
直接给定了高工资,完事还时不时的给单楹秋塞点好吃的好用的,反正是真心当姐妹待了。
单楹秋不爱说话,可不代表人家心里不清楚。
所以,后院这两栋小楼的事,她对谁都不会提一个字。
真正让张红旗他们跟着涨见识的,得数华夏工艺品商店。
这家店,原名叫劝业场信托商店,1975年从廊坊头条“劝业场”迁过来的,是整个京城眼下最大的信托门市。
这地方面积大,商品自然就丰富。
和一个人两个人就守着一家门市不同,华夏工艺品商店的职工足有四百七八十个!
同时,这里还是唯一对外宾提供服务的旧货商店。
这里就不仅仅是售卖旧家具和各种老式器物了。
古瓷、洋表、古玩、玉器等等一系列的好玩意,这全都能在柜台上找到!
引发张红旗他们惊愕的,甚至让单楹秋都看傻眼的,是两件大型的紫檀家具。
单楹秋之前就没来过这地方,她嫌弃远,又觉得这里的东西太贵,害怕更不招人待见。
这两样家具,一个是架几案,几乎达到四米!
另外一件,则是一对多宝格,紫檀木的料子,上面镶嵌画珐琅!
跟着一块扫了这么些日子的货,连张红旗和林彩英他们都知道了,紫檀木一向是没什么大料的。
罕有大件的紫檀家具出现,或者说压根就没想到,能在这种公开售卖的商店见到。
“这种的,得在故宫里面才能见到啊!”
这是单楹秋给出的评价。
自然没得说,拿下。
连这种紫檀大料都能见到,至于其他黄花梨和紫檀料子的,那就更多了。
虎妞那感觉,就跟耗子掉米缸里差不多,眼睛珠子都红了!
张红旗和赵铁柱一商量,算逑,把他们这伙人全都叫过来,轮流分批的购买那些家具器物。
拢共买走了二百多件!
煤市街那宅子后院那两栋小楼,算是给彻底塞满了!
赵铁柱完事一盘账,单就在这一个地方,就花出去两万多块!
“红旗,我也是头一回知道,原来花钱也这么累。
这特么还是个体力活的苦差事!”
“先别嘀咕,这个月又该分红了,你继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