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旗他们凑一块,拢共十个人。
原本是真没寻思,能在指标上倒腾出门生意来。
说白了,凑热闹玩闹的性质更多一些。
毕竟只有张红旗和赵铁柱打算买彩电,合计着能收到两张大件指标就完事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能搞到那么多指标。
这些指标放在那俩援建工人的手里,也就是当已经淘汰的工业卷使唤,最多买的自行车、收音机啥的,比普通百货大楼便宜点。
就这,俩人买的自行车也是挑价格本身就不高的那种。
和直接去百货商场买,差距不大。
可落到张红旗他们手里,用法就不一样了。
指标这玩意,用来买越贵的商品,越划算。
马晓玲她们几个姑娘进去逛的时候,可是着重看了彩电的价格。
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牌子,真就看花了眼。
平时普通的百货大楼能见着的,大多是京城本地的牌子,牡丹和昆仑,黑白电视。
牡丹为例,九寸黑白的,售价大概在四百多块。
但是因为各种电视票不算罕见,电视机的情况也不一样,价格很多时候也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外国的彩电,很少见。
而在出国人员服务部里面,日立十八寸彩电,售价是一千三百块左右。
索尼黑白十四寸,五百出头。
唯一不同的是,需要提前订,三天后取货。
至于什么德国、波兰、匈牙利的电视品牌,也都有卖。
单独看价格的话,即便是免税,这些外国电视也不便宜。
可要是综合考虑的话,那就是划算至极了!
别的不说,日立十八寸那个大彩电,放在世面上,三千块钱能引发哄抢。
和一千七百块钱的差价相比,收一张大件指标的钱,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当然,能这么折腾的,首先手里得有本钱,其次得有胆子。
正因为张红旗和刘浩都清楚这里头蕴藏的利润,俩人才会那么郑重其事的商量,该定个什么章程出来。
如果只有他俩和赵铁柱,哥仨反倒没那老多说道,吃亏占便宜的,谁也不会计较。
到了乐春坊的院子里,一帮人都很兴奋。
哪怕是马晓玲和小喜鹊这样的家庭出身,猛然间发现一条赚钱的路子,也免不了俗。
张红旗把如何分红的问题抛了出来,首先打退堂鼓的是王壮壮。
这孩子直接说,他就是跟着凑热闹,啥力也没出,反倒混了一顿中午饭,别算他。
张红旗也强求,要是整件事全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或许还能拉王壮壮一把,毕竟他爹王大炮搁那站着呢。
可这里头人多,拉王壮壮一把,别人怎么办?
小五子也想开口推辞,结果张红旗直接让他和小喜鹊组队,他俩算一股。
小喜鹊吐吐舌头,没拒绝。
这主意本身就是她想出来的,也是她帮忙张罗的,眼下这情况,明显是大家准备长期倒腾指标了。
该说不说的,这年头京城里倒腾指标、批文的,虽然没到最魔怔的时期,但也已经不少了。
小喜鹊对这个并不陌生。
别看这俩人占一股,好像有点吃亏,他俩不用出本钱,真就没亏待。
张红旗细数了真要是继续倒腾指标,需要的本钱。
大件指标,争取全换成彩电,首选日立十八寸的,没有就买索尼黑白那个。
虽然张红旗他们在清泉县跟鬼子干过不止一场,更是端掉了鬼子的生化仓库。
可和德国、波兰、匈牙利这些国家生产的电视相比,小鬼子在这个行当的品质眼下还真就最好。
杀鬼子是杀鬼子,用它们的东西赚钱是赚钱,两码事,不矛盾。
至于小件指标,就挑类似马晓玲今天买那个砖头录音机那样式儿的东西买。
这类东西在百货大楼偶尔会有货,价格相差一倍还多,即便不加价,也很容易卖出去。
张红旗的理念,快进快出,资金周转迅捷,争取不压太多货。
可即便如此,涉及到的资金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
以今天收到的指标为例,四大四小,全买成彩电和录音机需要花多少钱?
将近七千块。
如果后天,那两个援建工人把同伴手里富裕的指标也带过来呢?
他俩是需要买三转一响的,其余七个人可没这个需求。
也就是说,那七个人手里的指标只多不少!
往少了算,每人都两大两小四个指标,能够全部换成最紧俏的彩电和录音机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本钱?
四万多块钱,现金!
最大面额是十元的大团结,四万多现金带着,都特么嫌沉的慌!
真正开始倒腾这门生意,或许一下子用不了这么多钱,但一开始,最少得准备三万块现金才行。
不然耽误资金周转,也就是耽误赚钱。
刘浩手里有八千块,他原本也学张红旗和赵铁柱,咂摸个合适的院子呢,眼下先不管那个了,赚了钱再买也不迟!
他和马晓玲俩人,出八千块本金,算两股。
这么算的话,小喜鹊和小五子俩人那一股,就显得含金量十足了。
张红旗和赵铁柱各自出一万一千块的本金,也以家庭为单位占股,各自占三股。
拢共九股,回头按比例分帐。
当然,今天收回来的指标里头,得先给张红旗和赵铁柱各自分一张大件才行,俩人还等着买彩电呢!
一番商讨下来,给小五子和王壮壮听的暗自咂舌。
敢情就俺们兄弟俩是穷鬼呗!
王壮壮虽然没参股,但也被吸纳进小团体,干活有工资,这小子也挺美,自觉跟着张红旗他们占了光。
到了第二天,张红旗他们先拿着那四张指标试试水。
很顺利的订到了四台十八寸的日立大彩电,四台砖头录音机。
彩电三天后提货,录音机直接就拿到手了。
都没等到晚上,四台录音机全都转让出去了。
按照年前百货商场买的价格,一台二百六十块,净赚四百多!
压根就没费什么劲,小喜鹊和马晓玲在各自的圈子里提了一嘴,一堆人抢着要。
听说没货了,还有人加价定呢,这俩姑娘没敢应承,只说下回有了,优先卖给这些着急的。
“这钱,也太好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