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砰……”
在徐强跳下来还没在甲板上站稳的时候,一个恐怖分子就出现在了第五大一警戒的拐角处,干脆利落的三枪击中对方,三声带有消音器的沉闷声响起。
袁理听到徐强跳在甲板上的声音之后,就枪口朝下,转身跟在第五大一后面,和徐强正好错开,徐强警戒后方。
袁理的手搭在第五大一肩膀上,第五大一立刻向前推进。
走到刚刚击毙的那名恐怖分子旁边的时候,顺脚将枪踢开。
袁理枪口指向渔船的后方,随着第五大一向前推进,袁理枪口转移,跟在第五大一身后,持枪警戒着前方。
“哒哒哒~”
“哒哒~”
前方突然出现两名恐怖分子,第五大一率先开枪击中一人,但是另外一人反应及时躲开了第五大一的射击,退回去的同时,将受伤的那名恐怖分子也拖了回去。
第五大一枪声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后连续点射,脚步没停,持续前进。
对方探出枪口想要反击,一直没有射击的袁理果断开了两枪。
“哒哒~”
两颗子弹击中对方枪械的枪身,步枪崩飞了出去。
第五大一没有停,迅速靠近,来到拐角处,直接将枪口对准拐角内,没有经过瞄准上下扫射。
“哒哒哒哒哒……”
第五大一双手持枪,伸出拐角控制枪口上下移动的同时枪口不停的冒出火焰。
随后!第五大一后退更换弹匣,袁理上前枪口瞄准,快速探头观察,看着满身弹孔的两具尸体,其中一具还在不停的颤抖,嘴巴一张一合。
“哒哒~”
袁理路过的同时枪口下垂,干脆利落的两枪,击打在对方的脸上。
袁理持枪推进。
同时通讯里不停的响起各方的状况。
袁理也注意到了前方通道尽头闪烁的的火光和熟悉的枪声。
袁理果断带领着另外两人开始走楼梯准备前往驾驶室。
走到楼梯上方刚刚冒头,就被无数子弹给压制了下来。
袁理干脆利落的后退,掏出手雷,拉开保险在手里等待1秒左右,然后扔向上方的铁皮,手雷在铁皮处碰撞,然后飞向袁理的上方空间。
袁理抱着枪械贴紧墙壁等待。
“轰~”
袁理听到手雷爆炸的声音之后迅速持枪,在入口处迅速转身,枪口对向后方。
“哒哒哒~”
“哒哒哒~”
和一直紧紧跟着他的第五大一将两名被弹片炸伤的恐怖分子开枪射击之后。
三人迅速从里面冲了出来,然后看向驾驶室。
“安全!第三小组正在前往驾驶室。”
“安全!”
此时另外三支突击队已经将渔船的工作区域,储存区域和甲板清理干净了。
袁理先是两枪击碎玻璃,身后的第五大一将手雷投了进去。
在手雷进入驾驶室的瞬间,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撞碎玻璃跳了出来,但可惜时间来不及了。
在他落在甲板的同时,两枚手雷炸开的弹片击中了他的背部。
袁理看向前方,杨锐,许三多,于天趁此机会进入了驾驶室。
驾驶室内只响了两声沉闷的枪声。
袁理持枪来到趴在地上口吐鲜血,颤颤巍巍的将腰间手枪掏出来的恐怖分子面前。
军靴踩在对方的手背上,不着痕迹的用力碾了碾。
“额~”
恐怖分子脸色涨红,痛苦的呻吟声和浓稠的鲜血从口腔里喷出。
袁理单膝跪地伸手检查了对方身上的物品,在此期间,袁理敏锐的注意到即便重伤,对方眼神之中对他的怨恨,脸上写满了恨不得杀了他的表情,这些恐怖分子洗脑能力很强啊!
袁理注意到之后,立刻用枪托砸在对方脸颊上。
“砰~”
突如其来的撞击,让恐怖分子有些发懵。
袁理却没有停下,扬起枪托再一次砸在对方的耳后。
“砰~”
这一下直接将恐怖分子砸晕过去。
袁理这才开始继续搜索对方身上的物品。
打晕对方的目的一是为了避免反击,二是为了避免他找到机会自杀,这人都已经受了那么重的伤了,还是那副屌样子。
被洗脑的不轻,袁理推测其身上大概率有自杀的东西。
之所以打两下,就是因为袁理看对方的眼神不爽。
下了船这人就要移交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一阵搜寻之后,果不其然,领口有氰化物,胸口钢笔笔尖,都有剧毒。
至于对方的牙齿会不会藏毒什么的,这种基本不可能。
影视剧都是夸大,夸张的。
违背了基本的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
在口腔里装一颗毒牙是可以做到的,但基本上没人会这么做,这种装置效率极低,风险极高,不可控因素太多。
有无数更隐蔽,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目标,使用这种戏剧性装置完全是自找麻烦。
最基本的!你晚上睡觉磨牙咋整?
吃东西咋整?
说话的时候稍微用力毒牙破了咋整?
效率极低,风险极高,像影视剧里面很多间谍口腔里常年有毒牙之类的装置,太他妈“艺术”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情不自禁的磨牙,完犊子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关键是这种毒药也很难找啊,需要极少量就能迅速致命。
还要高度稳定能在口腔温度湿度和细菌环境下长期保存而不分解或泄漏。
还要作用极快瞬间毙命的毒剂。
现实中符合前两项的毒剂Vx神经毒剂,蓖麻毒素,但是这两个都极难提纯和储存。
在历史上1978年,保加利亚异见作家乔治·马尔科夫在伦敦被一把改装雨伞的伞尖刺中小腿,注入了一颗含有蓖麻毒素的微型金属球,但也是数天后死亡。
提纯都很难,发作时间还要数天之后,即便是能够快速发挥作用,也只有氰化物了,但氰化物又很容易失效,而且极其不稳定,很容易装上没多久人就死了。
实际上谍战剧里口腔里安装毒牙的这种装置。
在历史上最庞大的两个情报组织克格勃和中情局都曾研究过,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没关系!失败就失败了,能够从国内的影视剧里面看到这种装置的成功也是好的。
如果不信也不要去研究,会触犯刑法和反间谍法,整不好就是死刑。
袁理搜寻完对方身上所有具有杀伤性的物品之后,在通讯里联系上级,汇报了现场的情况。
根据他的推断,这个人应该是指挥官,不然不至于身上藏有两种自杀的用品。
关键是氰化物要经常更换,放在不重要的人身上也没必要啊。